1.综合题- (共3题)
1.
读图“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任务:(17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自然带大体以 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各自然带大体沿 延伸, 更替,明显地反映出陆地环境的 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 为基础的。
(2)图中自然带的名称是:
A ;
B ;
C ;
D 。
(3)若在①处有一座高山,其山麓地带的自然带应与 (写字母)自然带相同。从山麓到山顶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4分)
(4)赤道以南的C自然带呈南北狭长分布,是由于受沿岸 的 影响。赤道以南的D自然带雨季出现在 月份(代表月份).(4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自然带大体以 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各自然带大体沿 延伸, 更替,明显地反映出陆地环境的 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 为基础的。
(2)图中自然带的名称是:
A ;
B ;
C ;
D 。
(3)若在①处有一座高山,其山麓地带的自然带应与 (写字母)自然带相同。从山麓到山顶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4分)
(4)赤道以南的C自然带呈南北狭长分布,是由于受沿岸 的 影响。赤道以南的D自然带雨季出现在 月份(代表月份).(4分)
2.
读图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

(1)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A_____,B______;按锋面的分类,①、②之间为______锋,③、④之间为______锋。
(2)图中a、b、c、d四处风向正确的是_______处;甲地比乙地__________(选择填空)
(3)如果冷暖锋均能引起降雨,冷锋雨区位置在(①、②、③、④中的)___地,暖锋雨区位置在(①、②、③、④中的)___地。
(4)③、④间的锋面正在向_____方向(③或④)位置移动,请描述目前②的天气状况:___。

(1)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A_____,B______;按锋面的分类,①、②之间为______锋,③、④之间为______锋。
(2)图中a、b、c、d四处风向正确的是_______处;甲地比乙地__________(选择填空)
A.气压高 | B.风力大 | C.气温高 | D.湿度大 |
(4)③、④间的锋面正在向_____方向(③或④)位置移动,请描述目前②的天气状况:___。
3.
下图为“北半球洋流模式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d表示________(寒流或暖流),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
(2)若在太平洋中,b所代表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
(3)在实际大洋中,能形成大渔场的是________(A或B)海域,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如果B处发生油轮泄漏,你认为洋流会给这次海上石油污染带来什么影响_______?

(1)图中d表示________(寒流或暖流),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
(2)若在太平洋中,b所代表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
(3)在实际大洋中,能形成大渔场的是________(A或B)海域,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如果B处发生油轮泄漏,你认为洋流会给这次海上石油污染带来什么影响_______?
2.单选题- (共9题)
4.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 ( )
A.人工降雨,促进大气中的水汽输送 | B.植树种草,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 |
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 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径流的循环 |
5.
图为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阴影部分为黑夜。据此回答题。

【小题1】甲点位于乙点的 ( )
【小题2】下列关于图示中各点的判断,正确的是 ( )

【小题1】甲点位于乙点的 ( )
A.东南方 | B.西南方 | C.西北方 | D.东北方 |
A.自转线速度甲地大于乙地 |
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
C.甲、乙两地地方时相差11小时 |
D.丙地地方时接近正午 |
6.
读“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丙三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小题2】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3】常年受C风带控制,且分布在纬度40-60度的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

【小题1】甲、乙、丙三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无法判断 |
A.甲图表示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 |
B.乙图表示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南移 |
C.丙图表示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 |
D.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反 |
A.地中海气候 | B.温带海洋性气候 |
C.温带季风气候 | D.没有这种气候类型 |
7.
读表,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该海域沿岸 ( )
离海岸距离/km | 0 | 52 | 104 | 208 | 312 | 416 | 520 | 624 | 728 |
水温/℃ | 14.7 | 16.4 | 17.4 | 18.4 | 19.1 | 19.7 | 20.3 | 20.8 | 21.2 |
A.存在上升流,为热带雨林气候 |
B.有暖流经过,为热带草原气候 |
C.有寒流经过,为热带沙漠气候 |
D.盛行东南风,为热带季风气候 |
8.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如果该图为在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小题2】(小题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小题3】(小题3)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小题1】如果该图为在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 |
B.F处气压比G处低 |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
9.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从成因上看,该山地属于
【小题2】下列山地中,成因与图示相同的是

【小题1】从成因上看,该山地属于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 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
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 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
A.阿尔卑斯山 | B.喜马拉雅山 | C.落基山 | D.华山 |
12.
下列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 )
A.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峰南北坡植被不同 |
B.珠峰由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 |
C.坐火车看到从连云港到乌鲁木齐植被明显变化 |
D.沿京九铁路坐火车看到从北京到九龙植被明显的变化 |
3.选择题- (共14题)
13.若cos( {#mathml#}{#/mathml#} )cos(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0<θ< {#mathml#}{#/mathml#} ),则sin2θ={#blank#}1{#/blank#}.
14.若cos( {#mathml#}{#/mathml#} )cos(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0<θ< {#mathml#}{#/mathml#} ),则sin2θ={#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