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克拉运河计划是指从泰国克拉地峡区域挖掘一条沟通太平洋的泰国湾与印度洋的安达曼海的运河。但由于多方原因,目前尚未规划实施。
(1)图中①处是其所在国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其优势条件之一是接近棉花主产区。分析该国西北部盛产棉花的自然原因。
(2)欧洲一些品牌服装企业到②地建服装加工厂,产品贴牌销往欧洲及世界各地。试从地理角度(除原料和交通条件外)说明欧洲服装企业选址②地的理由。
(3)若克拉运河通航,分析其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

(1)量算图示地区铁路桥至公路桥一段河流的流程。
(2)写出大青山山顶与李村之间的相对高度。若站在大青山山顶能否看到李村?简述理由。
(3)某游客在山区小路游览,在小桥至古庙一段行走感觉轻松,请分析其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产业梯度是指一个区域内不同地区产业之间存在一定梯度。产业梯度≥1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明显优势产业,竞争力强;产业梯度≤0.5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不具备竞争优势产业,需转移或淘汰。下图为2008年北京和河北部分工业的产业梯度优势比较图。
(1)简述图中部分行业需转出北京的原因。
(2)分析上述转移产业可能给河北地区产生的影响。
(3)“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经营模式已成为京冀合作发展的总体思路,试述这种模式的区位优势。
2.单选题- (共13题)

【小题1】适合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①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②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③修建防渗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④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长远来看经济收益增长明显 | B.有利于缩小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 |
C.生态环境可能遭到破坏 | D.生物多样性不会有太大变化 |

【小题1】若a和b分别表示15°N和20°N纬线,且该岛位于印度洋。关于甲、乙两地气候或自然景观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自然景观可能是热带草原 |
B.甲地的气候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 |
C.乙地的自然景观可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D.乙地的气候可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
A.该岛屿上的河流有结冰现象 | B.岛屿的最高峰能终年看到积雪 |
C.甲地适宜种植葡萄 | D.乙地夏季高温多雨 |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古代中国的商船航行于海上丝绸之路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的商船一般选择夏季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出发,冬季从非洲东部沿海地区返回 |
B.夏季航行到索马里附近海域时发现此处水温较低,且海面上有大量捕鱼的渔船 |
C.当他们顺风由中国泉州南下到新加坡时发现当地正午日影位于南方 |
D.返航时途经加尔各答可以大量购置棉花,带回国内 |
①气候寒冷,冻土广布
②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困难
③多高原山地,多地质灾害
④沙漠广布,气候恶劣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①产业向沿海港口及国际铁路沿线、边境口岸等地区集聚
②基础设施投资增大,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交通运输系统更完善
③资源开发力度增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能加大
④欧洲国家通过提供大量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亚欧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处在北寒带 |
B.b点位于西半球 |
C.c点位于大西洋 |
D.d点位于c点东南方向 |
A.L1=2L2 | B.L1=1.5L2 |
C.L1=L2 | D.L1=0.87L2 |
下图示意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A.a | B.b | C.c | D.d |
A.①-②河段 | B.②-③河段 | C.③-④河段 | D.④-⑤河段 |
A.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120米 |
B.底部海波高度可能为11米 |
C.易形成落差较大的瀑布 |
D.下方地势平坦,适合布局交通线 |
受土地开发和防洪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河流往往被两条水泥堤防牢牢控制。目前利用废旧轮胎、石笼网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带(生态带由抗腐蚀材料制成,只透水不透土,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联合制成的新型生态河堤受到许多城市的青睐。
读图完成 下列各题。
【小题1】铺设废旧轮胎的主要目的是( )
A. 减少河水渗漏,保护水源 B. 缩窄河流航道,提高水位
C. 固定植物根系,促进生长 D. 减缓水流冲刷,保护河岸
【小题2】香根草主要用于改善水质,推断其具有的特性是( )
A. 喜阴凉 B. 耐旱涝 C. 根系横向生长 D. 茎干中空而脆
【小题3】与传统硬质河岸相比,石笼网与生态带结合可以( )
A. 增加河流水量 B. 减少河道淤积 C. 缩短使用期限 D. 减轻旱涝灾害

【小题1】据表,云南风电可发电量2013~2015年的增长意味着( )
A.气候变化强风资源增多 | B.水电发电量大幅减少 |
C.水能资源开发达到饱和 | D.居民用电量同步增长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B.解决枯水季节水能不足 |
C.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 D.解决枯水年份水能不足 |
城市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下图示意城市集聚效应与工业化水平的关系。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伴随工业化水平提高,城市集聚效应( )
A.逐渐增强 | B.逐渐减弱 |
C.先增强后减弱 | D.先减弱后增强 |
A.逆城市化现象 | B.工业化水平下降 |
C.城市规模萎缩 | D.农业人口增加 |

备注规模城市是指人口数量在50万及以上的城市,城镇人口密度是指区内每平方千米的城镇人口数量。
【小题1】表中数据表明( )A.“长三角”城市化水平最高 | B.“珠三角”规模城市数量最多 |
C.“珠三角”城镇用地面积最大 | D.京津冀区域内部城市化差异最大 |
A.区域人口规模差异 | B.区域内、外部交通条件差异 |
C.区域自然条件差异 | D.中心城市辐射效应强弱差异 |

【小题1】M岛东北部沼泽广布的原因有()
A.受沿岸海水的顶托作用强 | B.地势低平且多冻土,排水不畅 |
C.气温低,蒸发量较小 | D.森林覆盖率高,蒸发量大 |
A.M岛受印度洋海浪的影响 |
B.M岛东北部受台风影响大,对航行影响大 |
C.M岛所临马六甲海峡航道狭窄,不利于港口建设 |
D.M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

【小题1】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甲处打坝淤地
②乙处整修梯田
③丙处修建水库
④丁处平整土地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A.冬季所刮的西北风 | B.植被破坏 |
C.人类农业生产活动 | D.夏季的暴雨 |

【小题1】图示河流流域
A.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 |
B.人口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 |
C.河流径流量大,雨季时易发生洪涝灾害 |
D.流域内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
①改变能源消费结构②提高防洪和抗旱能力③增加入海水量④加速河口淤积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