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2题)
7.
海拔5 895米的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第一高峰,山顶冰峰峭立,白雪皑皑,形成奇异的“赤道雪峰”景观。为什么会这样呢?算一算你就会明白了。该山上海拔900米处气温为20 ℃,山顶的气温会是多少呢 …( )
A.约20 ℃ | B.约-5 ℃ | C.约-10 ℃ | D.约-20 ℃ |
10.
读某地区 7 月份等温线分布图,甲、乙两地位于同纬度,虚线表示海岸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地为北半球的海洋 | B.乙地为北半球的海洋 |
C.甲地为南半球的陆地 | D.乙地为南半球的陆地 |
11.
读“世界某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中A、B在同一纬度的陆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A点的海拔高于B点 |
B.该区域位于南半球,A点的海拔高于B点 |
C.该区域位于北半球,A点的海拔低于B点 |
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A点的海拔低于B点 |
12.
读等值线分布图,图中数值 a>b>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是 1 月等温线图,则阴影部分是海洋 |
B.若是 1 月等温线图,则阴影部分是陆地 |
C.若是等高线图,①地气温低于同纬度②地气温 |
D.若是等高线图,②③两地可能发育河流 |
17.
在炎热的夏季,人们经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 )


A.A地位于沿海地区,C地处于迎风坡,两地降水多 |
B.地形的影响,A处海拔低,C处海拔高 |
C.A地在沿海,C地海拔高,两地气温较低 |
D.海陆位置的影响,A处距海近,C处距海远 |
2.解答题- (共4题)
23.
读世界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是 。
(2)北半球同纬度的海洋和大陆,7月份气温较高的是 。
(3)右图所示区域应该位于 半球的 (季节)。
(4)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
(5)A处位于 (地形区),此处等温线出现较大弯曲的原因是 。
(6)南半球等温线相较北半球 (弯曲/平直),原因是什么? 。

(1)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是 。
(2)北半球同纬度的海洋和大陆,7月份气温较高的是 。
(3)右图所示区域应该位于 半球的 (季节)。
(4)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
(5)A处位于 (地形区),此处等温线出现较大弯曲的原因是 。
(6)南半球等温线相较北半球 (弯曲/平直),原因是什么? 。
24.
(题文)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代表的四地中,降水最多的是 地,AB代表的山地叫 坡,CD代表的山地叫 坡。
(2)若A点气温为15℃,海拔约为600米,B点海拔约为2100米,那么B点气温约为 。由此可见,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 。
(3)小美女、小帅帅们,通过以上答题你知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图中A、B、C、D代表的四地中,降水最多的是 地,AB代表的山地叫 坡,CD代表的山地叫 坡。
(2)若A点气温为15℃,海拔约为600米,B点海拔约为2100米,那么B点气温约为 。由此可见,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 。
(3)小美女、小帅帅们,通过以上答题你知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5.
案例探究:探究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归纳影响气候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案例一:亚洲东部和南部气候分布

(1)图中①②③为亚洲的三种季风气候区,自南向北依次排列。下图为甲、乙、丙三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①②③气候区分别对应城市 、 、 。由此可以看出造成这三种气候南北排列的主要因素是 。
案例二:亚欧大陆中纬度(北纬30°﹣60°之间)地区气候分布
(2)大陆西岸有⑤、⑥两种气候,其中降水集中在冬季的是 (填数字);而大陆东岸为季风气候;大陆内部为 气候。该地带由大陆东岸到大陆西岸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 。由此可知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气候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案例三:高原山地气候
(3)气象工作者在如图B处(200米)测得的气温是14.8℃,则C处的气温约是 ℃;降水也有很大差异,迎风坡降水 。
案例一:亚洲东部和南部气候分布

(1)图中①②③为亚洲的三种季风气候区,自南向北依次排列。下图为甲、乙、丙三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①②③气候区分别对应城市 、 、 。由此可以看出造成这三种气候南北排列的主要因素是 。
案例二:亚欧大陆中纬度(北纬30°﹣60°之间)地区气候分布
(2)大陆西岸有⑤、⑥两种气候,其中降水集中在冬季的是 (填数字);而大陆东岸为季风气候;大陆内部为 气候。该地带由大陆东岸到大陆西岸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 。由此可知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气候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案例三:高原山地气候
(3)气象工作者在如图B处(200米)测得的气温是14.8℃,则C处的气温约是 ℃;降水也有很大差异,迎风坡降水 。

26.
某中学地理小组拟探究“海陆差异对气温的影响”,请你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材料:沙子、清水、相同型号容器2个、温度计2支。
探究过程:露天放置的两个杯子,杯子A里放的是沙子,杯子B里放的是水。认真观察早上、中午、傍晚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三次测量数据如图1所示:

探究结论:
(1)实验数据验证了:中午,水和沙子同时受热,水比沙子受热 ;傍晚,充分散热后的温度不同,可以验证沙子比水散热 。
拓展应用:
(2)在冬季,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对比较低的是 。
(3)如右图是7月某地等温线分布图,虚线表示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据图中信息判断:从南北半球来看,该区域位于 (南或北)半球,甲、乙两地中位于海洋的是 ,判断依据是 。
探究材料:沙子、清水、相同型号容器2个、温度计2支。
探究过程:露天放置的两个杯子,杯子A里放的是沙子,杯子B里放的是水。认真观察早上、中午、傍晚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三次测量数据如图1所示:

探究结论:
(1)实验数据验证了:中午,水和沙子同时受热,水比沙子受热 ;傍晚,充分散热后的温度不同,可以验证沙子比水散热 。
拓展应用:
(2)在冬季,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对比较低的是 。
(3)如右图是7月某地等温线分布图,虚线表示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据图中信息判断:从南北半球来看,该区域位于 (南或北)半球,甲、乙两地中位于海洋的是 ,判断依据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2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