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A.“2017年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其中的“智能机器人”板块,涵盖服务机器人、制造机器人、运动机器人等许多大量内容。 |
B.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
C.《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
D.近年来,灌南许多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让校园充满了活力。 |
A.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著名文学家,著有《柳河东集》。《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写的。说,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 |
B.《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原作者不详,西汉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策略。 |
C.《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纪传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
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有《李太白全集》传世。 |
2.字词书写- (共1题)
硕项湖,座落于灌南县城的西南侧,是县内闻名的生态湖。犹如王冠上的一颗明珠,璀càn( )夺目,熠熠生辉。春日,鹅黄初露,柔柔春风,荡起杨柳依依;夏日,湖中菡萏竟相争放,游鱼戏莲;秋日,树顶红叶翩翩,如霞似火;冬日,梅雪争春,竹柏苍翠,幽香阵阵。硕项湖,是一幅画,摹尽天上人间的美景; 。一年四季,无论什么时候游览硕项湖,疲惫都会随风而去,qiè( )意随心而至,在天地之间升腾,舒展……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式,将_______续写完整。
3.句子默写- (共1题)
①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_____)《塞下曲六首》(其一))
②_______________,单于夜遁逃。(卢纶 《塞下曲》)
③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④陈涉太息曰:“嗟乎,______________!”(司马迁 《陈涉世家》)
⑤众里寻他千百度。__________,那人却在,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青玉案》)
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相见欢》)
⑦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诗歌鉴赏- (共1题)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小题1】请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小题2】在这首诗里,我们可以品出曹操具有怎样的生死观?
5.现代文阅读- (共2题)
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抡过来浇,奇怪的就是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
“下雨了,下雨了。”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谎花,就开一朵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定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小题1】“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意在说明什么?
【小题2】文中童年的“我”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概括。“我”为什么对大花园这么喜爱?
【小题3】“一切都是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小题4】请你简单介绍一下呼兰河还有哪些精神上的盛举?
不拘一格的宋代便服
王志艳
①与礼服相对而言,便服是帝王百姓及士庶百姓平常所穿的衣服。宋代主张衣着要简洁朴素,不提倡华丽奢侈,服装日趋世俗化。
②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是极其生动的北宋民俗写照,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北宋都城汴梁城中的各色人物服饰。总体来讲,男子的衣着依然不外乎“长袍帮”与“短衫帮”两大类。官吏、商贾、文人和富庶的市民都穿交领长袍或圆领衫,头戴巾子,下身穿长裤,足登靴、履。遗憾的是,由于色彩和花纹无法表示出来,这些衣衫显得式样变化不大。
③但从宋代的纺织技术上看,当时的丝绸色彩和纹样是十分丰富的。宋代世俗社会中仍不乏追逐华丽衣衫的人。《水浒全传》中描写柴进的衣着时,说他“身穿一领紫绣团胸花袍,足穿一双金线抹绿皂朝靴”。可见当时人们虽然趋向简朴,但对服饰的质料、颜色、纹饰还是很注重的。《清明上河图》中众多人物的服装,该也是五颜六色,缤纷竞呈的了。
④相比之下,穿着短衫的各种劳动者就随便的多。这里有农民、船家、商贩、挑夫等,大多是上身穿一件短短的襦衫。下身穿裤子,头戴巾子,赤脚着草鞋。上衣长短不一,长的可及膝下,短的仅到后腰。这些短衣的衣袖以及短腿都比较细窄,便于劳作。很多劳动者,挽起袖子,有的人上身只穿一件对襟半臂。更有趣的是一些挑夫身穿有前后两个衣片连成的两当式布背心,这种背心直至今日还可以在北方的农村中见到。这些劳动者的装束在当时颇具代表性。
⑤宋代是封建士大夫文化最发达的时期。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封建文人阶层。在他们中普遍存在这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从北宋开始盛行的山水,花卉画中,显示出一种散淡清雅、和平闲逸的艺术气氛,充分体现出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审美情趣。与这种情趣相协调,宋代文人喜欢穿宽松朴素的便装。朱熹给自己设计过一套家常衣服:上衣是直领对襟的传统短襦,下摆至膝;下身为黄色的裙裳,腰间束一条缘上黑边的白绢;足登方履。这种便服更多地保存了古代汉族衣裳的特点,简单典雅,很适合士大夫们既好古又追求闲逸的心理。
⑥当时士大夫阶层还爱穿宽大的长袍。它也叫道袍,或者直裰(duō)、直缝,这是由于它的背面分为左右两个衣片,中间一道直线缝合。直裰多用素纱、素绢、麻布及棉布等衣料制作,颜色以黑、白为主。这是宋代官方规定百姓平民可以使用的服色。除去市民文人之外,僧侣也经常穿直裰。所以后来黑色的直裰变成了僧袍,和尚们日常穿用。
(选自《中国服饰:异彩纷呈的华夏衣冠》,有改动)
【小题1】从《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画面看,宋代男子的衣着一般分为哪两类?【小题2】文章第③段写《水浒全传》才进中柴进的衣着有什么作用?
【小题3】请分析文章第④段加点词语“大多”的表达效果。
【小题4】阅读全文,说说宋代主张衣着要简单朴素的原因有哪些。
6.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