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市徐汇、松江、金山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1939

试卷类型:二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0

1.综合题(共7题)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某时刻地球昼夜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经线为等间距分布,A点的经纬度为180°、45°N。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为_______________;赤道上地方时为18点的经度位置是________。
(2)B点该日的昼长为_________小时;该日之后的五天,地球公转的速度继续__________。
(3)以两分两至日为界来看,北极点极夜天数逐日增加的时段为______日至______日;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加的时段大致为______日至______日。
2.
读“亚欧大陆东岸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2)图中甲湖属于何种地质构造?分析该湖形成的主要原因。
(3)图中①处地表物质的分布有何规律?②地区存在滥砍滥伐现象,其对①处地貌有何影响?为什么?
3.
研究大气环流的特征及其形成和变化,掌握其规律,是人类认识自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图回答问题。

材料:图一、图二是某月印度洋局部风向和赤道低气压带分布示意图;图三是印度半岛地势分布示意图;四是印度半岛年降水量分布图。


(1)根据图一判断印度半岛正处于哪个季节?请至少写出3条判断依据。
(2)描述并解释图一、图二中的赤道低气压带的形态差异。
(3)描述印度半岛年降水量最丰富地区的位置,分析原因。
4.
读“亚欧大陆东岸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图示海域中岛弧的形成原因。如果该海域存在海沟,最可能分布在岛屿的东侧还是西侧?
(2)图示地区植被的差异体现了自然带的何种地带性规律,该地带性规律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图中①地区存在滥砍滥伐现象,其对②处地貌有何影响,分析原因。
5.
读巴西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西是传统的热带作物农业大国,咖啡、甘蔗和柑橘等产量和出口量一直处于世界前列。近20年,巴西农业又取得了巨大进步,从一个粮食进口国转变为世界大粮仓之一。

材料二:巴西1996、2006年部分农业项目发展情况。

年份

1996

2006

备注

粮食产量

230亿美元

1080亿美元

 

大豆出口

只相当美国的5%

占全球出口量的1/3

单产超过美国、生产仅占全国6%的耕地

耕地

3780万公顷

3970万公顷

开垦热带稀树草原,保护热带雨林

农业补贴

占农业收入的5.7%

美国农业补贴占农业收入的12%、经合组织国家平均26%、欧盟29%

城市化

81%

 

 

材料三:里约热内卢州拥有巴西最大的公司——巴西石油公司和世界著名的矿业开采企业——淡水河谷等工业企业,州内的化工、汽车、棉纺等工业在巴西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该州首府里约热内卢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市内商业繁荣、交通发达,拥有联邦大学等高等学府和多所科研机构。里约热内卢是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的主办城市之一,也获得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举办权。


(1)分析巴西成为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和出口大国的区位条件。
(2)据表说明巴西1996-2006年10年间农业取得的成绩,推测农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有何依据?
(3)分析里约热内卢州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
(4)评价里约热内卢举办世界杯和奥运会对当地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5)写出巴西所属世界文化圈名称,并列举该文化圈的两个文化现象。
6.
读浙江省相关的经济、人口数据统计资料,回答问题。

表一 工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与标准

 
基本指标
前工业化

阶段

工业化实现阶段
后工业化

阶段

工业化初期
工业化中期
工业化后期
人均GDP

(美元)

1995年
610~1220
1220~2430
2430~4870
4870~9120
9120以上
2005年
745~1490
1490~2980
2980~5960
5960~11170
11170以上
三大产业

产值结构

A>I
A>20%

且A<I

A<20%

且I>S

A<10%

I>S

A<10%

I<S

工业增加值

占GDP比重

20%以下
20%~40%
40%~50%
50%~60%
60%以上
人口城市化率
30%以下
30%~50%
50%~60%
60%~75%
75%以上
第一产业

就业人员占比

60%以上
45%~60%
30%~45%
10%~30%
10%以下
 

注:表中 A、I、S 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产业

表二 1995年~2008年浙江省工业发展水平数据汇总

指标

人均GDP

(美元)

产业结构(%)

工业结构

空间结构

就业结构

A

I

S

工业增加值占比(%)

人口城市化率(%)

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

1995年

976

15.5

52.1

32.4

46.3

32.6

44.0

2000年

1621

10.3

53.3

36.4

48.0

48.7

35.6

2004年

2942

7.0

53.6

39.4

47.1

54.0

26.1

2008年

6078

5.1

53.9

41.0

48.1

57.6

19.2

 

注:表中 A、I、S 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产业

表三 各工业化指标指数对浙江省工业化综合指数增长的贡献度(%)

年份

人均GDP

产业结构

工业结构

空间结构

就业结构

1995~1999年

21.8

30.5

10.0

25.7

12.1

2000~2004年

64.7

16.4

-4.1

12.7

10.3

2005~2008年

72.8

8.5

4.4

8.7

5.5

 

(1)杭州于1953~1964年、2000~2010年两个年段人口增长较快,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杭州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有何特点?根据变化趋势推测杭州将面临的最主要人口问题,主要的解决措施有哪些?
(3)根据表一、表二判断浙江省2008年所处工业化阶段,并说明理由。
(4)根据表三,描述各工业化指标指数对浙江省工业化综合指数增长的贡献度的变化。
(5)根据浙江省产业发展近况,为浙江省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7.
广东省发展历史悠久,对外开放程度高。读图回答问题。

骑楼是一种外廊式建筑设计,具有浓厚的广东特色。骑楼的一楼临近街道部分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建成行人走廊,一般用于经商,既可防雨防晒,又便于展示橱窗,招徕生意,二楼以上住人。


从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河流等方面阐述广东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这些特征对该省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2.单选题(共10题)

8.
下图是某地某一时刻天气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处最可能吹
A.东北风B.西北风
C.东南风D.西南风
【小题2】影响甲处风向的因素有
①气压梯度力 ②等压距 ③山脉 ④地转偏向力
A.①④B.②③
C.①②③D.①③④
9.

   今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发生于格林尼治时间3月20日9时35分前后,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74°~81°N、10°~35°E)是观测本次日全食的唯一陆地。科学家们对本次日食进行了全方位观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日全食发生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月时,日地月的中心完全在同一直线上,且月球位于远地点
B.满月时,日地月的中心完全在同一直线上,且地球位于近日点
C.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且其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D.当地球运行到月球与太阳之间且其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小题2】平时不易直接观测而在日全食时被科学家们重点关注的是太阳
A.内部圈层B.光球层C.色球层D.日冕层
【小题3】该日潮汐现象的表现是
A.较一次涨落潮时间间隔12小时25分长B.一次涨潮和落潮,潮位差小
C.较两次高潮位时间间隔12小时25分短D.两次涨潮和落潮,潮位差大
10.

   根据华南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推测,如果在该地区的河流上兴建水库,水库下游河段的水位变化将呈现不同特点。图一中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水库完成前后的下游水文站测得的的水位变化,图二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码代表水循环各环节。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水库完成后,水库下游水文站测得的最高水位,发生在
A.3~4月B.5~6月C.7~8月D.9~10月
【小题2】水库完成前,该河流出现最高水位时,当地的天气最可能是
A.冬雪融化B.春雨霏霏C.梅雨连绵D.台风暴雨
【小题3】修建水库改变了水循环的某一环节,在图二中表示此环节的数码是
A.①B.②C.③D.④
11.
下图代表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四地中,全年受到低气压带控制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四地中,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的最有可能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3】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分别对应的景观依次是
①大片森林遭受破坏,大力发展油棕、可可、橡胶、甘蔗等热带种植业
②天然植物以耐旱的草类为主,开垦成的农田,则多为一望无际的麦田
③夏季森林枝繁叶茂、浓荫密盖,秋天树叶转黄、转红,漫山斑斓多彩
④羚羊、斑马等成群地觅食,外围则有狮子、花豹等肉食动物伺机猎食
A.④②①③B.②①③④C.③④②①D.①③④②
12.

   全球的水热平衡深受海洋的影响。局部海区表层海水水温的变化会引发大气运动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南太平洋海区大洋环流的组成及其流动方向中,正确的是
A.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呈逆时针方向
B.南赤道暖流—西澳大利亚寒流—西风漂流—厄加勒斯暖流,呈逆时针方向
C.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呈顺时针方向
D.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那利寒流,呈顺时针方向
【小题2】下列现象中,与厄尔尼诺不符的是
A.东南信风减弱,南美太平洋沿岸的涌升流减弱
B.南美太平洋沿岸表层海水温度低于正常年份
C.热带太平洋西部沿岸地区可能发生旱灾
D.涌升流减弱,造成秘鲁渔场减产
13.
游客在冰岛一处景点拍摄了一张岩石表面的照片。读照片和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岩石表面的形态判断,该处岩石的成因最可能是
A.原有岩石受地壳运动被改造而形成B.由成层堆积的疏松沉积物固积而形成
C.喷出地表的岩浆在流动中冷凝而形成D.岩浆在地表深处冷凝结晶而形成
【小题2】该处岩石的特征最可能有
A.层理构造和化石B.矿物晶体细小或不成晶体
C.片理构造和致密D.矿物晶体颗粒较粗且疏松
【小题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观点,冰岛处于
A.板块的消亡地带B.板块的碰撞地带
C.亚欧板块的内部D.大西洋洋脊上
14.

   2015年1月8日,中国第31次南极科考队在罗斯海首次发现了新锚地,“雪龙”号在南极海域多了一个“新家”,它标志着“极地航海保障工程”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下图是两极地区简图,图中A表示新锚地位置。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新锚地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位于黄河站的西南方向B.与中山站均濒临太平洋
C.自转线速度比长城站小D.距离泰山站约9900千米
【小题2】两极地区
A.半年极昼与半年极夜交替出现B.冰川地貌广布,均能看到企鹅
C.大洋环流均呈顺时针方向D.常年寒冷,盛行偏东风、降水少
【小题3】冬季南极比北极更加寒冷,导致南北极地区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海水温度B.海陆分布C.行星风系季节位移D.太阳辐射强度
15.
读“我国东部某市2000~2014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及未来2年预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人口数量变化指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人口增长率和人口密度都可以表示人口的动态变化
②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增长率是衡量人口自然变动的三个基本指标
③人口自然增长率就是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
④人口机械增长率与人口迁移有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小题2】下图所示2000~2016年中,该市人口总量达最大值的年份是
A.2000年B.2006年
C.2014年D.2016年
【小题3】2008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的原因可能是该市
A.产业转移和升级
B.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C.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D.出现逆城市化
16.

   读某城市不同年份(x、y、z年)人口密度的统计资料,横坐标为距离市中心的远近(km),纵坐标为人口密度(人∕km2)。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能正确反映该城市的城市化过程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A.X-Y-ZB.X-Z-YC.Y-X-ZD.Z-Y-X
【小题2】下列城市发展的现象可能在该城市Y年发生的是
①中心城区人口减少 ②卫星城镇发展 ③CBD分布范围缩小 ④郊区城市化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7.
读“我国某地某年气候统计资料图”,回答问题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最可能位于我国
A.黄淮海平原B.长江三角洲C.三江平原D.珠江三角洲
【小题2】该年春、夏季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有
A.春旱、沙尘暴、台风B.春旱、洪涝、台风
C.春旱、沙尘暴、洪涝D.台风、洪涝、沙尘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7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