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1918

试卷类型:二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9

1.综合题(共7题)

1.
读我国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示意图,回答问题。

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示意图
(1)指出天山南、北坡自然带垂直带谱在种类和分布上的差异。
(2)分析天山南、北坡自然带垂直带谱在分布上存在差异的原因。
2.
长江全长6300多千米,上、中、下游地貌有很大不同。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流水地貌是由流水作用塑造的地表形态。河流地貌是流水地貌的主要表现形式。

材料二:地表的起伏状况和地貌的物质组成都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

(1)据图分别写出长江上、中、下游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阐述这种外力作用对长江上、中、下游不同地貌形成的影响。
(2)从地表起伏状况和物质组成两个方面,阐述长江流域不同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在三大洋中,唯独北印度洋与众不同,形成特殊的季风洋流。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印度洋海水从每年10月至来年3、4月主要向西南方向流动。因此,冬季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从5月至9月,海水向东北方向流动。因此,夏季,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材料二:索马里海流是印度洋西北部沿非洲索马里半岛东岸附近流动的表层流。该海流位于北半球,并随季节的不同而改变流向。该海流夏季流速大于冬季。


(1)分别写出左图和右图所代表的季节。指出图中字母a、b所代表的洋流中表示寒流的洋流,并解释其成因。
(2)解释北印度洋洋流冬季和夏季流动方向相反的原因,同时说明洋流的环流状况。
4.
城镇化水平是我国制造业空间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地理研究中,根据统计数据,以2011年我国各省区制造业产值占全国制造业总产值的份额反映我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图甲),数值越大表明制造业分布越密集。以2011年和2001年的份额差值反映我国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变化。数值为正值,表明是制造业转入区域;数值为负值,表明是制造业转出区域(图乙)。

材料二:我国制造业可以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三类。

材料三:一个区域的城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该区域的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相伴而行。


图甲2011年我国制造业空间分布   图乙2001~2011年我国制造业空间分布变化

图丙
(1)阐述2011年我国制造业的空间分状况和2001~2011年我国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变化情况。
(2)根据图丙阐述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三类制造业份额的变化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并说明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优化的顺序。
(3)分析长三角地区2001~2011年制造业空间分布变化的原因。
5.
叙利亚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明的国家。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叙利亚为中东地区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主要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经济作物有棉花、豆类、甜菜和烟草,其中棉花是出口创汇第一的农作物。水果有柑桔、大马士革杏、无花果、橄榄等。“绿色金子”橄榄,同“黄色金子”小麦和“白色金子”棉花并称叙利亚三大农作物。

材料二:叙利亚自2011年局势发生动荡以来,战乱不断,造成人数巨大的难民群体。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表示,叙利亚国内流离失所人数达到650万人,480万人逃往国外。难民大多逃往邻国。为数不少的难民涌向欧洲,引发欧洲难民危机。。

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等多家机构统计的信息,难民以非正常手段入境欧洲,主要经由以下几条线路:西线是从北非的摩洛哥进入西班牙,西班牙对边境巡查严格;中线是从突尼斯、利比亚和埃及前往意大利,需要在地中海上长途航行,不断有难民丧生;东线是从土耳其渡海后从希腊上岸;北线是先向北到达俄罗斯,然后设法到达北欧国家。


(1)概述叙利亚的地理位置及其战略地位。
(2)根据叙利亚的自然环境,分析发展“绿色金子”和“白色金子”生产的有利区位条件。
(3)说明欧洲吸引大批叙利亚难民涌入的原因。在西线、中线、东线、北线4条难民非正常手段入境欧洲路线中,叙利亚难民主要选择东线。说明较少选择中线的理由。
(4)简述叙利亚难民大批涌入欧洲对当地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6.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表1991年和2008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年份

水田

旱地

林地

草地

园地

城镇

陆地水域

滩涂

未利用地

1991

48.08

14.47

18.72

0.34

0.21

9.65

7.96

0.35

0.22

2008

41.87

9.89

17.27

0.04

0.03

23.91

6.35

0.63

0.01

 


阐述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地理特征,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7.
读我国局部地区河流输沙量示意图,回答问题。

我国局部地区河流输沙量示意图

(1)河流输沙量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水土流失的情况。简述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的空间分布规律。
(2)与A地区相比,说明B地区的地质灾害的特殊性,并分析原因。
(3)简述C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2.单选题(共12题)

8.
下图为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示意图。

【小题1】图中正确反映日食位置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若我国某地当地24点发生月全食,关于月球在天空中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月球位于东方地平线附近
B.月球位于西方地平线附近
C.月球悬挂在南方天空
D.月球悬挂在北方天空
9.

   山地迎风面的气压比背风面高很多,使等压线突然变形或突然密集,可将几根等压线用一条锯齿形线连结起来,称为地形等压线。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山地迎风面气压比背风面气压高的原因是
A.迎风面气温高
B.迎风面气流下沉
C.迎风面降水多
D.迎风面空气堆积
【小题2】若该地为北半球,图示季节最有可能是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10.
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等高线图,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处黄土层的最大厚度可能达到
A.36B.34C.24D.44
【小题2】3月21日傍晚,假如天气晴朗,最有可能看到日落的地点
A.甲B.乙C.丙D.丁
11.
下图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能源消费与GDP的增长特点是
A.单位GDP能源消费2002年最低B.能源消费量2007年开始下降
C.能源消费与GDP的年均增速相同D.单位GDP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
【小题2】能源与GDP增长的关系是
A.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增长
B.GDP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
C.能源消费量的增长与GDP的增长大致呈正相关
D.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
【小题3】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
③增加森林面积 ④提高单位GDP能耗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2.
下图为“海底深度与其岩石年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处的岩石类型和地形分别是
A.喷出岩、海岭
B.侵入岩、海沟
C.沉积岩、岛弧
D.变质岩、海盆
【小题2】下列地区或下列地区的附近地区与甲处最相符的是
A.日本
B.地中海
C.新西兰
D.冰岛
13.

   地一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

读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地一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地面温度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
A. 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 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 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 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小题2】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
A. 1月 B. 4月
C. 8月 D. 12月
14.
某科研小组对我国某海岛(左图)进行了考察,并观测绘制了某地正午太高度年变化示意图(右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可能位于( )
A.舟山群岛B.台湾岛中部
C.钓鱼岛D.南沙群岛
【小题2】在一年的观测中,该小组看到正午太阳在北方的时间大约是( )
A.3个月B.6个月
C.9个月D.12个月
【小题3】太阳从a到b的时段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沙群岛白昼逐渐变长B.台湾各地正午影长变短
C.南海地区盛行偏北风D.舟山群岛位于梅雨期
15.

   台田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盐碱地区的耕作现象。某农场在盐碱荒地上修筑台田时,先在底部铺塑膜。塑膜上铺暗管,然后堆土成台田用于耕作,挖沟为渠,放养水生生物。下图为台田和水盐运动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华北盐渍土分布区表层土壤盐分最高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小题2】我国盐渍土主要分布区
A.地下水位高,土壤蒸发量小,降水量较多
B.地下水位高,土壤蒸发量大,降水量较少
C.地下水位低,土壤蒸发量小,降水量较多
D.地下水位低,土壤蒸发量大,降水量较少
【小题3】下列关于台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堆土成台主要作用是降低地下水位B.挖沟为渠主要是为农田灌溉
C.下铺塑膜主要起到抑制返盐的作用D.塑膜上铺暗管主要是为土壤通风透气
16.
下图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由图中可以推断,该区域( )
A.T0年工业基础雄厚B.T—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C.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D.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小题2】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
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17.
读我国某地1998年和2011年数据变化表。完成下列小题。
年份
1998年
2011年
人口数量(人)
4951
2964
人口合理容量(人)
5160
4030
年人均产值(元/人年)
2027
3460
河流含沙量(kg/m3)
0.023
2.252
 
【小题1】该地人口合理容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环境承载力上升B.生态环境恶化
C.社会财富大幅度上升D.生活消费总量增加
【小题2】能提高该区域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有
①扩大耕地面积 ②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林牧业比重
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④迁入人口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8.
下图为北半球部分作物最适宜生长的纬度范围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各组作物中,热量适应范围较狭小的为
A.葡萄、苹果、小麦B.水稻、可可、小麦
C.咖啡、葡萄、可可D.茶、苹果、咖啡
【小题2】仅从气候条件考虑,若热量充足,小麦在年降水量760 mm左右的地区单位面积产量最高。据此推测下列最符合小麦种植的地区是
A.黄淮平原B.印度河平原C.亚马孙平原D.湄公河三角洲
19.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从网上购物。下图是某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销售流程简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电子产品是网购的热门产品。图中电子产品三大仓储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是
A.接近消费市场,就近配送
B.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工成本低
C.靠近大学城,科技力量雄厚
D.地处大中城市,地价低廉
【小题2】网购的发展对商业实体店发展的影响是
①商家实体店规模不断缩小 ②向集购物、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方向发展
③向城市外缘发展 ④功能逐渐不明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小题3】物流是网购的主要环节,物流公司需要随时了解运输车辆在运输途中所处位置。下列地理信息技术从中可起到重要作用的是
A.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地球B.遥感和数字地球
C.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D.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7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