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训练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191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9

1.综合题(共2题)

1.

   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

2.
读美国本土自然带示意图,回答问题。
在旧金山留学的小夏同学利用暑假驾车去美国东部旅游,沿途经甲、乙、丙地到达丁地;随后南下经纽约到达华盛顿,发现沿途自然景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小夏同学沿途观察到的自然景观变化反映了哪些地域分异规律?分别说明判断的依据,并分析引起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

2.单选题(共6题)

3.
读我国部分地区(城市)雪线高度预测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图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
A.纬度越低,雪线越低B.纬度越高,雪线越低
C.纬度越低,雪线越高D.纬度越高,雪线总体呈降低趋势
【小题2】敦煌、喀什、格尔木、拉萨与同纬度其他城市相比,雪线异常偏高,原因是这些地区( )
A.海拔高,气温低B.海拔低,气温高
C.气候湿润,降水偏多D.气候干旱,降水偏少
4.
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下列作用过程及其结构符合事实的是()
A.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
B.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
C.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
D.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
5.
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
A.人口数量增多B.气候变化
C.森林被破坏D.围湖造田
【小题2】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综合性B.区域性C.整体性D.差异性
6.
下图为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为 (  )
A.自北向南增高B.自西向东增高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小题2】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海拔B.降水C.热量D.坡向
7.
下图为“某代表团的亚、欧、非考察路线和活动区域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沿途①和③、②和③地气候的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地形 ④洋流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D.②、④
【小题2】③→④→⑤体现自然带的    (  )
A.纬度地带性规律B.经度地带性规律
C.垂直地带性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
8.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也就是高山林线。下图为“全球部分山脉、山地林线海拔高度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全球山地林线的分布 (  )。
A.从30°N的副热带向南北两极递减
B.林线海拔最大值出现在赤道上
C.天山林线低于横断山脉是因其远离海洋、水汽少
D.50°N~70°N之间纬度每升高1°,林线海拔约升高130米
【小题2】控制林线海拔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     (  )。
①温度 ②湿度 ③坡度 ④坡向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选择题(共3题)

9.

1895年春,在北京联合应试举人给光绪皇帝上书请愿的主要人物有(   )

10.

若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个实数根分别是 ,且满足 {#mathml#}x1+x2{#/mathml#}={#mathml#}x1·x2{#/mathml#},则 的值为(    )


11.

人的生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