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读图并根据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 享誉世界的汽车城底特律,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中心,从世界各地涌入的工人让城市人口一度强逼180万人。现在的底特律,只有不到70万人,到处是废弃的商业大厦,空荡荡的橱窗,画满涂鸦,近乎探险家的乐园。
(1)指出两工业区共同的主导因素是_____。两工业区的集聚程度都相当高,请评价工业集聚的利弊。
(2)说出美国东北部地区乳畜业发达的区位条件。
(3)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底特律成为汽车制造中心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4)底特律的衰败对我国抚顺、鞍山等城市的发展有何启示?
材料 享誉世界的汽车城底特律,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中心,从世界各地涌入的工人让城市人口一度强逼180万人。现在的底特律,只有不到70万人,到处是废弃的商业大厦,空荡荡的橱窗,画满涂鸦,近乎探险家的乐园。

(2)说出美国东北部地区乳畜业发达的区位条件。
(3)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底特律成为汽车制造中心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4)底特律的衰败对我国抚顺、鞍山等城市的发展有何启示?
2.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
材料二 左图为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城市平原图,右图为美国一区域的农业地域分布图

(1)材料一中“大河两岸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2)图中城市周围A、B、C、D四个区位安排花卉业、果园、乳牛业粮食或经济作物的生产,应如何对应布局?
果园_________;乳牛业________;卉业_________;粮食或经济作物___________。
(3)该地区90年代初期曾大规模栽桑养蚕,后因国际市场价格大跌,而银杏叶提取物价格看好,农民就毁桑发展银杏釆叶,然而5年后市场上银杏叶提取物需求量锐减,农民又开始刨银杏树,导致上述现象产生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 右图美国区域图中阴影部分(横线区域)是___________农业地域类型。该图显示了美国农业生产___________化,值得我国借鉴。
材料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
材料二 左图为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城市平原图,右图为美国一区域的农业地域分布图

(1)材料一中“大河两岸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2)图中城市周围A、B、C、D四个区位安排花卉业、果园、乳牛业粮食或经济作物的生产,应如何对应布局?
果园_________;乳牛业________;卉业_________;粮食或经济作物___________。
(3)该地区90年代初期曾大规模栽桑养蚕,后因国际市场价格大跌,而银杏叶提取物价格看好,农民就毁桑发展银杏釆叶,然而5年后市场上银杏叶提取物需求量锐减,农民又开始刨银杏树,导致上述现象产生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 右图美国区域图中阴影部分(横线区域)是___________农业地域类型。该图显示了美国农业生产___________化,值得我国借鉴。
3.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及工业分布图”和材料,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上世纪80年代后,珠江三角洲城市数量大增,城市人口比重提高,成为我固场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目前东莞的非农业人口已占70%。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台湾产业开始大规模向祖国大陆转移。东莞大量引进台资的电脑资讯产业,形成了产业集聚应促进了产业升级。原先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广东北部转移
(1)读图,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速度快的原因。
(2)根据材料及相关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呈现了以___________密集型为主导的特点。广东北部成为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地的原因包括哪些?
(3)珠江三角洲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由于能源、交通、工矿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三废”排放量大,但处理量小,环境污染日益显露出来。简述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主要表现

材料 上世纪80年代后,珠江三角洲城市数量大增,城市人口比重提高,成为我固场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目前东莞的非农业人口已占70%。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台湾产业开始大规模向祖国大陆转移。东莞大量引进台资的电脑资讯产业,形成了产业集聚应促进了产业升级。原先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广东北部转移
(1)读图,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速度快的原因。
(2)根据材料及相关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呈现了以___________密集型为主导的特点。广东北部成为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地的原因包括哪些?
(3)珠江三角洲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由于能源、交通、工矿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三废”排放量大,但处理量小,环境污染日益显露出来。简述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主要表现
4.
读 “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及“荒漠化发展与结果” 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 ,干旱程度 。
(2)很大程度上决定西北区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3)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 。
(4)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 的长期丧失,其实质是 的退化。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 ,干旱程度 。
(2)很大程度上决定西北区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3)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 。
(4)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 的长期丧失,其实质是 的退化。
2.单选题- (共10题)
5.

【小题1】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
【小题2】芦苇是淡水植物。对L湖东、西两岸芦苇分布差异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
A.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 |
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
C.乙河是L湖重要补给水源 |
D.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
A.主导风向 | B.湖水含盐量高低 |
C.沿岸坡度陡缓 | D.土壤肥沃程度 |
6.
图为“产品不同生产环节的价值链图”,它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生产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目前,东南亚正在迅速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之一,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将部分产
业转移到东南亚,转移产业主要位于产业链哪个环节( )
【小题2】在工业生产和产品销售各环节中跨国公司总部最优先掌揖的环节是( )

【小题1】目前,东南亚正在迅速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之一,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将部分产
业转移到东南亚,转移产业主要位于产业链哪个环节( )
A.销售 | B.品牌 | C.加工制造 | D.研发 |
A.设备、零件 | B.制造加工、销售 | C.传播销售 | D.研发、品牌 |
7.
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其具体表现就是形成了一个个农业带,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美国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小题2】有关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对美国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追求生态效益 | B.追求经济效益 |
C.便利的交通条件 | D.完善的制度、法规 |
A.F处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光合作用强,棉花带分布在此 |
B.A处为乳畜带,这里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
C.B为小麦带,北部由于冬季较长,种植冬小麦,中部则种植春小麦 |
D.C、D、G分别是玉米带、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 |
8.
不同区域要素的组合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
【小题2】丁省与丙省相比( )

【小题1】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
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 B.甲区域降水较少 | 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 D.甲区域高温多雨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 B.陆地交通便捷 | C.第一产业比重小 | D.第三产业比重小 |
9.
读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变化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西部地区的能源分布,不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我国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关于西部地区的能源分布,不正确的是( )
A.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 B.西北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 |
C.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 | D.西部各省区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
A.产出效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
B.改革开放后产出效益增长最快 |
C.进入21世纪西部能源开发存在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 |
D.能源生产系统的产出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10.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方法和指标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借助( )
【小题2】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
【小题3】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是( )

【小题1】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借助( )
A.GIS技术 | B.GPS技术 | C.RS技术 | D.实地考察 |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
C.以行政区划分指标 |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
A.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 B.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
C.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 D.荒漠化、水土流失泥沙淤积 |
11.
读“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 )
【小题2】“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小题3】“西电东送”设想的主要目的是( )

【小题1】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 )
A.煤炭、天然气,水电 | B.石油、天然气、煤炭 |
C.天然气、石油、水电 | D.煤炭、石油、天然气 |
A.地形类型 | B.人口分布 | C.城市分布 | D.交通线路 |
A.保护酉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 B.缓解中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问题 |
C.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 D.提高西部地区的河流航运能力 |
12.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普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①红外线②可见光③紫外线④x光( )
【小题2】根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①划分植物类型②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③监测的生长状况④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
【小题3】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也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的工作有
①估算工业生产总值②判断人口分布③分析城市大气污染④判断水体污染( )

【小题1】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①红外线②可见光③紫外线④x光( )
A.②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② |
A.②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③ |
①估算工业生产总值②判断人口分布③分析城市大气污染④判断水体污染(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13.
第十三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5日在西安拉开帷幕,以投资洽谈和商品贸易为主要内容,以扩大内需、推进投资合作、产业转移、拉动消费为重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西治会”的开展,可以使( )
①东西部合作项目不断增多②西部地区为东部地区提供大量人才和技术③东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④西部地区获得对口帮扶
【小题2】下列产业,当前不可能向西部地区大规模转移的是( )
【小题1】“西治会”的开展,可以使( )
①东西部合作项目不断增多②西部地区为东部地区提供大量人才和技术③东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④西部地区获得对口帮扶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普通服装 | B.精密仪表 | C.电子装配 | D.纺织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