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人教地理一轮复习:1.1地理环境与区域展、3S技术与区域展同步练习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160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1

1.综合题(共1题)

1.
下图为我国两大地形区图。据统计,甲地形区2月下旬入春,同纬度东部沿海3月下旬入春;乙地形区3月5日左右入春,同纬度东部沿海4月15日左右入春。1995年以来在国务院“东锭西移”的政策指导下,我国东部沿海大型纺织企业纷纷将工厂搬至西部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两大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
(2)两地形区比同纬度东部沿海入春日期都早,请说明其原因。
(3)简述甲地形区城市空间分布特点。
(4)如果你是棉纺织企业的投资人,请选择甲、乙中的一个区域作为投资对象,并说明理由。

2.单选题(共6题)

2.
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A.遥感( RS)B.地理信息系统( GIS)
C.全球定位系统( GPS)D.北斗导航系统(BDS)
【小题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乙>丁>丙>甲D.乙>丙>甲>丁
3.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
A.河流、明确的B.山脉、明确的
C.交通线、模糊的D.湖泊、模糊的
【小题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
A.化学工业B.电子工业
C.建材工业D.纺织工业
4.
下图是2010年卫星拍摄的京津地区夜景照片,从中可以看到所示城区的(  )
A.空间形态、道路格局
B.耗能状况、商业区分布
C.空间结构、经济水平
D.人口密度、功能区分布
5.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  )
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小题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  )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小题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  )
A.市场B.技术
C.资金D.交通
6.
进行交通规划时,需要分析区域的地质地形条件,地基土壤类型承载力越大、地形坡度越小,车辆的通行能力越强。(注:叠加分析车辆通行能力的基本方法:平坦+岩石=容易;平坦+砂土=容易;中等+黏土=一般;中等+砂土=困难;中等+岩石=困难;陡峻+岩石=困难;陡峻+砂土=困难;陡峻+黏土=困难)读下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车辆通行能力图,正确的是(  )
A.B.
C.D.
【小题2】可以对区域交通流量进行分析,并对路网规划进行预测的现代技术是(  )
A.RSB.GPS
C.GISD.数字地球
7.
由于精确农业优点多,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已在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意大利等西方发达国家蓬勃兴起。下图为“精确农业系统工作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中主要反映出(  )
A.工业基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增强
B.土壤肥力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增强
C.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增强
D.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增强
【小题2】下列目的,借助精确农业系统不能实现的是(  )
A.合理施肥B.农产品品质鉴定
C.作物估产D.土壤状况调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