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非洲气候分布图”及“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回答问题。


(1)简述非洲自然带的分布特点。
(2)A、B两地纬度相差很大,但属于同一自然带,分析其原因。
(3)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完整,其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坡高于北坡,而雪线高度却是南坡低于北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 非洲气候分布图。

材料二 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

(1)简述非洲自然带的分布特点。
(2)A、B两地纬度相差很大,但属于同一自然带,分析其原因。
(3)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完整,其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坡高于北坡,而雪线高度却是南坡低于北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
(2017·泰州调研)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辽河上游西辽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下表是通辽市水文站的河流断流统计表。
(1)读材料一,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明大兴安岭对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
(2)读材料二,分析河流两岸沙地扩大的直接原因。
(3)说明人类活动对西辽河流域沙尘暴多发的影响。
材料一 下图是辽河上游西辽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下表是通辽市水文站的河流断流统计表。
时段 | 断流年数 | 断流天数 | 径流量(亿 m3) |
1991~1995年 | 1 | 61 | 9.62 |
1996~2000年 | 5 | 817 | 4.43 |
2001~2007年 | 7 | 2 555 | 0 |
(1)读材料一,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明大兴安岭对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
(2)读材料二,分析河流两岸沙地扩大的直接原因。
(3)说明人类活动对西辽河流域沙尘暴多发的影响。
2.单选题- (共7题)
3.
【小题1】冬季牧场在( )
【小题2】在四季转场的放牧过程中,最不缺水是( )
【小题3】阿尔泰山植被分布的下限由西向东升高,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阿尔泰山的植被垂直地带性明显,且植被分布下限由西向东升高。生活在该地的牧民以转场的方式进行放牧(一年四季分别在不同的地域放牧);每年的3、4月份,从准噶尔盆地出发,向着阿尔泰山挺进(如图所示)。
【小题1】冬季牧场在( )
A.④ | B.③ | C.② | D.①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热量高低 | B.地下水深浅 | C.降水多少 | D.坡度大小 |
4.
山体效应是指高大山地内部林线(山地森林的上限)和雪线(永久积雪的下限)相对于边缘地区抬升的现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山体效应的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小题2】由山体效应推测,下列山地中雪线最高的是
【小题1】山体效应的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山体越大,林线越低 |
B.山体越高,雪线越高 |
C.山体内部气温低,林线高 |
D.山体内部湿度小,林线高 |
A.横断山脉 | B.昆仑山 |
C.秦岭 | D.武夷山 |
5.
【小题2】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⑤ | B.⑥ | C.⑦ | D.⑧ |
6.
丁敏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山上有新疆山地牧场)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身后的森林嘎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 )
【小题2】阿尔泰山南坡( )
【小题1】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 )
A.山地针叶林带![]() | B.冰川带![]() | C.高山苔原带 | D.高山草甸带 |
A.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 | B.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 |
C.此时季节为冬季![]() | D.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
7.
(2016·盐城期中)读“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自然带的名称分别是(双选)
【小题2】造成甲、乙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双选)

【小题1】甲、乙自然带的名称分别是(双选)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B.热带雨林带 |
C.热带草原带 |
D.热带荒漠带 |
A.太阳辐射 | B.地形 |
C.大气环流 | D.洋流 |
8.
(2016·浙江湖州高二期末)乌拉尔山脉绵延2 000多千米,植被差异显著。读乌拉尔山脉东坡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乌拉尔山脉东坡海拔400米以下自然景观变化体现出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是( )
【小题2】乌拉尔山脉东坡垂直带谱最复杂处的纬度是( )
【小题3】与54°N附近云杉林相比,63°N附近云杉林分布海拔更低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乌拉尔山脉东坡海拔400米以下自然景观变化体现出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是( )
A.纬度地带性 |
B.干湿度地带性 |
C.垂直分异 |
D.地方性分异 |
A.54.5° | B.56.5° | C.62.5° | D.66.5° |
A.降水丰富 | B.热量不足 |
C.海拔较高 | D.光照较弱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