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山体效应是指高大山地内部林线(山地森林的上限)和雪线(永久积雪的下限)相对于边缘地区抬升的现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山体效应的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山体越大,林线越低
B.山体越高,雪线越高
C.山体内部气温低,林线高
D.山体内部湿度小,林线高
【小题2】由山体效应推测,下列山地中雪线最高的是
A.横断山脉
B.昆仑山
C.秦岭
D.武夷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6-30 01:33: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气温决定冰川消融,固态降水决定冰川积累,二者共同作用决定了冰川的形成、发育与演化。研究表明,1959~2010年,天山各流域冰川面积呈现缩减趋势,但变化幅度存在区域差异。下图示意1959~2010年中国天山各流域冰川面积变化。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冰川分布东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
B.水汽
C.植被
D.光照
【小题2】关于冰川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冰川面积变化西小东大
B.区域内雪线普遍上升
C.冰川面积变化幅度西小东大
D.海拔越高的流域,面积变化越大
【小题3】阿克苏河流域纬度低,但冰川退缩面积却不是最大,原因是
A.流域内降水增加
B.冰川退缩速率小
C.流域内坡度缓
D.人类活动的影响少
同类题2
下图为某地区土地利用及农业垂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该地区可能位于
A.阿尔卑斯山地区
B.印度半岛东部
C.中南半岛
D.南美洲西北部
同类题3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反应了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同类题4
下图是北美洲西部落基山脉中段38° N、山体内外最热月l0°C等温线分布高度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各题。
【小题1】图中最热月10℃等温线最可能是植被带
A.落叶阔叶林与针叶林的分界线
B.针叶林与高山荒漠的分界线
C.针叶林与高山草甸的分界线
D.高山草甸与高寒荒漠的分界线
【小题2】图中落基山脉内外部10℃等温线分布高度差异显著,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A.降水
B.洋流
C.海拔
D.海陆位置
同类题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形成原因是山体的热力效应所产生山体内部比外部(或外围低地)温度高的温度分布格局。研究表明,影响山体效应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山体基面高度和降水。图a示意山体效应概念模型,图b、c示意某山脉不同纬度带山体内外最热月10℃等温线分布高度。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山体效应产生的原因。
(2)简述10 ℃等温线在该山体的分布高度差异。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