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2018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136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8/5

1.综合题(共4题)

1.
根据图文材料(下图为肯尼亚及毗邻国家略图,右图为左图中沿AB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农业是肯尼亚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鲜花产业发展较快,出口鲜花约占欧盟市场的1/3。内罗毕主要工业部门有烟草、食品、纺织、制革等,蒙巴萨主要工业部门有炼油、修船、水泥等。肯尼亚航空业较为发达,与30多个欧美国家和地区通航。
(1)简述肯尼亚鲜花种植业的主要区位优势。
(2)分析左图中2000mm降雨高值区的成因。
(3)分析肯尼亚炼油工业主要分布在蒙巴萨的原因。
2.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
读西欧某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功能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________,C地是________(功能区)。
(2)A、B两地地价较高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城市拟在工业区的东部建设化工区,请你说说选址的合理性。
3.
读下列两图,回答问题。

(1)简述甲图中中西部工业区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的主要原因 。
(2)根据乙图的信息分析鞍山钢铁工业基地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
(3) 鞍山钢铁工业基地在改革与发展中可以借鉴甲图工业区综合整治中的哪些经验?
4.
阅读下面的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第三亚欧大陆桥是以深圳港为代表的广东沿海港口群为起点,由昆明经缅甸、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从土耳其进入欧洲,横贯亚、欧、非21个国家(含非洲支线的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和埃及四个国家)。将通过AMBDC机制(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机制)下的泛亚铁路西线,把亚洲南部和东南部连接起来,使整个亚洲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广大地区第一次通过铁路网完整地联系起来,成为我国继北部、中部之后,由南部沟通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以及欧洲、非洲的又一最便捷和安全的陆路国际大通道。

(1)试分析建设第三亚欧大陆桥的意义。

 

(2)试分析修建从昆明至达卡的铁路线有哪些不利的自然条件。

2.选择题(共5题)

5.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大牧场放牧业B.乳畜业C.季风水田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
【小题2】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③劳动力丰富 ④机械化水平低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6.实验室配制500mL 0.5mol/L的NaCl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①把称量好的NaCl晶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500mL容量瓶中;③继续向容器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1cm~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⑤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
7.某同学通过计算机测试的概率为 {#mathml#}13{#/mathml#} ,他连续测试3次,且三次测试相互独立,其中恰有1次通过的概率为{#blank#}1{#/blank#}.
8.

1933年5月,美国颁布法令,一是缩小现有耕地面积,控制生产过剩;二是由政府补贴来维持农产品的价格。使农民的收入恢复到1909至1914年繁荣年代的水平。其目的是(    )

9.

茶一般以茶树的顶芽和幼叶制成.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采茶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随着采摘批次的增加,新梢的数量大大增加,从激素调节的角度看,原因是{#blank#}1{#/blank#} .

(2)茶树常采用扦插繁殖.研究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三十烷醇(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树插条生根的影响,完成了一组预实验,结果如图.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blank#}2{#/blank#} .

②从预实验的结果可知,三十烷醇浓度为15ppm时对茶树插条生根具有{#blank#}3{#/blank#} (填“抑制”、“促进”)作用.

③若要探究三十烷醇促进茶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还应增设实验组,从图中数据判断,三十烷醇浓度的取值应设在{#blank#}4{#/blank#} ppm.

④用三十烷醇处理茶树插条比较简便的方法有沾蘸法和浸泡法.与沾蘸法相比,浸泡法所用的浓度{#blank#}5{#/blank#} ,所需处理时间{#blank#}6{#/blank#} 

3.单选题(共13题)

10.
下图中A,B,C,D可能是大城市、小城市或郊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A,B,C,D中最有可能是郊区的是
A.AB.B
C.CD.D
【小题2】图中区域要建设一卫星城,下列地点中最合适的位置是
A.甲B.乙
C.丙D.丁
11.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B.地形
C.耕地D.聚落
【小题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距城镇过远B.线路过长
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
12.
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A. 行政区 B. 商务区
C. 住宅区 D. 工业区
【小题2】根据城市地域结构推断,该城市位于
A. 丘陵地区 B. 平原地区
C. 山地地区 D. 沟谷地区
13.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图示意采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题。

【小题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河套平原B.黄淮平原C.辽东丘陵D.闽浙丘陵
【小题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4.

   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某跨国公司的芯片生产厂以往均设在发达国家。但2007年3月,该跨国公司决定在中国大连投资25亿美元建芯片生产厂。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计算机芯片生产厂的区位选择属于(  )
A.原料指向型B.市场指向型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D.技术指向型
【小题2】该公司在中国投资兴建芯片生产厂,主要因为中国拥有(  )
A.丰富的原料B.庞大的市场C.廉价的劳动力D.先进的技术
15.
该图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24~25题。

【小题1】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
A.2019年,2066年
B.2066年,2019年
C.2001年,2019年
D.2001年,2066年
【小题2】(小题2)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
A 数量  B 职业构成  C 性别构成  D 年龄构成
16.
读甲国工业化率、城市化率变化过程图和乙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国的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B.乙国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口老龄化
C.甲国的城乡差别比乙国小D.乙国的工业化水平低于甲国
【小题2】解决甲乙两国经济、人口问题的措施是( )
A.甲国应降低城市化速度B.乙国应禁止外来移民进人
C.甲国应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D.乙国应采取措施控制人口增长
17.
湖北省西北山区的某个乡村种植玉米。但由于海拔高,秋天玉米还没有成熟就枯萎了。后来,当地农民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春季可以提前播种出苗,玉米就能完全成熟了,据此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以前,造成该山区玉米不能完全成熟的自然因素是(   )
A.水分B.地形C.土壤D.市场
【小题2】后来,玉米能够成熟是因为(   )
A.改善水分条件B.改善热量条件C.改善光照条件D.提高土壤肥力
18.
读“我国某种水果栽培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水果栽培区的分布反映出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
A.整体性B.周期性C.季节性D.地域性
【小题2】①地区栽培条件优于同纬度②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充沛B.地形平坦C.土壤肥沃D.热量丰富
19.
德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该理论假定只考虑运输因素,则工厂应建于运费最低的区位。完成下题。

上图中M1表示原料地,M2表示燃料地,C表示消费地,P表示生产地,则P最可能是(  )
A.制糖厂B.炼铜厂C.纺织厂D.家具厂
20.
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下题。
 
按主导因素划分,乙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 )
A.市场导向型B.技术导向型C.原料导向型D.动力导向型
21.
下图是我国某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地1985~1995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环境污染水平整体不变
B.经济发展指数保持在相同水平
C.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
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小题2】该地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 (   )
A.1985~1990年B.1990~1995年C.1995~2000年D.2000~2005年
22.
“绿色GDP”正成为当前人们热门的话题。所谓“绿色GDP”,是指现行GDP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的保护服务费用后剩下的部分,即“绿色GDP”=GDP总量一(环境资源成本十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从根本上说,要实现GDP的绿色增长,就必须()
A.降低经济增长速度B.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C.提高劳动生产率D.提高环境资源成本
【小题2】目前,一些国家通过设置绿色壁垒、技术壁垒限制我国产品出口,对此,我们应该()
①在产品环保、技术标准上与国际接轨
②开发绿色产品,提高产品质量
③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④采取必要的措施,适当提高关税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5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