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中游三省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 连接武汉、长沙、南昌三市,形成一个三角形。这就是“中三角”,即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它承接着东部产业转移,承载着三省加速崛起的希望。
(1)概述图示地区矿产资源的特点。
(2)分析该地区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3)简述产业转移对该地区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全球三轮产业转移示意图。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表。
(1)简述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的原因。
(2)分析在全球第二、三轮产业转移过程中,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3)目前,中国有“世界工厂”之称。我国产业今后应如何发展?
材料一 下图为全球三轮产业转移示意图。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表。
国家 | 每个雇员年 产值(103美元) | 日工资 (美元) | 年工资/年产值 |
美国 | 105 | 60 | 208.6 |
德国 | 87 | 45 | 188.6 |
英国 | 50 | 36 | 262.8 |
中国 | 29 | 1.5 | 18.9 |
(1)简述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的原因。
(2)分析在全球第二、三轮产业转移过程中,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3)目前,中国有“世界工厂”之称。我国产业今后应如何发展?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近年来电力产能严重过剩,“电力援疆”成为缓解电力供需矛盾的重要举措。日前,浙江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达成协议,2017年浙江将购入11亿千瓦时来自新疆的绿色电能。
材料二 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浙江省三大产业结构比重变化。

(1)新疆和浙江两省区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等角度去比较。
①人口和城市 ②工业和农业
③气候和地形 ④水文和植被
(2)新疆为浙江发展提供绿色能源,浙江对新疆发展可提供的支持有________、________和技术等。
(3)比较新疆和浙江两省区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的异同点。
(4)简述“电力援疆”对浙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材料一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近年来电力产能严重过剩,“电力援疆”成为缓解电力供需矛盾的重要举措。日前,浙江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达成协议,2017年浙江将购入11亿千瓦时来自新疆的绿色电能。
材料二 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浙江省三大产业结构比重变化。

(1)新疆和浙江两省区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等角度去比较。
①人口和城市 ②工业和农业
③气候和地形 ④水文和植被
(2)新疆为浙江发展提供绿色能源,浙江对新疆发展可提供的支持有________、________和技术等。
(3)比较新疆和浙江两省区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的异同点。
三大产业结构变化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浙江省 |
相同点 | ________ | |
不同点 | 第二产业比重一直最大 | ________ |
(4)简述“电力援疆”对浙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2.单选题- (共13题)
4.

【小题1】推测“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可调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
【小题2】有关“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对受水区有利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2018年2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关于“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热议,红旗河为雅鲁藏布江的一条支流,调水工程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下图为“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推测“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可调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解决水资源紧张问题 |
B.加剧土地荒漠化程度 |
C.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
D.加大当地的人地矛盾 |
5.
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结构演化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1985~2000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结构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小题2】推动本地区近年来空间结构变化较快的最主要原因是

【小题1】下列有关1985~2000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结构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A.大、中、小城市均发展较快 |
B.城市空间结构日趋复杂 |
C.城市由点状发展成为岛状 |
D.该区域与外界联系减弱 |
A.当地优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
B.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
C.大量来自内地流动人口的涌入 |
D.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 |
6.
读“我国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小题2】a时期该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
【小题3】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abc | B.cab | C.cba | D.bac |
A.采矿业 | B.食品工业 |
C.汽车工业 | D.电子工业 |
A.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 B.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 |
C.c时期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体 | D.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
7.
【小题1】19世纪中叶,波士顿处于 ( )
【小题2】下列对波士顿经济再次腾飞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 )
19世纪中叶,波士顿成为美国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之一,其中特别以服装、皮革制品和机械工业著称。20世纪70年代,波士顿依托高等学府和军事订货,沿128高速公路集聚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产业,使经济再次腾飞。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19世纪中叶,波士顿处于 ( )
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
B.工业化阶段 |
C.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
D.后工业化阶段 |
A.技术 |
B.市场 |
C.交通 |
D.资源 |
8.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可以它作为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该线经过甘肃、陕西和河南三省南部以及安徽、江苏北部。据此回答各题。
【小题1】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3】造成我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地域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小题1】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米 |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寒温带针叶林 |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
A.南方民居墙体厚 |
B.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 |
C.北方民居房檐宽 |
D.同高度楼房,北方南北楼间距比南方大 |
A.降水 | B.地形 | C.土壤 | D.热量 |
9.
【小题1】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 ( )
【小题2】我国政府为推动东、西地区协调发展采取的可行性措施有 ( )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前列,但各地区经济发展却存在着较大差异,加快西部经济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 ( )
A.劳动力缺乏 | B.技术、人才缺乏 | C.水土流失严重 | D.自然资源不足 |
A.给西部地区大量、充足的财政补贴 | B.增加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
C.保护西部地区的工业产品不受外来产品的冲击 | D.人口外迁 |
10.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小题2】该产业部门属于( )

【小题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玩具制造 | B.汽车产业 | C.石化工业 | D.钢铁工业 |
A.劳动密集型工业 | B.技术密集型工业 |
C.原料指向型工业 | D.资金密集型工业 |
11.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箭头①和③均表示
【小题2】④工程对华北地区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3】②工程对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①促进西部开发,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初步解决西部水资源缺乏问题
④减轻东部地区能源压力,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⑤今后我国不再使用煤炭作能源

【小题1】箭头①和③均表示
A.管道运输 | B.高压输电 |
C.水陆联运 | D.利用地势落差输送水资源 |
A.缓解了该地区能源紧张 |
B.可能出现局部地区的土地盐碱化 |
C.减轻了该地区交通运输压力 |
D.有利于华北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 |
①促进西部开发,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初步解决西部水资源缺乏问题
④减轻东部地区能源压力,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⑤今后我国不再使用煤炭作能源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③④⑤ | D.②③④ |
12.
下图为2010年~2017年我国产业结构变化。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示时间内我国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实现从“中国制造”到 “中国创造”的转变的措施有

【小题1】关于图示时间内我国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产值持续下降 |
B.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逐年下降 |
C.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速度越来越快 |
D.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
A.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拒绝引进外国技术 |
B.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C.全面关停污染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D.大力提高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促进第一产业的全面发展 |
13.
下图中ABC示意某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①②③示意该区域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读下图可知,

该区域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该区域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A.A—①,B—②,C—③ | B.A—③,B—①,C—② |
C.A—②,B—③,C—① | D.A—③,B—②,C—① |
14.
【小题1】“良禽择木而栖”,河南能够吸引浙江产业转入的因素是( )
①劳动力成本
②土地价格
③科技力量
④资源条件
【小题2】“腾笼换鸟”对中西部省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由于发展先后的差异,我国东西部发展具有巨大的互补性,东部沿海“腾笼换鸟”与中西部“筑巢引凤”两出大戏的帷幕几乎同时拉开。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良禽择木而栖”,河南能够吸引浙江产业转入的因素是( )
①劳动力成本
②土地价格
③科技力量
④资源条件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5.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反映出区域的主要特征( )
【小题2】图中关于甲、乙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图示反映出区域的主要特征( )
A.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 B.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
C.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 | D.区域具有明显的界线 |
A.甲区域城市空间结构比乙区域城市复杂 | B.甲区域城市呈岛状 |
C.甲区域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大于乙区域 | D.乙区域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甲区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