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亚是我国推进 “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深入理解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我国与该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材料一:图为中亚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材料二:下图为阿姆河上游某水文站数据

材料三:近年来我国在中亚参与投资兴建了多条油气管道,在霍尔果斯口岸与我国境内管道相接。管道开通前,中国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主要依靠海运。
(1)指出阿姆河的主要补给方式,并说明理由。
(2)简述人类无节制的用水给中亚湖区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
(3)说明油气管线的建成对中亚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
(4)与传统的海上油气运输航线相比,铺设中亚到我国的油气管道有哪些好处?
中亚是我国推进 “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深入理解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我国与该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材料一:图为中亚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材料二:下图为阿姆河上游某水文站数据

材料三:近年来我国在中亚参与投资兴建了多条油气管道,在霍尔果斯口岸与我国境内管道相接。管道开通前,中国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主要依靠海运。
(1)指出阿姆河的主要补给方式,并说明理由。
(2)简述人类无节制的用水给中亚湖区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
(3)说明油气管线的建成对中亚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
(4)与传统的海上油气运输航线相比,铺设中亚到我国的油气管道有哪些好处?
2.
下图是两个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并回答问题。

(1)简析甲乙两经济区发展经济共同的自然条件优势。
(2)20世纪90年代以来,乙经济区获得国际直接投资逐渐被甲经济区超过,请分析主要原因。
(3)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4)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

(1)简析甲乙两经济区发展经济共同的自然条件优势。
(2)20世纪90年代以来,乙经济区获得国际直接投资逐渐被甲经济区超过,请分析主要原因。
(3)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4)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
3.
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黄河上游和中游地区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分别是什么,并阐述原因。
(2)为了加快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出了下列两套方案(见右图)。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要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还应注意采取哪些措施?

(l)黄河上游和中游地区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分别是什么,并阐述原因。
(2)为了加快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出了下列两套方案(见右图)。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要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还应注意采取哪些措施?
2.单选题- (共10题)
4.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示地区降水的分布特征是( )
【小题2】近几十年来,弱水流程逐渐缩短,其主要原因是( )

【小题1】上图示地区降水的分布特征是( )
A.由东南向西北地区减少 | B.山区降水小于周边地区 |
C.由西向东逐渐增加 | D.河谷降水大于山地 |
A.气温较低,冰川融化量较少,补给水量减少 |
B.气候变暖,植被减少,蒸发增加 |
C.过度开采地下水,河水大量减少 |
D.沙尘暴日益频繁,河道淹没 |
5.
下图是非洲中北部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的区域体现了地理信息的那些特征 ( )
①具有一定的界线 ②区域之间有相似性 ③每个农业带均有一定的特色和功能 ④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联系
【小题2】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3】该图的地理事物在在空间上的分布表现为 ( )
【小题4】图中大部分区域的产业比重最可能呈现________格局
【小题5】我国在非洲中北部投资优先选择的产业类型是 ( )

【小题1】图中的区域体现了地理信息的那些特征 ( )
①具有一定的界线 ②区域之间有相似性 ③每个农业带均有一定的特色和功能 ④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联系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A.光照 | B.热量 | C.水源 | D.土壤 |
A.面 | B.线 | C.网络 | D.岛 |
A.一二三 | B.三二一 | C.三一二 | D.二三一 |
A.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 | B.劳动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 |
C.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 | D.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 |
6.
A. 管道运输 B. 水陆联运 C. 高压输电 D. 航空运输
【小题2】有专家指出,③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入侵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②③⑤
【小题3】①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
A. 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 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 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根本上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D. 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的改善
读“我国资源跨地区调配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A. 管道运输 B. 水陆联运 C. 高压输电 D. 航空运输
【小题2】有专家指出,③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入侵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②③⑤
【小题3】①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
A. 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 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 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根本上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D. 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的改善
7.

【小题1】历史上开发M地区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有 ( )
①水土流失严重
②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③夏季土壤盐碱化严重
④土壤板结与酸化
【小题2】胡佛水坝是美国综合开发科罗拉多河水资源的一项关键性工程,有关胡佛水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下图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区示意图”。图中M地是水草丰富的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20世纪初期以前是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其显著的特点是西部土地的不断开发和耕地面积的急剧增长;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专门化,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
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历史上开发M地区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有 ( )
①水土流失严重
②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③夏季土壤盐碱化严重
④土壤板结与酸化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A.地质、地形条件复杂,施工困难 |
B.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时易破坏生态环境 |
C.交通不便,施工难度大 |
D.水坝只有发电功能,防洪、航运、供水功能不明显 |
8.
沃尔玛足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目前,沃尔玛在全球1 5个国家开设了超过86 00家商场,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约2亿人次。沃尔玛通过自己的卫星,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对全球范围内的45 00多家分店的每种商品的库存、销售量全部盘点一次,为高效的配送系统提供保证。沃尔玛的物流配送系统可以保证任何一家卖场的配送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使它可以维持极少的库存甚至零库存,但可以保证正常销售,节约了大量的储物空间和费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沃尔玛在对青岛市进行大型购物中心布点选择时,可利用该城市的GIS进行综合分析,
需调取的主要参考图层是( )
【小题2】沃尔玛总部要查询其在中国的分布情况,需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小题3】沃尔玛的物流配送中心与其运输车队的密切合作,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遥感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系统
【小题1】沃尔玛在对青岛市进行大型购物中心布点选择时,可利用该城市的GIS进行综合分析,
需调取的主要参考图层是( )
A.服务企业图层和通讯图层 | B.地形图层和供应商分布图层 |
C.工业区图层和居住区图层 | D.交通图层和人口图层 |
A.RS | B.GIS | C.GPS | D.WPS |
①遥感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系统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③ |
9.
读 “我国2016年12月上旬气温距平图”(气温距平值=当年气温-常年平均气温),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12月上旬我国气温分布趋势( )
【小题2】据图说明 ( )
【小题3】此季节,可能发生的现象 ( )

【小题1】12月上旬我国气温分布趋势( )
A.气温最低位于内蒙古东部 | B.南北最大温差大约4~6℃ |
C.南方地区气温均高于常年同期 | D.东北地区较常年同期偏低2~4℃ |
A.全国0℃等温线在长江沿线以南 |
B.自东北向西南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 |
C.江汉、江南北部部分地区将出现初霜冻 |
D.新疆北疆暴雪要少于常年同期 |
A.洛杉矶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 B.俄罗斯摩尔曼斯克港冰冻封港 |
C.墨累—达令混合农业区正值剪羊毛期 | D.南半球中纬度海洋风浪最小 |
10.
读我国某地区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 )
【小题2】为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问题,正确的措施是( )
【小题3】造成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小题4】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绿洲环境发展的趋势是( )

【小题1】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 )
A.黄土高原 | B.柴达木盆地 |
C.新疆的天山 | D.内蒙古高原 |
A.利用风力发电 | B.兴建小水电站 |
C.营造速生薪炭林 | D.修建核电站 |
A.过度樵采 | B.过度放牧 | C.过度利用地下水资源 | D.工矿开采 |
A.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绿洲环境总体趋于好转 |
B.风沙活动增强,盐碱地面积增加 |
C.绿洲经济以农业为主,无环境污染问题 |
D.随着人类对环境影响的加强,绿洲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
11.
某中学生态调查小组对我国某地方圆1000米范围内进行了生态调查,并将其生态状况绘成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最可能形成该地这种生态特征的人类活动是( )
【小题2】该生态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
【小题3】针对图中所反映的生态问题,当地宜采取的对策是( )

【小题1】最可能形成该地这种生态特征的人类活动是( )
A.滥采矿产 | B.过度放牧 | C.滥伐森林 | D.滥垦耕地 |
A.云贵高原 | B.江南丘陵 | C.内蒙古高原 | D.黄土高原 |
A.营造防护林 | B.由畜牧变农耕 |
C.开辟水源、多打井 | D.规定一定的载畜量 |
12.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上游干流,发源于云南省东部,其上游称南盘江,东出云南后穿越广西的西北部和中部,至广西象州县石龙镇与柳江汇合后改称黔江。读红水河流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红水河被称为我国水能资源的“富矿”,导致其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因素有
①降水 ②气温 ③地形 ④植被
【小题2】红水河和黑龙江航运量均不大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小题3】下列不符合红水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小题1】红水河被称为我国水能资源的“富矿”,导致其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因素有
①降水 ②气温 ③地形 ④植被
A.①④ | B.①② | C.①③ | D.③④ |
A.降水 气温 | B.地形 气温 |
C.地形 降水 | D.资源 地形 |
A.结合资源优势,发展能源工业 | B.发展少数民族风情旅游 |
C.发展交通,促进对外经济联系 | D.大量开垦坡地,发展种植业 |
13.
【小题2】手机GPS能够实现的功能有
①网络实时监视 ②所处位置获取 ③失窃汽车查找 ④行车路线追踪
智能手机一般具备拍照、网页浏览、地图查询、定位导航等功能。下图是“某智能手机的GPS功能显示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A.GPS技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 |
B.GPS技术可以扩大人们的出行范围 |
C.随着GPS技术的普及,民用GPS技术发展很快 |
D.有手机信号就能进行GPS定位导航 |
①网络实时监视 ②所处位置获取 ③失窃汽车查找 ④行车路线追踪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