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 《诗两》同步练习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708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4

1.选择题(共1题)

1.
请指出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撕哑   喉咙   汹涌B.温柔   腐烂   深冗
C.邮票   坟墓   海陕D.激怒   悲愤   黎明

2.字词书写(共1题)

2.
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hóu(______)咙   悲fèn(______)    lí(______)明
fǔ(______)烂    坟mù(______)    海xiá(______)

3.诗歌鉴赏(共3题)

3.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小题1】全诗有四小节,每小节分别写什么内容?
【小题2】诗中运用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有什么共同特征?
【小题3】下列对诗歌含义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强烈要求两岸统一。
B.诗中表达的思念之情超越了意识形态,表达的是人类固有的美好情感。
C.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有意象,不是几种纯然的客观事物。
D.全诗只有四节,却跨越了无数的岁月,笼罩了现实世界的氛围。
【小题4】下面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殷切的期望。
B.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
C.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愿望。
D.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愿望。
【小题5】摘录诗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说说诗歌是怎样层层深入地抒发爱国之情的?
【小题6】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绪,诗人采用了哪些具体意象,将它变为具体可感的?
【小题7】诗歌中所选取的一组意象间是并列还是递进关系?请简要说明。
4.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炉中煤
——眷念祖国的情绪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囱莽?/要我这黑奴底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1920年1-2月间作
选自1920年2月3日《时事新报:学灯》
A.作者把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心爱的人儿”,一句“啊,我年青的女郎!”喊出了蓄积已久的眷恋祖国的热烈感情。
B.这首诗,诗人把自己比作在炉中燃烧的煤,旨在比喻自己思念祖国的炽烈的感情。
C.“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是指诗人长期被黑暗社会压抑,到现在(写此诗时)才获得自由。
D.全诗风格豪放、明朗,音调和谐流畅。在一系列的比喻中寄托了诗人的深情和热望,极富美感,令人感动。
5.
请用“/”和“·”划分、标注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①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②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④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