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编)同步练习:2 《我爱这土地》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7062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9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假设自己是一只鸟,一只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为了借鸟歌唱的内容更好地抒情。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2.
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B.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诗歌鉴赏(共3题)

3.
阅读《我爱这土地》一诗,回答问题。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填空。
(1)这首诗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______,原名______。
(2)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__________。
(3)诗中最能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我爱这土地》一诗,回答问题。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小题1】诗人借“鸟”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2】诗歌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如果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小题3】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的歌喉?
5.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土地
大地
亿万年的静止,此刻
在眼里
连绵起伏,波涛汹涌
祖辈们和树木花草
一起扎根
草木春茂冬枯
人在一代接一代
繁衍
父母,是一段
枯老的树干
我就是那横出的新枝
站在父母的肩上
以向上的姿势
飞翔
风,从远古吹来
我用嫩叶为帆
远航
漂得再远,根
都在父母身上
土地的深处
【小题1】第一节中“静止”与“连绵起伏,波涛汹涌”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
【小题2】从诗歌第一、二节中,可以看出“大地”是什么样子的?
【小题3】诗歌第三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小题4】从全诗内容分析,诗人赋予了大地怎样的象征意义?“父母”还可以象征什么?

3.综合性学习(共2题)

6.
阅读下面的诗歌选段,完成题目。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斯哑的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凶涌着我们的悲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烂在土地里面。
(1)给选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咙(   )  悲(   )  明(   )  烂(   )
(2)找出选段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改为      改为
(3)请写出诗歌选段中省略号的作用。
7.
《我爱这土地》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对人民、对土地深深的爱。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班上将出一期展示69年来祖国建设取得的各项成绩、展现我国人民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的黑板报,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同学们搜集了三则材料,准备从其中选两则放在同一个栏目中,你认为应该选哪两项?为什么?请你再结合自己所选的两则材料的内容,用两个四字词语为这个栏目拟一个合适的名称。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因为自然灾害等原因,我国连续三年粮食大幅度减产,国民经济极度困难,同时苏联的单方面毁约,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面对困境,我国科技人员不靠外援,自力更生,自主研制,终于在1964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材料二 美国研制原子弹用了近18年的时间,中国仅用了10年时间。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氢弹研制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中国只用了两年多时间!
材料三  1965年,在各种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当时的诺贝尔基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对此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是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会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
选择第__则和第__则材料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为本期黑板报写几句寄语,号召同学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用上“自强不息”“义不容辞”两个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诗歌鉴赏:(3道)

    综合性学习:(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