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7题)
2.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青岛出发,乘坐火车参观上海世博会,途经的铁路线是( )
【小题2】北京和上海分别位于我国两大综合性工业基地,关于两大城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

【小题1】从青岛出发,乘坐火车参观上海世博会,途经的铁路线是( )
A.胶济线、京沪线 | B.蓝烟线、京九线 | C.沪杭线、京广线 | D.京哈线、京广线 |
A.都临近消费市场 | B.北京及周边能源短缺,上海本地能源充足 |
C.分别是我国首都和最大城市 | D.北京为铁路中心,上海是海运中心 |
4.
电视纪录片《第三极》首次聚焦青藏高原,与南北两极比,它是唯一有人类生存活动的“极地”地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原因是( )
【小题2】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 )
【小题3】相比于高原上的其他地区,藏南谷地成为农田、城市最集中的区域,其最大的优势是
【小题4】青藏高原分布有高原湿地一﹣﹣三江源地区,关于三江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被誉为“中华水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②长江、黄河、珠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③雪山、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④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小题1】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原因是( )
A.干旱 | B.湿热 | C.高寒 | D.炎热 |
A.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
A.纬度较低,交通很便利 | B.地形平坦,交通较便利 |
C.地势较低,水热较充足 | D.距海较近,水热较充足 |
①被誉为“中华水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②长江、黄河、珠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③雪山、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④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5.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描述与乙地区最相吻合的是( )
【小题2】下列四条河流中,最有可能位于丙地区的是( )

【小题1】下列描述与乙地区最相吻合的是(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 B.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
C.烤肉青稞闻玉殿,白云曛醉落羊栏 |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A.![]() | B.![]() |
C.![]() | D.![]() |
6.
有关北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对外交流中心 |
B.北京的交通特别发达,形成了以公路、铁路、航空、海运为主的运输网络 |
C.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缘,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 |
D.北京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
2.解答题- (共2题)
8.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①是 地区,A线是该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界线,确定这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④是 地区,该区与地区③的界线D大致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
(2)填数字代号:在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 ,牧区主要分布在 。
(3)地区②与地区③的分界线大致沿着B (山脉)和C (河) 一线,该线是l月平均气温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暖温带与 (温度带)的分界线;该线也是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是半湿润地区与 (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1)图中数字①是 地区,A线是该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界线,确定这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④是 地区,该区与地区③的界线D大致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
(2)填数字代号:在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 ,牧区主要分布在 。
(3)地区②与地区③的分界线大致沿着B (山脉)和C (河) 一线,该线是l月平均气温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暖温带与 (温度带)的分界线;该线也是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是半湿润地区与 (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9.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的 地区。
(2)该地区是我国农业由农耕区向 区过渡的地带。
(3)图中数据说明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质疏松、植被少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本区的降水加剧了水土流失,其降水特点是 。
(4)对该地区的治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5)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本地区正努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发绿色产业。这里山川特色鲜明,历史古迹众多,民俗文化独特,为大力发展 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的 地区。
(2)该地区是我国农业由农耕区向 区过渡的地带。
(3)图中数据说明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质疏松、植被少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本区的降水加剧了水土流失,其降水特点是 。
(4)对该地区的治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
(5)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本地区正努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发绿色产业。这里山川特色鲜明,历史古迹众多,民俗文化独特,为大力发展 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