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峨山县锦屏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八年级地理单元测试(第九单元)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70422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7/16

1.选择题(共28题)

1.
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维度相当,但气温却低于长江中下游,主要是因为青藏高原()
A.纬度高B.海拔高C.距海远D.晴天多
2.
在青藏地区被称为“聚宝盆”的是(  )
A.青藏高原B.塔里木盆地C.柴达木盆地D.准噶尔盆地
3.
读我国西南地区局部图,造成①、②地理环境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B.海陆位置C.地形D.土壤
4.
下列地理现象,与青藏高原“高”和“寒”无关的是
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地热资源丰富
D.城镇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5.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x+3=0的一个根为x=3,则方程的另一个根为{#blank#}1{#/blank#}.
6.
如图为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图,下利对两地区自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B.西北地区植被自东向西依次是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D.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地势高耸
7.
下列关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受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特征影响的是(  )
①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②有“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之说
③许多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
④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发展了河谷农业。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8.
下列属于我国青藏地区主要农业区的是(  )
A.湟水谷地B.宁夏平原C.成都平原D.河套平原
9.
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为(  )
A.小麦、花生B.水稻、油菜C.青稞、小麦D.大豆、甜菜
10.
青藏地区特有的动、植物是(  )
A.骆驼、玉米B.藏绵羊、水稻
C.牦牛、青稞D.马、小麦
11.
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  )
A.小麦、谷子、高粱B.水稻、玉米、棉花
C.玉米、大豆、甘蔗D.青稞、小麦、豌豆
12.
家住上海的沙沙暑假要到西藏旅游,下列家人的说法不可信的是(  )
A.爷爷说,“你可以去参观雄伟的布达拉宫。”
B.奶奶说:“多拍些草原、雪山、骆驼的照片回来。”
C.爸爸说;“你要带上厚外套和防晒用品。”
D.妈妈说:“你可以去品尝青稞酒和酥油茶。”
13.
下列对上述三江源所在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高原,所以气候严寒
B.冬季寒冷、夏季凉爽、降水较少
C.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D.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全年高温
14.
下列农业类型中,青藏地区最为典型的是(  )
A.绿洲农业
B.水田农业
C.河谷农业
D.城郊农业
15.
酿造“藏酒”的主要材料是(  )
A.稻米
B.高粱
C.糯米
D.青稞
16.
下列语句中,描写青藏地区景观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17.
下列关于青藏高原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说法,错误的是(  )
A.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以西,昆仑山以南
B.平均海拔世界最高,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C.“远看是山,近看是川”,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D.冬寒夏热,年温差大,日照弱,日温差小
18.
我国青藏高原形成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人类活动
19.
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
A.干旱B.高温多雨C.高寒D.缺氧
20.
(题文)读我国某区域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是黄河,B是澜沧江,C是长江
B.A、B、C三条河流均发源于西藏自治区
C.D所在农业区分布着河谷农业
D.E所在牧区是高寒牧场,优良畜种是三河马
21.
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分布着河谷农业
B.太阳能、地热能等资源丰富
C.藏羚羊被称为“高原之舟”
D.青藏铁路穿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22.
青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高原牧区,其分布最广的三大牲畜是
A.藏羚羊、雪豹、滩羊B.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C.三河牛、三河马、细毛羊D.狮子、大象、老虎
23.
导致我国三江源地区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水分蒸发B.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
C.围湖造田,垦荒种粮D.过度开发,发展旅游业
24.
下列省区中,位于青藏地区的是(  )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25.
三江源地区位于( )
A.青海省南部B.青海湖
C.西藏南部D.雅鲁藏布江谷地
26.
导致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的人为原因是( )
①过度放牧 ②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③全球气候变暖 ④冰川逐年萎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7.
图中三江源是指②③④所代表的河流,分别是指( )
A.长江、黄河、澜沧江
B.黄河、长江、澜沧江
C.澜沧江、长江、黄河
D.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28.
三江源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水污染严重
B.湿地减少、湖泊萎缩
C.荒漠化
D.盐碱化

2.单选题(共1题)

29.
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有(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污染
B.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C.吸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
D.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3.解答题(共5题)

30.
读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它主要分布在______(省区),其中河流C是________。
(2)D河流谷地处于地壳活跃地带,与地壳活动相关的清洁能源是________。
(3)目前青藏高原最主要的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___。
(4)有关资料显示,近30年来,青藏高原冻土层正表现为冻土持续天数缩小,冻土深度减小等现象,试分析其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31.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此图为我国的______地区。
(2)填出字母所在的省和自治区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3)本区位于图中数字代表山脉名称①______山以南。
32.
读青藏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______”之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B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_______盆地,C是______山脉,居住在此高原上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_族。
(2)青藏高原气候寒凉,具有独特的______气候,农业生产以_______(牧业或种植业)为主,该地区日照时间长,在一些海拔较低的地区,如南部的_______谷地,东部的_______谷地,分布着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______、_______等。
33.
去年暑假小泉完成了一次“高原之旅”,读图,回答问题。

(1)暑假,小泉在青藏高原感受到那里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这和他家乡成都气候特征迥异,成都气候特征:夏季_________,冬季_________。
(2)小泉在西藏品尝了当地喜凉粮食作物_________为主要原料加工的美食糌粑、酥油茶等。青藏地区河谷地带发展喜凉作物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至少两方面)
(3)在西藏游玩藏传佛教圣地后,小泉登上火车准备到旅游终点站青海省的行政中心A_________市。途中见到“高原之舟”—_________,并发现被称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存在草地沙化、水土流失、野生动物锐减等环境问题。为治理此环境问题你的建议是___。(至少1条)
34.
读“青藏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盆地,是我国地势________的盆地;D________,E___________。
(2)该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C_____________谷地和湟水谷地等海拔较低的地区。为什么?
(3)本区青稞高产的原因是:________。
A. 该地区受东南季风的影响B.该地区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
C. 该地区气温高,雨量充沛D.该地区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4)图示的铁路线是刚通车的________铁路,它的修建,遇到的技术难题是:________。
A。高寒问题 B。地形问题  C。冻土问题 D。缺氧问题
(5)该区是许多的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原因是海拔高,有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8道)

    单选题:(1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