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7题)
1.
秦岭﹣淮河一线为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其大体一致的有:( )
①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
②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④800mm等降水量线
⑤内流区与外流区界线
⑥一月0℃等温线.
①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
②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④800mm等降水量线
⑤内流区与外流区界线
⑥一月0℃等温线.
A.①②③④![]() | B.③⑤⑥④![]() | C.①②④⑥![]() | D.①③⑤⑥ |
4.一定质量的纯净物A在32g氧气中充分燃烧,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gCO2和18g水,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是{#blank#}1{#/blank#};A中含有的元素是{#blank#}2{#/blank#};A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blank#}3{#/blank#};若一个A分子中不超过8个原子,则A的化学式为{#blank#}4{#/blank#}.
5.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一致( )
①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②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④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①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②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④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7.
我国北方人喜食面食,南方人喜食米食,沿海人喜食海鲜,内蒙古、新疆、西藏人喜食牛羊肉,这些事例能够说明饮食习惯的形成受区域( )
A.气候的影响很大 | B.物产的影响很大 |
C.经济水平高低的影响很大 | D.海拔高低的影响很大 |
11.
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回答下题

【小题1】下列关于④区自然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图中③所在地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自然优势是( )
【小题3】有关图中①、②区域分界线的地理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

【小题1】下列关于④区自然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 B.降水稀少,沙漠众多 |
C.河网密布,水运安达 | D.地势坦荡,土壤肥沃 |
A.灌溉便利 | B.土壤肥沃 | C.热量丰富 | D.光照强,日温差大 |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 B.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 D.一月0℃等温线经过此处 |
12.
漫漫丝绸路,悠悠驼铃声。驼铃声响起的时候,带给远方的不仅仅是飘逸的丝绸、清香的茶叶和精美的瓷器。这是因为( )
①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商业贸易的实质是文化交流
③商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13.
2016年11月18日14时07分许,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读我国四个卫星发射中心分布图,完成下题。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小题2】这四个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
A. 太原 B. 酒泉 C. 西昌 D. 文昌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小题2】这四个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
A. 太原 B. 酒泉 C. 西昌 D. 文昌
14.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有关秦岭—淮河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 B.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
C.南北两侧的自然环境有明显差异 | D.南北两侧居民的生活习惯完全相同 |
15.
【小题2】图片①代表的省区,物产有( )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活动特色鲜明。读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场景图,回答下面问题。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石油、天然气 | B.哈密瓜、柑橘 | C.三河牛、三河马 | D.长绒棉、牦牛 |
2.填空题- (共1题)
3.解答题- (共4题)
19.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建筑风格的千差万别是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的结果。地形和气候是影响建筑风格的主要因素。降雨多和降雪量大的地方,房顶坡度普遍很大,以加快泄水和减少屋顶积雪。降水少,气候干旱的地区,屋顶一般较平。
请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建筑特点与气候和地形的关系。
(1)在我国东南沿海厦门、汕头一带以及台湾的一些城市,街道两旁的商店,将二楼的晒台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成为“行人廊”俗称“骑楼”。在湘、黔、桂交界地区的侗族居住地,河流上的桥大多是带屋顶的,当地叫“风水桥”或“廊桥”。“骑楼”和“廊桥”的作用是什么?这种建筑表明当地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2)在我国西北一些地区,民居的屋顶很平,像个平台,屋顶上可以晒玉米,辣椒等。在吐鲁番盆地常见的是平顶房,到了夏季,有些人家会在房顶上露宿。为什么这些地区多平顶房?这放映当地的什么气候特征?
(3)延安的传统民居建筑有什么特色?是否与地形和气候有关?
请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建筑特点与气候和地形的关系。
(1)在我国东南沿海厦门、汕头一带以及台湾的一些城市,街道两旁的商店,将二楼的晒台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成为“行人廊”俗称“骑楼”。在湘、黔、桂交界地区的侗族居住地,河流上的桥大多是带屋顶的,当地叫“风水桥”或“廊桥”。“骑楼”和“廊桥”的作用是什么?这种建筑表明当地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2)在我国西北一些地区,民居的屋顶很平,像个平台,屋顶上可以晒玉米,辣椒等。在吐鲁番盆地常见的是平顶房,到了夏季,有些人家会在房顶上露宿。为什么这些地区多平顶房?这放映当地的什么气候特征?
(3)延安的传统民居建筑有什么特色?是否与地形和气候有关?
20.
地理信息筛选与整理。如图思维导图中罗列的“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可能看到的地理现象”中,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请你判断一下,将你认为正确的描述序号填入表格中。


| 序号 | ||||
秦岭淮河以北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秦岭淮河以南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21.
(2)C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D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________。
(3)甲与乙比较, 冬季气温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因素的影响,甲与丙比较, 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因素的影响。
(4)区域B和C的分界线主导因素是________A和B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
(5)你所在学校属________(区域),该地区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
读下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略图”,回答问题。
(2)C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D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________。
(3)甲与乙比较, 冬季气温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因素的影响,甲与丙比较, 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因素的影响。
(4)区域B和C的分界线主导因素是________A和B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
(5)你所在学校属________(区域),该地区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
22.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2)图中B地区与C地区之间的分界线:①______(河流)和②______(山脉)。
(3)图中③是我国第二长河______,在④______(省份简称)注入海洋。
(4)图中所示的铁路线⑥是_____线,沿此铁路线从北往南旅行,沿途能见到的景观变化是______。

(1)写出图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2)图中B地区与C地区之间的分界线:①______(河流)和②______(山脉)。
(3)图中③是我国第二长河______,在④______(省份简称)注入海洋。
(4)图中所示的铁路线⑥是_____线,沿此铁路线从北往南旅行,沿途能见到的景观变化是______。
A.一望无际的平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
B.深秋时节,沿途树木变化:树叶常绿→树叶枯黄→树叶全部脱落 |
C.阳春三月,沿途见到车站中人群的服装在变多变厚,沿途的传统建筑的屋顶坡度逐渐变小 |
D.六月,旱地麦浪如金,苹果、梨子初上枝头→河湖众多,鱼池、荷塘、稻田随处可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7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