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1.
判断题
(1)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3)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4)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5)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1)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3)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4)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5)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2.选择题- (共9题)
2.
读图,回答各小题。

【小题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
【小题2】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 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小题3】 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小题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
A.东半球、南半球 | B.东半球、北半球 |
C.西半球、北半球 | D.西半球、南半球 |
A.亚欧 | B.非洲 | C.美洲 | D.南极 |
A.南海 | B.东海 | C.黄海 | D.渤海 |
3.
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木板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滑块放置在木板左端,滑块与木板间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滑块上,当滑块运动到木板右端时,木板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为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
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木板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滑块放置在木板左端,滑块与木板间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滑块上,当滑块运动到木板右端时,木板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为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
读图,回答各小题。

【小题1】上图的四幅图中,表示降水年际变化的是
【小题2】上图的四幅图中,表示降水量分布的是
【小题3】读图②,北京的年降水量大于乌鲁木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小题1】上图的四幅图中,表示降水年际变化的是
A.①图 | B.②图 | C.③图 | D.④图 |
A.①图 | B.②图 | C.③图 | D.④图 |
A.纬度位置 | B.地形地势 | C.海陆位置 | D.冬季风 |
6.
读图,回答各小题。
【小题1】图中,表示内蒙古牧区的数字序号是

【小题2】图中,表示东北林区的数字序号是
【小题3】图中,耕地以水田为主的地区的数字序号是
【小题4】我国的耕地和林地集中分布在
【小题1】图中,表示内蒙古牧区的数字序号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西部地区 | B.东部地区 | C.西北地区 | D.西南地区 |
9.
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小球A和物块B,跨过固定于斜面体顶端的小滑轮 O,倾角为30°的斜面体置于水平地面上.A的质量为 m,B 的质量为4m.开始时,用手托住 A,使 OA 段绳恰好处于水平伸直状态(绳中无拉力),OB 绳平行于斜面,此时 B 静止不动.将A由静止释放,在其下摆过程中,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10.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回答各小题。
【小题1】速度最快,价格最高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小题2】1吨固城湖螃蟹从高淳运往南京城区销售,应选择
【小题3】南京和上海间的高速铁路是
【小题1】速度最快,价格最高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 B.公路运输 | C.航空运输 | D.水路运输 |
A.铁路运输 | B.公路运输 | C.航空运输 | D.水路运输 |
A.京沪高铁 | B.京广高铁 | C.宁杭速铁 | D.合宁高铁 |
3.解答题- (共4题)
11.
读左图和右图,回答问题。

(1)一般来说,我国_______(冬/夏)季河流水位高,流量大,形成汛期。
(2)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普遍有_______(结冰/凌汛)现象。
(3)春季气温回升,冰雪消融,导致水位升高,流量加大,黄河在4月前后出现了短暂的_______(汛期/枯水期)。
(4)(长江/黄河)_______的下游被称为“地上河”。
(5)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因为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_______(内蒙古/黄土)高原。
(6)被誉为“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的是_______(长江/黄河)。

(1)一般来说,我国_______(冬/夏)季河流水位高,流量大,形成汛期。
(2)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普遍有_______(结冰/凌汛)现象。
(3)春季气温回升,冰雪消融,导致水位升高,流量加大,黄河在4月前后出现了短暂的_______(汛期/枯水期)。
(4)(长江/黄河)_______的下游被称为“地上河”。
(5)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因为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_______(内蒙古/黄土)高原。
(6)被誉为“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的是_______(长江/黄河)。
12.
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有________ (洪涝/地震)、干旱、台风和寒潮等。
(2)我国的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华北/西北)地区。
(3)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________ (南/北)的地区。
(4)我国的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________ (西北内陆/东南沿海)地区。
(5)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________ (北方大陆/南部海洋)与冰雪洋面。
(6)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撒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撒离,可以暂时躲在________ (小开间/大开间)的墙角。

(1)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有________ (洪涝/地震)、干旱、台风和寒潮等。
(2)我国的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华北/西北)地区。
(3)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________ (南/北)的地区。
(4)我国的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________ (西北内陆/东南沿海)地区。
(5)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________ (北方大陆/南部海洋)与冰雪洋面。
(6)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撒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撒离,可以暂时躲在________ (小开间/大开间)的墙角。
13.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反映了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________密集/稀疏);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分布________密集/稀疏)
(2)写出图甲中数字所代表的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3)读图乙,我国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①________,(大/中/小城镇)。
(4)读图乙,我国东部地区①________,(高新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速度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长江三角洲/辽中南)、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地区。

(1)图甲反映了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________密集/稀疏);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分布________密集/稀疏)
(2)写出图甲中数字所代表的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3)读图乙,我国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①________,(大/中/小城镇)。
(4)读图乙,我国东部地区①________,(高新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速度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长江三角洲/辽中南)、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地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选择题:(9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