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1题)
2.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东北三省被“三山”环绕,其中“三山”依次是( )
【小题2】图中甲所处的地区属于 ( )

【小题1】东北三省被“三山”环绕,其中“三山”依次是( )
A.①长白山 ②大兴安岭 ③小兴安岭 | B.①长白山 ②小兴安岭 ③大兴安岭 |
C.①大兴安岭 ②小兴安岭 ③长白山 | D.①大兴安岭 ②长白山 ③小兴安岭 |
A.湿润地区 | B.半湿润地区 |
C.半干旱地区 | D.干旱地区 |
3.
华北平原春旱的自然原因是( )
①春季降水少,气温上升快,蒸发量大 ②河流少,且径流量小 ③水土配置不合理,地多水少 ④人口多,工农业用水量多 ⑤水资源污染严重,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
①春季降水少,气温上升快,蒸发量大 ②河流少,且径流量小 ③水土配置不合理,地多水少 ④人口多,工农业用水量多 ⑤水资源污染严重,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⑤ | D.①②③④⑤ |
5.
贝贝在暑假游记中写道:那天我终于看到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牛羊好似珍珠撒”的美景,这让我想起家乡“绿树常青,稻花飘香”的另一番景色。游记中描述的地区分别是( )
A.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 B.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
C.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 D.西北地区 南方地区 |
9.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关于界线南北两侧的差异描述错误的是( )
A.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 |
B.以北主要种植小麦、玉米,以南水稻种植比北方普遍。 |
C.以北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熟,以南作物熟制一年三熟或两年三熟。 |
D.以北屋顶坡度较小,以南屋顶坡度大。 |
16.
模拟实验: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据实验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能够说明降水强度对水土流失影响的是 ( )
【小题2】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

【小题1】能够说明降水强度对水土流失影响的是 ( )
A.Ⅰ组 | B.Ⅱ组 | C.Ⅲ组 | D.Ⅳ组 |
A.地面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 B.地表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 |
C.降水强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 D.黏土土质比沙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
17.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 )
【小题2】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小题3】下列景点不在图示区域的是( )

【小题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 )
A.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
B.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 |
C.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安徽省 |
D.上海市、安徽省南部、福建省北部 |
A.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 |
B.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网稠密,自古水运发达 |
C.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
D.长江三角洲地区濒临东海和南海 |
A.杭州西湖 | B.颐和园 | C.古镇周庄 | D.苏州古典园林 |
18.
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
B.该区域地跨的主要省区有晋、秦、宁、陇 |
C.该区域的地貌景观有:塬、梁、峁、川 |
D.该区域东起太行山,西到祁连山,北连长城,南抵秦岭 |
19.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延吉的积雪厚度比长春厚,主要是因为( )
【小题2】下列对东北三省雪期、终期和雪厚的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延吉的积雪厚度比长春厚,主要是因为( )
A.延吉纬度较高 | B.延吉距海近,且位于山地的迎风坡 |
C.延吉位于山地的背风坡 | D.延吉受冬季风影响最明显 |
A.从北向南,降雪最初日期越来越早 |
B.自南向北降雪最终日期越来越早 |
C.从北向南,雪期越来越短 |
D.这种雪期的变化主要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
2.解答题- (共4题)
22.
读南方地区图回答:

(1)读图描述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我国南方地区大致位于________一线以南,_________高原以东,东临东海,南临_______海。
(2)A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冬季,它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偏_____(高/低)
(3)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热带和_______气候,在气候______的环境下,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又被称为“_________”;南方地区的三种常见食材有________、椰子、竹笋;其中分布在温暖湿润、地势相对较高地区的是_________。

(1)读图描述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我国南方地区大致位于________一线以南,_________高原以东,东临东海,南临_______海。
(2)A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冬季,它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偏_____(高/低)
(3)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热带和_______气候,在气候______的环境下,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又被称为“_________”;南方地区的三种常见食材有________、椰子、竹笋;其中分布在温暖湿润、地势相对较高地区的是_________。
23.
读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的地形以_______和______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
(2)①是_____海,A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其主要的环境问题________严重,该问题产生的气候原因是夏季降水________,且多_______;治理该问题的生物措施是_____________。
(3)北京所处的经纬度为(________),_____),以北京气候为例,北方3-5月气温升高快,降水特别少,蒸发量大,因此容易形成______自然灾害。从长远来看,发展_____,是北方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4)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但纬度偏高,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差,农作物只能(作物熟制)_________。在春秋季经常受_________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东北地区气候冷湿,但却是优质大米的产区,请分析种植水稻的气候原因______。

(1)图示区域的地形以_______和______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
(2)①是_____海,A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其主要的环境问题________严重,该问题产生的气候原因是夏季降水________,且多_______;治理该问题的生物措施是_____________。
(3)北京所处的经纬度为(________),_____),以北京气候为例,北方3-5月气温升高快,降水特别少,蒸发量大,因此容易形成______自然灾害。从长远来看,发展_____,是北方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4)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但纬度偏高,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差,农作物只能(作物熟制)_________。在春秋季经常受_________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东北地区气候冷湿,但却是优质大米的产区,请分析种植水稻的气候原因______。
24.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A、C两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大致与 ______等降水量线一致,此界线北段大致经过 ________(山脉),确定该界线考虑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2)A、B两区域的界线大致过________----_______,与我国________等温线一致。与我国________等降水量线一致,该界线考虑的主导因素是_____;
(3)D地区的界线与地势_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基本吻合,因此该界线界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小图中的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填字母)。
(4)随着经济的发展,你认为区域之间的哪一方面的差异会越来越小。(________)
A、民居 B、农业 C、交通 D、自然环境

(1)A、C两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大致与 ______等降水量线一致,此界线北段大致经过 ________(山脉),确定该界线考虑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2)A、B两区域的界线大致过________----_______,与我国________等温线一致。与我国________等降水量线一致,该界线考虑的主导因素是_____;
(3)D地区的界线与地势_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基本吻合,因此该界线界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小图中的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填字母)。
(4)随着经济的发展,你认为区域之间的哪一方面的差异会越来越小。(________)
A、民居 B、农业 C、交通 D、自然环境
25.
读东北地区矿产资源分布略图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略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三省的工业以_______工业为主,矿产资源具有_________多,储量大的特点。
(2)20世纪90年代东北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其原因有 (_____)
(3)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_______(填图中字母) ;图中数码①代表的铁路线名称是______________。
(4)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著名的“______之乡”,这是因为该地区的地形以________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 ________产区。
(5)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不同的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生活方式是_______,这种生活方式依据的条件是借助发达的(运输方式)____ 和 ___________。
(6)读图可知: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在工业发展过程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_ 。

(1)东北三省的工业以_______工业为主,矿产资源具有_________多,储量大的特点。
(2)20世纪90年代东北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其原因有 (_____)
A.资源储量增加 | B.生产设备老化 |
C.产业结构单一 | D.生产成本下降 |
(4)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著名的“______之乡”,这是因为该地区的地形以________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 ________产区。
(5)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不同的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生活方式是_______,这种生活方式依据的条件是借助发达的(运输方式)____ 和 ___________。
(6)读图可知: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在工业发展过程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_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1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