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3题)
2.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题。

【小题1】目前受人类影响或干预最强的环节是()
【小题2】水循环对全球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1】目前受人类影响或干预最强的环节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 B.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
C.增加不同纬度的气温差异 | D.将地表泥沙输向海洋 |
3.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甲图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小题2】乙图所示为中纬度某地区,仅从图中信息考虑,四点中最不可能形成城市聚落的是
【小题3】丙图能够正确反映下列哪个城市的气候特点

【小题1】据甲图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A.北半球 高纬度 | B.北半球 中低纬度 | C.南半球 高纬度 | D.南半球 中低纬度 |
A.a | B.b | C.c | D.d |
A.伦敦 | B.新德里 | C.巴西利亚 | D.北京 |
4.
读“日本地形和风向”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日本某地年平均降雪量在 400mm 以上,被称为“特别豪雪地带”,该地最有可能为( )
【小题2】该地降雪多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小题1】日本某地年平均降雪量在 400mm 以上,被称为“特别豪雪地带”,该地最有可能为(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海陆因素 | B.地形因素 | C.纬度因素 | D.人类活动 |
5.
读亚洲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亚洲西部和南部的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小题2】若有一批原油从①地区运往上海,最理想的路线图中必经的海峡是( )

【小题1】关于亚洲西部和南部的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 | B.②地区此时正值旱季 |
C.①地区居民普遍信奉伊斯兰教 | D.②所在国电脑软件业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
A.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 | B.霍尔木兹海峡、白令海峡 |
C.直布罗陀海峡、土耳其海峡 | D.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 |
6.
下图示意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降水量逐月变化,右图示意非洲气候类型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的气候类型是
【小题2】图中,能正确搭配图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是


【小题1】图中,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的气候类型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甲 | B.②—乙 | C.③—丙 | D.④—丁 |
7.
【小题1】正确反映30°N沿线地势的是( )
【小题2】关于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山脉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3】图中体现我国食物原材料丰富的信息有( )
①河湖众多 ②国土面积广大 ③南北跨纬度广 ④地形复杂多样
《舌尖上的中国》有这样的描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读我国经纬网和山脉分布图层叠加图(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
【小题1】正确反映30°N沿线地势的是( )
A.![]() | B.![]() | C.![]() | D.![]() |
A.A是大兴安岭,是我国一、二阶梯分界线 |
B.B是昆仑山脉,此山以南为青藏高原 |
C.C山脉垂直地带性明显,可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
D.D是武夷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
①河湖众多 ②国土面积广大 ③南北跨纬度广 ④地形复杂多样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8.
下图为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 )
【小题2】若该图示意中国某流域,图中( )

【小题1】图中( )
A.①处冰川融化,湖泊水位升高 |
B.②处流量稳定,河流的落差小 |
C.③处谷宽、流速慢,适宜修建水库 |
D.④处地形平坦,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
A.地物按1∶10万比例描绘,特征清晰 |
B.冰川地处新疆,覆盖范围沿山脊延伸 |
C.径流季节变化大,存在不同程度水患 |
D.海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港口数量少 |
9.
读图区域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2】下列属于甲区域代表性农产品的是( )
①棉花 ②柑橘 ③葡萄 ④椰子 ⑤天然橡胶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夏季气温越高,水量越大 |
B.乙区域河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冬季有结冰现象 |
C.甲区域河流由四周流向中部,多为外流河 |
D.乙区域河流由四周流向中部,河流水量大 |
①棉花 ②柑橘 ③葡萄 ④椰子 ⑤天然橡胶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③⑤ |
10.
读“中国局部图”和“贺兰山及附近景观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贺兰山
【小题2】造成贺兰山东部平原与西部高原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贺兰山
A.位于甘、陕交界处 | B.是我国地势的阶梯分界线 | C.甲坡和缓,乙坡险峻 | D.大致南北走向 |
A.太阳辐射西多东少 | B.灌溉水源东多西少 | C.降水总量西多东少 | D.平均气温东高西低 |
13.
【小题1】图中铁路线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 )
【小题2】图中的“灯泡”型路线 ( )
【小题3】西成高铁的隧道工程量大,原因是途经 (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新中国西南地区的铁路建设中,很多地段都要采取如左图的“灯泡”型迂回线路。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可逢山挖隧,遇水搭桥。2017年12月,西成(西安至成都)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该线路隧道群规模为全国之最,从此西安到成都仅需4小时。右图为西成高铁路线图。
【小题1】图中铁路线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 )
A.20米 | B.35米 | C.55米 | D.80米 |
A.垂直于等高线分布 | B.较其他路线坡度缓 |
C.利于缩短运行距离 | D.适合平原交通建设 |
A.秦岭、大巴山 | B.黄土高原、关中盆地 |
C.大巴山、成都平原 | D.嘉陵江、岷江 |
2.解答题- (共2题)
14.
读甲、乙、丙三国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三个国家均被同一条重要的纬线穿过,这条纬线的名称是________,甲丙两国都濒临的大洋是_____。
(2)关于三国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
(3)据图分析,三国发展工业共同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
(4)城市①是。甲乙两国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任意答两点即可)
(5)甲国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填字母及名称) _____,平原上有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试分析其水量大的原因_______。近几十年来,这里的植被遭到破坏,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任意答两点即可)

(1)据图可知,三个国家均被同一条重要的纬线穿过,这条纬线的名称是________,甲丙两国都濒临的大洋是_____。
(2)关于三国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
A.甲国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 B.乙国东部以低矮的高原为主 |
C.丙国地形以高原为主 | D.三国地势均为中间高,四周低 |
(4)城市①是。甲乙两国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任意答两点即可)
(5)甲国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填字母及名称) _____,平原上有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试分析其水量大的原因_______。近几十年来,这里的植被遭到破坏,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任意答两点即可)
15.
交通的改善助力区域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秦巴山地生长着近千种药用植物,有“天然中草药宝库”之称。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成因,气候上介于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__气候之间,介于湿润区和半湿润区之间。 地形地势因素上该地属于________(地形),自然景观垂直差异显著,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
材料一: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开通运营,高铁自西安引出,穿越关中平原、秦岭、汉中平原和大巴山脉进入四川盆地,接入成都,为“西三角”经济区建设迈开坚实的一步。
(2)秦巴山地生长着近千种药用植物,有“天然中草药宝库”之称。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成因,气候上介于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__气候之间,介于湿润区和半湿润区之间。 地形地势因素上该地属于________(地形),自然景观垂直差异显著,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
材料二:“西三角”经济区包括陕西省、四川省和重庆市的61个城市,幅员面积37.78万平方千来,常住人口1.4亿;陕西的基础材料、矿产资源源丰富,四川水电资源和天然气丰富,重庆则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港口;另外,三地还聚集了一大批科研院所和大中院校。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西三角”经济区建设的优势。(至少写出4点)______________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3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