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8题)
1.
小宋在南极大陆实地科学考察后,对南极有以下印象,其中合理的是

①气温极其寒冷,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主要是纬度高
②固体淡水资源丰富
③人类活动影响小,科研价值高
④南极所有科学考察站均有极昼极夜现象

①气温极其寒冷,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主要是纬度高
②固体淡水资源丰富
③人类活动影响小,科研价值高
④南极所有科学考察站均有极昼极夜现象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

【小题1】下面关于这幅画的解释最有可能的是
【小题2】某农场计划从英国引进多汁牧草,应选择种植的地点是图中的
在澳大利亚有这样一幅圣诞宣传画:圣诞老人穿着红色的T恤、短裤、踏着滑水板,背着礼物迎面而来……。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面关于这幅画的解释最有可能的是
A.澳大利亚圣诞节在7月份 | B.现在全球气温变暖了 |
C.圣诞节期间是澳大利亚的夏季 | D.圣诞老人是神,不怕冷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4.
不同国家位置不同,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特点差异很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国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甲、乙两国经济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关于甲、乙两国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
B.乙国的地势西高东低 |
C.甲国的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 |
D.乙国的河流结冰期短 |
A.甲国农产品大量出口 | B.乙国气候寒冷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
C.甲国工业主要分布在日本海沿岸 | D.乙国工业主要分布太平洋沿岸 |
5.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滚滚河水哺育了沿岸亿万儿女,孕育了古老灿烂的华夏文明。读下图,关于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是南岭,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
B.黄河②处河段形成“地上河”,易引发洪水灾害 |
C.长江中游有众多的支流汇入,其中③是湘江 |
D.④是中国第一大水电站——长江三峡水电站 |
7.

【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针对该省的沙漠化问题,下列治理措施错误的是
“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某省委省政府多人被问责”引发网友热议。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位于二、三阶梯交界处,水能丰富 |
B.图示中陇海——兰新线铁路经过,为东北——西南走向 |
C.图示中省份简称陇,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
D.图示中的农业区为宁夏平原,主要依靠祁连山高山冰雪融水灌溉 |
A.在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兴修防护林 |
B.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实行草场轮休制度 |
C.草原地区退耕还牧,合理发展畜牧业 |
D.在沙漠化地区兴修水利,发展粮食生产 |
8.

【小题1】四条游览线路中,下列景象可能在途中看到的是
【小题2】图中游览线路与经过的“主要地形区”及“土地利用类型”的连线,正确的是
【小题3】“精准扶贫”是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治贫方式。读“中国贫困县空间分布图”,图中甲、乙、丙三个区域贫困县多,其原因正确的是

①甲地人口数量大②乙地水土流失严重③丙地地表崎岖④三地交通都比较闭塞
上海的小明计划利用暑假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了四条游览线路。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四条游览线路中,下列景象可能在途中看到的是
A.①线“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B.②线“沙漠驼铃印晚霞” |
C.③线“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D.④线“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A.①——东北平原——旱地 | B.②——东南丘陵——林地 |
C.③——内蒙古高原——草地 | D.④——四川盆地——水田 |

①甲地人口数量大②乙地水土流失严重③丙地地表崎岖④三地交通都比较闭塞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解答题- (共5题)
9.
美国和巴西都是世界著名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1)读图可知:美国大豆主产区主要分布在______(地形区);巴西大豆主产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
(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美国比巴西大豆生长周期_________(填“长”或“短”),两国大豆收获期相差约半年,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巴西和美国大豆,单纯从运输成本考虑,___________(国家)的优势明显,原因是_____________。


(1)读图可知:美国大豆主产区主要分布在______(地形区);巴西大豆主产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
(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美国比巴西大豆生长周期_________(填“长”或“短”),两国大豆收获期相差约半年,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巴西和美国大豆,单纯从运输成本考虑,___________(国家)的优势明显,原因是_____________。
10.
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根据图表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探究主题: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探究内容:
(1)图一中A、B两河流流量较大的是 河(写名称),此河流流量大的气候原因是 。
(2)结合图三“南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图二中图例甲、乙代表水稻的是 。
(3)右表为近三年来印度年降水量与水稻产量数据统计,由此可知:印度各年降水量变化的特点是 ,年降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了水稻产量的大小。

归纳小结:
(4)气候影响地理环境的事例还有很多,请在下图表中字母上填写适当内容,完善知识结构(两方面即可)。

探究主题: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探究内容:
(1)图一中A、B两河流流量较大的是 河(写名称),此河流流量大的气候原因是 。
(2)结合图三“南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图二中图例甲、乙代表水稻的是 。
(3)右表为近三年来印度年降水量与水稻产量数据统计,由此可知:印度各年降水量变化的特点是 ,年降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了水稻产量的大小。

归纳小结:
(4)气候影响地理环境的事例还有很多,请在下图表中字母上填写适当内容,完善知识结构(两方面即可)。

11.

(1)张华家乡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
(2)张华家乡适于发展的林、果、菜作物分别是_________(填字母)。
A.橡胶、菠萝、甜菜 B.毛竹、柑橘、油菜
C.槐树、苹果、白菜 D.椰子、香蕉、发菜
(3)张华选择建设林果菜种植园地区具有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_________。
(4)该园员工王宁,第一次开车从园里去城里的批发销售点送水果,他利用车载导航地图圆满完成了任务。王宁运用的车载导航地图属于___________(填字母)。
A.遥感地图 B.沙盘地图 C.等高线地形图 D.电子地图
(5)为适应市民休闲娱乐和对绿色生态环境的追求,张华计划在林果菜种植园发展农家乐生态体验和采摘项目。就此旅游项目的开发,请你给张华提出一些合理建议___________。(至少两点)
张华原是我国江西东部山区某市的种植大户,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他在城郊建起了林果菜种植园,如下图所示,林果菜种植园位于图中小清河与公路交汇处附近的西部丘陵、平原上。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张华家乡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
(2)张华家乡适于发展的林、果、菜作物分别是_________(填字母)。
A.橡胶、菠萝、甜菜 B.毛竹、柑橘、油菜
C.槐树、苹果、白菜 D.椰子、香蕉、发菜
(3)张华选择建设林果菜种植园地区具有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_________。
(4)该园员工王宁,第一次开车从园里去城里的批发销售点送水果,他利用车载导航地图圆满完成了任务。王宁运用的车载导航地图属于___________(填字母)。
A.遥感地图 B.沙盘地图 C.等高线地形图 D.电子地图
(5)为适应市民休闲娱乐和对绿色生态环境的追求,张华计划在林果菜种植园发展农家乐生态体验和采摘项目。就此旅游项目的开发,请你给张华提出一些合理建议___________。(至少两点)
12.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差异明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图二中①②③地反映的地理特征与图一中甲乙丙三地对应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写出大兴安岭一个方面的地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台湾地势的总体特征是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
(4)2019年4月18日,台湾花莲发生6.7级地震。台湾素有“地震之岛”之称,其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长江三角洲区域是我国对外开发的前沿阵地,该地区内外联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至少两点)。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图二中①②③地反映的地理特征与图一中甲乙丙三地对应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甲乙丙 | B.乙丙甲 | C.甲丙乙 | D.乙甲丙 |
(3)据图分析,台湾地势的总体特征是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
(4)2019年4月18日,台湾花莲发生6.7级地震。台湾素有“地震之岛”之称,其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长江三角洲区域是我国对外开发的前沿阵地,该地区内外联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至少两点)。
13.

(1)甲、乙两区域都有独特的地形结构,甲区域的地形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乙区域的地表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
(2)“西大荒”变成棉仓,是因为生产优质___________,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3)“北大荒”变成粮仓,其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有_______(多项选择)。
(4)右图为②河流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图,读图可知M、N两汛期分别出现在春季和夏季,请解释M汛期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
解放前,下图甲、乙两地区是著名的“西大荒”“北大荒”。现如今“西大荒”变成棉仓,“北大荒”变成粮仓。
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区域都有独特的地形结构,甲区域的地形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乙区域的地表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
(2)“西大荒”变成棉仓,是因为生产优质___________,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3)“北大荒”变成粮仓,其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有_______(多项选择)。
A.东北地区水稻的生长期长 | B.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 |
C.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施用量相对少 | D.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