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1题)
3.
读图,中国民居邮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邮票中民居适合游牧民族居住的是( )
【小题2】各地民居特点不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小题1】邮票中民居适合游牧民族居住的是( )
A.A | B.B | C.C | D.D |
A.地形、气候、生产方式 | B.政策、经济状况 | C.饮食习惯、语言宗教 | D.煤炭资源的多寡 |
4.
读地中海、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小题2】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图6中正确的是( )
【小题3】下列关于学校人员避震的做法错误的是( )

【小题1】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A.这里曾经是海鲜 | B.这些生物曾生活在陆地上 | C.生物在不断进化 | D.地壳稳定没有变动 |
A.阿尔卑斯山会消失 | B.喜马拉雅山会增高 | C.红海会缩小 | D.地中海会扩大 |
A.教学楼中楼层较高的学生,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 |
B.地震发生时,教学楼内的学生马上跳楼。 |
C.地震发生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 |
D.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预防。避震知识。 |
5.
读南极洲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冷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小题2】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冷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 B.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
C.南极地区海拔高 | D.南极地区冰层厚,白色反光强 |
A.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东南方向 | B.该地区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 |
C.我国四个科考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 D.每年6—8月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 |
6.
竖版世界地图以崭新的视野展示世界.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点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小题2】对于ABCD四个大洲描述错误的是( )
【小题3】甲、乙、丙、丁对应的地理区域,正确的是
【小题4】A和B两洲的分界线是( )
【小题5】世界上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在( )大洲。

【小题1】甲、乙、丙、丁四点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A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 | B.B大洲全部位于热带 |
C.C大洲全部位于西半球 | D.BCD三个大洲都是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
A.甲-南美洲 | B.乙-太平洋 | C.丙-南极洲 | D.丁-印度洋 |
A.白令海峡 | B.苏伊士运河 | C.巴拿马运河 | D.马六甲海峡 |
A.A | B.B | C.C | D.D |
8.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经济最发达的是( )
【小题2】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称的是
【小题3】世界上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是( )

【小题1】经济最发达的是( )
A.A | B.B | C.C | D.D |
A.A | B.B | C.C | D.D |
A.A | B.B | C.C | D.D |
10.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社会经济原因( )
【小题2】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小题3】有关水利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4】本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 )

【小题1】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社会经济原因( )
A.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 B.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以沼泽为主 |
C.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为主,需水量大 | D.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
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 | B.有利于其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 |
C.减小洪水危害 | D.改善其航运价值 |
A.中国的南水北调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矛盾 |
B.美国的东水西调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其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矛盾 |
C.水利工程都属于对水循环中水汽输送环节的改造 |
D.大型蓄水工程不仅能缓解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的矛盾,而且往往还能起防洪、发电等作用 |
A.雨热同期 | B.热量不足 | C.平原广大 | D.黑土肥沃 |
11.
读我国行政区划图和部分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沿①②③一线植被的变化规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3】图中各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4】5月1日12时起,我国北纬12°以北的海域进入伏季休渔期。哪个海域没有全部进入( )
【小题5】关于A,B,C,D四个省份说法不对的是( )


【小题1】沿①②③一线植被的变化规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纬度地带性显著 | B.垂直地带性显著 |
C.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 D.荒漠—草原—落叶阔叶林 |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 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 C.③区多泥石流、滑坡 | D.⑤区荒漠化 |
A.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 B.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
C.③区河流流速较小,有结冰现象 | D.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
A.渤海 | B.黄海 | C.东海 | D.南海 |
A.2019年4月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在青岛举行,青岛在A省 |
B.B省干旱面积广大 |
C.C省的代表运动是牦牛 |
D.D省以旱地为主 |
2.解答题- (共4题)
12.
第31届夏季奥运会于2016月8日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第32届夏季奥运会将于2020年在日本东京举行。读图完成问题。

(1)上图已经举办夏季奥运会的________个在北半球。
(2)巴西和日本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叫做 “________” 。
(3)与2008年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相吻合的气候资料图是(_____)

(4)从资源角度巴西可以向日本提供________________。
(5)巴西北部有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__________,但其航运价值不高的原因_________。
(6)日本工业大多分布于海运便利的________________。



(1)上图已经举办夏季奥运会的________个在北半球。
(2)巴西和日本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叫做 “________” 。
(3)与2008年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相吻合的气候资料图是(_____)

(4)从资源角度巴西可以向日本提供________________。
(5)巴西北部有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__________,但其航运价值不高的原因_________。
(6)日本工业大多分布于海运便利的________________。
1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B所在的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_______,在山麓地带修建的地下暗渠称为_____,这种形式主要为了_______________。
(2)黄河与长江主要是水能资源集中在(上游/中游/下游)_______河段。
(3)读“我国沿着北纬32°地形剖面图”,该图反映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其对河流流向的影响__________
(4)读“某地气候资料图”,该地最可能位于A、B、C、D四地中的_____地。
(5)对于①②③④四地说法错误的是(_____)


(1)B所在的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_______,在山麓地带修建的地下暗渠称为_____,这种形式主要为了_______________。
(2)黄河与长江主要是水能资源集中在(上游/中游/下游)_______河段。
(3)读“我国沿着北纬32°地形剖面图”,该图反映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其对河流流向的影响__________
(4)读“某地气候资料图”,该地最可能位于A、B、C、D四地中的_____地。
(5)对于①②③④四地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四地都有凌汛现象 | B.④地是“地上河” | C.①地多洪涝灾害 | D.③地沟壑纵横 |
14.
读我国三大经济区域图,三大地区工业发达,完成探究活动。


探究主题: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
探究资料:甲、乙、丙图和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深度探究:
(1)从海陆位置来看,三大经济区域者______________。
(2)从交通线路来看,三大经济区域是______________。
(3)从人口分布图上可以看出,三大经济区域人口都_____,劳动力资源丰富,靠近大城市,消费市场广阔。
综合归纳:
(4)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位置、_________、劳动力、市场等。
比较差异:
(5)甲地区相较乙和丙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是______丰富,但因为甲地区降水少,导致______不足。
C铁路线的名称___________。
迁移运用:
(6)读美国本土工业分布图,东北地区成为美国工业发展最早的工业区的自然原因________、靠近五大湖淡水资源充足靠海,位置优越。


探究主题: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
探究资料:甲、乙、丙图和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深度探究:
(1)从海陆位置来看,三大经济区域者______________。
(2)从交通线路来看,三大经济区域是______________。
(3)从人口分布图上可以看出,三大经济区域人口都_____,劳动力资源丰富,靠近大城市,消费市场广阔。
综合归纳:
(4)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位置、_________、劳动力、市场等。
比较差异:
(5)甲地区相较乙和丙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是______丰富,但因为甲地区降水少,导致______不足。
C铁路线的名称___________。
迁移运用:
(6)读美国本土工业分布图,东北地区成为美国工业发展最早的工业区的自然原因________、靠近五大湖淡水资源充足靠海,位置优越。

15.
暑假,兰州的小刚和家人一起完成了一次新疆之旅。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乘火车从兰州到新疆,经过河西走廊时,看到片片绿洲,这些绿洲的水源主要来自_____和地下水。绿洲周边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2)到达新疆后,他们游览了维吾尔族传统民居——“阿以旺”式住宅,见下图。这种住宅分前后两室,前室又称“夏室”,较通透,带天窗;后室称“冬室”,相对封闭,通常不开窗。试分析这种住宅与当地气候条件的关系,___________。

(3)在南疆地区,小刚看到了成片的棉田。他了解到这里的长绒棉品质优良,采摘期集中在9—10月,由于新疆地多人少,采棉人力严重短缺。小明思考了以下几种解决措施,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
①招募其他地区的劳动力帮助采摘;②减少棉花种植面积,改种水稻;③提高机械化水平,推广机械采摘;④从我国东南部大规模移民到新疆地区
(4)此时小刚想起了曾经学到的金字塔之国_________(国家)盛产优质的长绒棉。
(5)返程时,邻座的一位支教老师和小明聊起了西气东输工程。该工程将我国西部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输往东部地区,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请从能源的角度简述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意义。______________。


(1)他们乘火车从兰州到新疆,经过河西走廊时,看到片片绿洲,这些绿洲的水源主要来自_____和地下水。绿洲周边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2)到达新疆后,他们游览了维吾尔族传统民居——“阿以旺”式住宅,见下图。这种住宅分前后两室,前室又称“夏室”,较通透,带天窗;后室称“冬室”,相对封闭,通常不开窗。试分析这种住宅与当地气候条件的关系,___________。

(3)在南疆地区,小刚看到了成片的棉田。他了解到这里的长绒棉品质优良,采摘期集中在9—10月,由于新疆地多人少,采棉人力严重短缺。小明思考了以下几种解决措施,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
①招募其他地区的劳动力帮助采摘;②减少棉花种植面积,改种水稻;③提高机械化水平,推广机械采摘;④从我国东南部大规模移民到新疆地区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5)返程时,邻座的一位支教老师和小明聊起了西气东输工程。该工程将我国西部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输往东部地区,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请从能源的角度简述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意义。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1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