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读某地大气中的实际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箭头的含义: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其方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图表示________(填近地面或高空)风向,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M、N两地中,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图中箭头的含义: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其方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图表示________(填近地面或高空)风向,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M、N两地中,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9题)
2.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间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若该图表示北半球高空,且P1数值小于P2数值,则O点的风向可能为( )
【小题2】若该图表示南半球近地面,且P1数值大于P2数值,则O点的风向可能为( )

【小题1】若该图表示北半球高空,且P1数值小于P2数值,则O点的风向可能为( )
A.③ | B.④ | C.⑦ | D.⑧ |
A.③ | B.④ | C.⑥ | D.⑦ |
3.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市区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热岛强度是用市区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来表示的。下图为北京市四季热岛强度平均一天内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热岛效应最强的季节是 ( )
【小题2】夏季一天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段是( )
【小题3】减弱北京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措施有( )
①增加市区绿化面积
②机动车限行
③冬季市区利用地热采暖
④道路铺设渗水砖

【小题1】热岛效应最强的季节是 (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6时—8时 | B.10时—12时 |
C.12时—16时 | D.0时—4时与22时—24时 |
①增加市区绿化面积
②机动车限行
③冬季市区利用地热采暖
④道路铺设渗水砖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4.
【小题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小题2】山东省胶东地区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小题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射向膜外的地面辐射 | B.增强了地膜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
5.
【小题2】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有关
【小题3】东北平原比华北平原平均海拔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小有关
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室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回答下列各题。
A.① | B.③ | C.④ | D.⑤ |
A.① | B.② | C.④ | D.⑤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6.
如下图是某一时刻山峰和山谷之间冷热不均形成的一种热力环流,叫山谷风。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小题1】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山谷风的产生是由于海拔高度的差异 |
B.此时表示的是夜晚 |
C.此时的风从山谷吹向山顶 |
D.此时的风从山顶吹向山谷 |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上升运动 |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下沉运动 |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上升运动 |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
7.
某高一学生实验小组,在模拟验证某地理原理时,采用了下列做法:在一个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碗冰块在底部两侧。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验证该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要验证的地理原理是温室效应 |
B.该实验要验证的地理原理是热力环流 |
C.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纸片A和纸片B均向右偏 |
D.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纸片A和纸片B均向左偏 |
8.
下图是气温为3℃的某地等温面上等高线(单位:m)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结合热力环流原理分析,近地面气流的运动方向最可能是( )
【小题2】若图示近地面地势低平,气温都为21.5℃,则飞机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飞行,飞行员感觉最颠簸的是( )

【小题1】结合热力环流原理分析,近地面气流的运动方向最可能是( )
A.由②地近地面流向①地近地面 |
B.由①地近地面流向④地近地面 |
C.由④地近地面流向①地近地面 |
D.由②③地近地面流向①④地近地面 |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9.
如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小题2】若乙地气温为10 ℃,3 000米高空的c处气温为-6 ℃,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①近地面空气对流加强 ②近地面空气上升受阻 ③污染物容易扩散,加快空气的净化 ④污染物不易扩散,污染加重

【小题1】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A.甲—乙—丙—丁—甲 |
B.乙—甲—丙—丁—乙 |
C.丁—丙—甲—乙—丁 |
D.乙—甲,丙—丁 |
①近地面空气对流加强 ②近地面空气上升受阻 ③污染物容易扩散,加快空气的净化 ④污染物不易扩散,污染加重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