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41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689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4

1.选择题(共2题)

1.
在横线①处填入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作为现存楹联最多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有不少皇帝亲笔书写的楹联。比如涵远堂楹联“ ① ,东洲云海落樽前”就是康熙的作品,上下联虚实相应,既空灵超脱,又气势磅礴。霞芬室楹联是乾隆的作品,上书“窗竹影摇书案上,山泉声入砚池中”, 从视觉、听觉等方面给人以美的享受,整联构成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别有意趣。这些楹联直接记录了当年最高统治者的造园意图、审美情趣与思想境界,是了解颐和园及当时时代风貌的重要线索。
A.西塞山前白鹭飞B.西村晨钟鸣古寺
C.西山晴雪曙色新D.西岭烟霞生袖底
2.
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
闲情,是 ,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 ,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 。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晓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茶杯几盏,就是
①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 ②不见一个人,却有着说不出的意境
③不知不觉,一弯晓月爬上柳梢 ④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
A.②①③④B.④③①②C.④①③②D.②③④①

2.现代文阅读(共2题)

3.

安全的空中旅行

①现在,长途旅行乘坐飞机是最节省时间的方式,但总有些人会认为飞机不安全。即使不得不乘坐飞机出行,整个飞行过程也是惶恐不安的。为什么人们会觉得乘坐飞机不安全呢?他们在担心什么?

②很多人认为在陆地上行驶的交通工具,不管汽车还是火车,如果遇到机械故障,一般可以停下来检修,等待故障解除或救援,而飞机就不同了。其实这种担心有些杞人忧天,现代化的民航客机一般都有2—4台涡轮风扇发动机,即使在飞行中一台发动机停工,也可以使用另外的发动机,安全地降落在附近的机场。相反,如果你认为地面上的交通工具可以在行驶中随便停车检修,那真是大错特错了。近年来无论是在公路上还是在高铁上,都出现过因停车而造成的重大事故。

③颠簸在飞行中比较常见。遇到气流颠簸,飞机就变成了一个载着几百人的过山车,忽上忽下,乘客轻则心惊肉跳,重则人仰马翻……我们不得不承认,飞机颠簸起来可不像汽车在路面上颠簸那样。大型客机飞行在大气对流层的上部,接近平流层的底部(8000—11000米),对流层就是风雨雷电的所在之处。还好,现代客机一般都装备气象雷达,通过雷达回波图可以准确判断前方的雨云,再加上地面航空气象部门的预报,基本上可以避开恶劣天气。

④不过,阳光明媚时,你也别洋洋得意,高空中才真是“无风三尺浪”。即使在没有云的高空,飞机也经常遇到“晴空颠簸”。这是大气活动造成的,通常出现在6000米以上的高空,是与对流云团无关的乱流,气象雷达也监测不到。遇到这种颠簸也不可怕,飞行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和处理预案,乘客只要乖乖地听从空乘人员的要求,在座椅上系好安全带,感受一下肾上腺素上升的刺激就好了。

⑤有些第一次坐飞机的乘客会问:为什么不给我降落伞?万一……我还可以跳伞!跳伞这事可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跳伞这项运动可不像街头篮球一样,随随便便找个地方就可以开展。从几千米高、-40℃左右的空中跳伞,呼吸着稀薄的空气、面对未知的着陆点,你还有勇气和自信吗?而且几百人从4—6个舱门跳出飞机,你以为你是空降兵吗?

⑥实际上,在绝大多数航空事故中,飞机仍然是可控的。在可控的情况下迫降,成功率非常高。与其盲目惊慌地跳出飞机,还不如把身家性命交给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让他从容地化险为夷。

⑦无数事例证明: 。据统计,民用飞机造成多人伤亡的事故率约为三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要积累三百万个航班,意味着你每天坐一次飞机,也要8200年才有可能遇到一次飞行事故。

【小题1】通读全文,说说为什么空中旅行是安全的。
【小题2】本文的说明内容是“安全的空中旅行”,第②段却花了大量笔墨写陆地上的交通工具,请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小题3】本文第⑥段中加点的词语“绝大多数”为什么不可以去掉?
【小题4】给第⑦段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使句子符合文意。
【小题5】上飞机时有乘客要求发放降落伞。如果你是空乘人员,该怎样向乘客解释?
4.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第下列小题。
读书使人优美
毕淑敏
①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②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③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 
④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甲】。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⑤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乙】。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而这种欣悦,是多么地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且永不磨损。 
⑥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丙】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 
⑦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
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鲜花,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胸前。(文章有删改)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规范的正楷字抄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小题2】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
⑴会心一笑⑵恰如其分⑶聚精会神
【小题3】阅读文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对“读书使人优美”的理解。

3.情景默写(共1题)

5.
(2018届北京市第41中学九年级上期中)按照要求,把下面的诗句补写完整。
(1)《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5)《武陵春》中,把抽象的愁具体化,显得新鲜奇特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_____________,不宜妄自菲薄,___________,以塞忠谏之路也。
(7)《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看江水东流,发思古幽情的句子是: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_________________。
(8)群臣吏民,_________________,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_____________。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作文(共1题)

6.
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某校开展了“行走中国”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在行走中参观博物馆、拜谒名人故居、欣赏山水景观。请结合你的任何一次游历,写一段推荐的文字,向大家介绍一处博物馆、故居或名胜。(要求:内容正确,语言有感染力,字数在150-200之间)

5.(共2题)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下列小题。
当你细心聆听秋雨敲打着窗棂,那像乐奏出的均而美妙的声音;当你漫步在山间小路□流连于春天温的“花如绣,草如阴”之中,当记了一生的风霜雨雪的面孔若隐若现地流出笑意□当年轻的妈妈情地一吻怀中那可爱的小脸蛋□似乎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充分诗意。或许,人们在无法诠释“诗意”的底蕴和悬机之前,就已经被弥漫着诗意的空间所包围。
【小题1】下列词语字形和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
A.均(yún)   (xīng)   记(zài)    流露(lù)
B.均(yòng)  (xīn)    记(zài)    流露(lóu)
C.深情(shēn)  温(xīn)    记(zǎi)    流露(lù)
D.深情(shēng) 温(xīng)   记(zǎi)    流露(lóu)
【小题2】根据要求检索上面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    )
(1)用音序检字法查“弦”: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2)用部首检字法查“弥”:先查部首   ,再查   画。
【小题3】根据语境,判断下面对文中错别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流连”应改为“留恋” “草如阴”应改为“草如茵”
B.“草如阴”应改为“草如茵” “悬机” 应改为“玄机”
C.“流连”应改为“留恋” “悬机” 应改为“玄机”
D.“草如阴”应改为“草如茵” “若隐若现”应改为“若隐若显”
【小题4】结合语境,在添加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B.,  ,  ,
C.,  ;  ;D.,  ;   ……
【小题5】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对画线病句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意似乎充满生活的每个角落
B.生活的每个角落似乎都充分诗意
C.生活的每个角落充分诗意
D.似乎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充满诗意
8.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乙)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注释)①解带:比喻敞开胸怀。   ②写诚:抒发诚意。   ③举州委质:献出整个荆州投降。   ④众寡:人少。   ⑤吴会:吴国。   ⑥乘胜克捷:乘胜扩大战果。   ⑦军师将军:军事统帅。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⑴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⑵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
【小题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不臣卑鄙 愿陛下托臣讨贼兴复之效
B.苟全性命乱世 皆以美徐公
C.五月渡泸    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⑴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⑵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小题4】请从选文(乙)中找出能表明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的句子,并从选文(甲)(乙)所叙述的诸葛亮的所作所为中任选一点,谈谈你所获得的感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情景默写:(1道)

    作文:(1道)

    :(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