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1题)
2.
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塔”)高度约415米。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
【小题2】拍摄到该照片的日期最可能介于

【小题1】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
A.5:00—7:00 |
B.8:00—10:00 |
C.12:00—14:00 |
D.15:00—17:00 |
A.1月15日到2月15日 |
B.3月1日到3月30日 |
C.5月15日到6月15日 |
D.10月1日到10月30日 |
3.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在湖心岛开发的观河景观宾馆示意图,分别有①②③④四种户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在夏至日当天入住的游客想全方位观看水上落日余晖应选择的户型是( )
【小题2】5月下旬,宾馆经营者打算给各户型配备临时制冷设备。如果以房间一天最高气温作为安装标准,你认为最应配备制冷设备的是( )
【小题3】某游客在此地体验了“立竿无影”的景观后,对情景久久不能忘怀。此游客如果再想在此体验相同的情景大约需要滞留多长时间( )

【小题1】在夏至日当天入住的游客想全方位观看水上落日余晖应选择的户型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一个星期 | B.十天 |
C.半个月 | D.一个月 |
4.
下图中ABC是纬线,BE是昏线,E地所在线圈正处于极昼,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各地
【小题2】图示季节,下列各地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小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各地
A.此时 E 地的地方时为 12 点 |
B.此时 E 地的太阳高度为 90° |
C.该日 A 地的昼长比 D 地短 12 小时 |
D.该日 A 地日出时间比 B 地晚约 2 小时 |
A.地中海沿岸国家河流处于枯水期 | B.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
C.巴西高原上的热带草原一片葱绿 | D.我国新疆棉花开始进入采摘季节 |
5.
下图为某同学“演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同学在进行地球公转演示的过程中,需要做到
①使地轴与公转轨道而夹角成23°26’ ②使“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相反
③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④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
【小题2】若黄赤交角为20°,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小题1】该同学在进行地球公转演示的过程中,需要做到
①使地轴与公转轨道而夹角成23°26’ ②使“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相反
③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④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A.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数均减小 | B.天安门广场元旦升旗时间提前 |
C.热带和温带范围减小 | D.大连气温年较差变大 |
6.
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所示。据此完成问题。

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汽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汽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A.6:00出发,左侧靠窗 | B.8:00出发,右侧靠窗 |
C.10:00出发,左侧靠窗 | D.12:00出发,右侧靠窗 |
7.
下图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
【小题2】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小题1】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
A.春分 | B.夏至 | C.秋分 | D.冬至 |
A.琼 | B.新 | C.苏 | D.赣 |
8.
下图为某学校(25°N,1l5°E)教学楼顶层安装的固定式太阳能电池板。夏至日前后,该县在北京时间5:30看到日出。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校所在地一年中夏至日的昼长约为
【小题2】阳光的入射角度越大,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效率越高。若将电池板由固定式改为可调节式,在春季,要达到最佳发电效果,对电池板倾角调节正确的是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校所在地一年中夏至日的昼长约为
A.15小时10分钟 | B.13小时40分钟 |
C.13小时 | D.12小时20分钟 |
A.一直调大 | B.一直调小 |
C.先调大后调小 | D.先调小后调大 |
9.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我国黄河流域,河南登封市(34°N)附近观星台是二十四节气产生的最直接文物史证,这里现存有700年历史的“量天尺”(下图),用来测量正午日影,可定节气和一年时长。时至今日,二十四节气仍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当图中“量天尺”测得的正午日影长度为一年中最长时
【小题2】二十四节气发源于中原,因为这里
【小题3】节气与我国习俗对应正确的是

【小题1】当图中“量天尺”测得的正午日影长度为一年中最长时
A.太阳直射点正向赤道移动 | B.泰山6点前日出东北方向 |
C.地球接近公转轨道近日点 | 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 |
A.平原地势平坦,牧业发达 | B.气候四季分明,循环往复 |
C.人口比较稀少,技术落后 | D.处于版图正中,影响较小 |
A.立春——河南打春牛、勤耕种 | B.立夏——吉林腌酸菜、储冬粮 |
C.立秋——广东加棉衣、添厚袜 | D.立冬——西北日夜分、忙收割 |
10.
下图为极点俯视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此时,
【小题2】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至23°21′,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小题1】此时,
A.A地的白天比B地短 |
B.当B地为5日下午7时,A地是4日上午5时 |
C.C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A地 |
D.A、B、C、D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D地 |
A.地轴同公转轨道面斜交的角度变大 | B.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 |
C.北极圈范围缩小,南极圈范围增大 | D.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