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我国黄河流域,河南登封市(34°N)附近观星台是二十四节气产生的最直接文物史证,这里现存有700年历史的“量天尺”(下图),用来测量正午日影,可定节气和一年时长。时至今日,二十四节气仍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当图中“量天尺”测得的正午日影长度为一年中最长时
A.太阳直射点正向赤道移动
B.泰山6点前日出东北方向
C.地球接近公转轨道近日点
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
【小题2】二十四节气发源于中原,因为这里
A.平原地势平坦,牧业发达
B.气候四季分明,循环往复
C.人口比较稀少,技术落后
D.处于版图正中,影响较小
【小题3】节气与我国习俗对应正确的是
A.立春——河南打春牛、勤耕种
B.立夏——吉林腌酸菜、储冬粮
C.立秋——广东加棉衣、添厚袜
D.立冬——西北日夜分、忙收割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4-01 12:01: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节气是________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图中表示昏线的是___________。
(2)此日过后(短期内),哈尔滨的昼夜长短的变化_____________。
(3)此时A点地方时是_______时,C点的昼长是______小时,D点的夜长是_____小时,B点的夜长是_____小时。
(4)此日,广州、北京、长春、哈尔滨四城市中最早打开路灯的是___。此时,与北京日期相同的经度范围是 _______。
同类题2
2017年5月5日立夏,这是我国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据此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立夏时,地球位于图中的
A.④一①时段
B.①一②时段
C.②一③时段
D.③一④时段
【小题2】立夏后一个月
A.海南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B.悉尼昼短夜长且夜渐短
C.日本东京正午日影渐长
D.天安门升旗时间逐日提前
同类题3
读6月22日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日太阳高度达到一年当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2)此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3)此日上海市最有可能的日出时间是
。
A.5时
B.6时
C.7时
D.8时
同类题4
下图示意北半球不同纬度五地昼长周年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夏至日五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abcde
B.decba
C.abced
D.badce
【小题2】当c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时( )
A.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B.非洲南部草原正值草木茂盛时期
C.中国北方的树木正落叶纷飞
D.天山的牲畜向低海拔牧场转移
同类题5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元旦前后地球在公转轨道中的位置是上面左图中数码
的附近。
(2)地球处于①位置时,上面右图中的四城市中白昼最短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3)地球由位置②向①运行过程中,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将逐渐
(增大或减小),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是
。
(4)地球由位置④向③运行过程中,北京的日出时间将越来越
,正午人影长度将越来越
。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