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珊瑚礁白化是由于珊瑚失去体内共生的虫黄藻或共生的虫黄藻失去体内色素而导致五彩缤纷的珊瑚礁变白的生态现象。1998年和2002年曾两度发生过严重的珊瑚白化事件。到了2014年,由于全球温度上升了0.9℃,珊瑚白化现象又一次大规模出现。2015年,由于白化,澳大利亚大堡礁浅水区67%的珊瑚不幸死亡。
材料二 世界某两大相邻区域示意图。

(1)说出防止珊瑚礁白化现象出现应采取的措施。
(2)试分析A、B两地气候类型相同但降水有明显差异的原因。
(3)比较7月份C、D两个海峡的风浪大小,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 珊瑚礁白化是由于珊瑚失去体内共生的虫黄藻或共生的虫黄藻失去体内色素而导致五彩缤纷的珊瑚礁变白的生态现象。1998年和2002年曾两度发生过严重的珊瑚白化事件。到了2014年,由于全球温度上升了0.9℃,珊瑚白化现象又一次大规模出现。2015年,由于白化,澳大利亚大堡礁浅水区67%的珊瑚不幸死亡。
材料二 世界某两大相邻区域示意图。

(1)说出防止珊瑚礁白化现象出现应采取的措施。
(2)试分析A、B两地气候类型相同但降水有明显差异的原因。
(3)比较7月份C、D两个海峡的风浪大小,并说明理由。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城市形态变化示意简图。

材料二 a地在早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中期当地改种蔬菜、花卉,部分出口,其所需粮食从东北、苏北等地调入;近几年,当地许多农民出租土地,或建简易房出租,所需农产品大多从外地调入。
(1)说明a地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
(2)与甲类工业相比,描述乙类工业显著的特点。
(3)为了进一步促进乙类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简述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同类知名产业的成功经验。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城市形态变化示意简图。

材料二 a地在早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中期当地改种蔬菜、花卉,部分出口,其所需粮食从东北、苏北等地调入;近几年,当地许多农民出租土地,或建简易房出租,所需农产品大多从外地调入。
(1)说明a地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
(2)与甲类工业相比,描述乙类工业显著的特点。
(3)为了进一步促进乙类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简述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同类知名产业的成功经验。
3.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剁手一时爽,地球垃圾场。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后,全国快递业务总量超过了15亿件。以平均每件包裹0.2米长度来保守计算,如果把这些包装盒连接起来,其长度将超过30万公里,接近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足以绕地球七圈半。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随之而来,这使得本具有环保特质的电子商务变得不再环保。
说明“双十一”使电子商务不再环保的原因及其解决的措施。
剁手一时爽,地球垃圾场。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后,全国快递业务总量超过了15亿件。以平均每件包裹0.2米长度来保守计算,如果把这些包装盒连接起来,其长度将超过30万公里,接近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足以绕地球七圈半。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随之而来,这使得本具有环保特质的电子商务变得不再环保。
说明“双十一”使电子商务不再环保的原因及其解决的措施。
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康养旅游是以健康养生为诉求的深度旅游,近年来方兴未艾。攀枝花冬暖夏凉、阳光明捐、空气清新,四季鲜花盛开、瓜果飘香,食有“中国阳光花城”之美誉。天坑地漏、高霞平湖、溶洞温泉、森林草甸共存一地,别具特色。目前,政府招商引资培育壮大了温泉疗养、运动休闲、清洁能源、现代农业、特色医疗五个绿色产业集群,攀枝花已经建设成了一个“养心、养身、养颜、养成、养老”全生命周期的康养旅游目的地。
指出赴攀枝花康养旅游的主要群体,并分析该地成为康养旅游胜地的原因?
康养旅游是以健康养生为诉求的深度旅游,近年来方兴未艾。攀枝花冬暖夏凉、阳光明捐、空气清新,四季鲜花盛开、瓜果飘香,食有“中国阳光花城”之美誉。天坑地漏、高霞平湖、溶洞温泉、森林草甸共存一地,别具特色。目前,政府招商引资培育壮大了温泉疗养、运动休闲、清洁能源、现代农业、特色医疗五个绿色产业集群,攀枝花已经建设成了一个“养心、养身、养颜、养成、养老”全生命周期的康养旅游目的地。
指出赴攀枝花康养旅游的主要群体,并分析该地成为康养旅游胜地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3题)
5.
高山茶的种植面积日趋扩大,为当地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有人却发起了“拒绝购买高山茶”的活动,其主要理由是
A.茶业产量增大,品质难保证 |
B.影响农业结构,经济效益下降 |
C.易产生水土流失 |
D.易破坏生态平衡 |
6.

【小题1】绿化部门对城区行道树涂白的主要目的是
①杀菌、防止病菌感染
②杀虫、防虫,减少下一年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③起到一定美化作用
④防冻害、避免早春霜害
⑤会反光,方便行人夜间行路
【小题2】图中树干涂白的具体作用,正确的是
初冬时节,北方的很多城市道路两侧的树木都被刷上白漆,就像穿了“白裙”,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等)将树干涂成白色,一般涂刷至距地面1.1~1.5米的高度,视觉上达到整齐划一、美观大方的效果。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绿化部门对城区行道树涂白的主要目的是
①杀菌、防止病菌感染
②杀虫、防虫,减少下一年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③起到一定美化作用
④防冻害、避免早春霜害
⑤会反光,方便行人夜间行路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A.有效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大量流失 |
B.使得树木萌芽和开花提前,以躲过早春低温冻害 |
C.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不大,减少树皮开裂 |
D.增加树木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的概率 |
7.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地区最大相对高差可能是
A. 610米 B. 772米 C. 899米 D. 1008米
【小题2】该图中
A. 两山顶之间的水平距离约为4千米 B. 站在居民点D处找不到居民点B
C. 居民点A地势最低,易受泥石流威胁 D. 居民点B可开发陡崖处的瀑布为旅游景点

【小题1】图示地区最大相对高差可能是
A. 610米 B. 772米 C. 899米 D. 1008米
【小题2】该图中
A. 两山顶之间的水平距离约为4千米 B. 站在居民点D处找不到居民点B
C. 居民点A地势最低,易受泥石流威胁 D. 居民点B可开发陡崖处的瀑布为旅游景点
8.

【小题1】图片拍摄日期最可能是 ( )
【小题2】该日北京昼长约 ( )
【小题3】李先生在巴西旅游期间 ( )
下图是驴友李先生某日在别德马(40°30′S,64°W)拍摄的日落景观图片。当日,李先生又乘飞机前往巴西进行为期一周的旅游。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片拍摄日期最可能是 ( )
A.1月1日。 | B.4月1日 |
C.7月1日 | D.10月1日 |
A.10小时 | B.11小时 |
C.13小时 | D.14小时 |
A.北京太阳高度日变化缩小 | B.晨线和经线的夹角缩小 |
C.北极附近极昼范围缩小 | D.巴西利亚的昼夜变化幅度增大 |
9.
下左图为某区域简图,右图为丙湖泊水位及甲河与乙河连接处水位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
【小题2】若丙湖大面积萎缩,则

【小题1】图中
A.6月份甲河由东流向西 | B.乙河由东南流向西北 |
C.甲河段平均流速最慢的月份是6-9月 | D.全年甲河水位变化小于乙河 |
A.使湖泊物种更丰富 | B.使湖陆风减弱 |
C.使水循环更加活跃 | D.可增加耕地面积 |
10.

【小题1】图中丹娘沙丘依山堆积高度呈逐年爬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 流水作用 B. 冰川作用 C. 风化作用 D. 风力作用
【小题2】丹娘沙丘依山“长高”的季节可能是
A. 夏秋 B. 春夏 C. 秋冬 D. 冬春
丹娘沙丘位于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河谷中夏季云雾缭绕,冬季风力强劲。美丽的沙丘与碧蓝的雅鲁藏布江水、远方的雪山、近处的峻岭、蓝天白云组合成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下图为丹娘沙丘景观,该处河道弯曲。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丹娘沙丘依山堆积高度呈逐年爬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 流水作用 B. 冰川作用 C. 风化作用 D. 风力作用
【小题2】丹娘沙丘依山“长高”的季节可能是
A. 夏秋 B. 春夏 C. 秋冬 D. 冬春
11.
下图为某山脉南、北两坡气候资料图,实线表示气温,虚线表示降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山脉南坡为( )
【小题2】该山( )

【小题1】该山脉南坡为( )
A.背风坡、阳坡 |
B.迎风坡、阴坡 |
C.迎风坡、阳坡 |
D.背风坡、阴坡 |
A.山麓自然植被根系浅,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 |
B.山麓自然植被在欧洲西部广泛分布 |
C.山麓的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D.南坡林线上限比北坡高 |
12.

【小题1】①-④地中,最适宜布局大型充换电站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小题2】影响城市充换电站选址的主要因素是
①空气质量 ②人口年龄 ③消费需求④土地价格 ⑤交通流量⑥气温条件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电动汽车产业正处于发展初期。电动汽车充换电站为获得充足的供电量,需靠近变电站。下图为某城区充换电站分布简图,该区域分为三个部分:市中心商业密集区、一环内市区、二环内市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①-④地中,最适宜布局大型充换电站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小题2】影响城市充换电站选址的主要因素是
①空气质量 ②人口年龄 ③消费需求④土地价格 ⑤交通流量⑥气温条件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13.
“花果同树”是果农用“留树保鲜”技术使鲜花和果实同时出现在果树上以供人们观赏的一种奇观,这种神奇的果树--黄果柑为晚熟的柑橘品种,当地已利用这一景观大力开发了旅游业。下图是我国某地的“花果同树”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哪个城市所在地区会出现“花果同树”奇观( )
【小题2】该照片拍摄的季节( )
【小题3】影响“花果同树”奇观产生的最小因素是( )

【小题1】下列哪个城市所在地区会出现“花果同树”奇观( )
A.郑州 | B.成都 | C.沈阳 | D.杭州 |
A.东北地区的河流出现春讯 | B.江淮地区正迎来梅雨 |
C.山东丘陵地区正在收获苹果 | D.华北平原银装素裹 |
A.市场 | B.地形 | C.气候 | D.技术 |
16.
甲、乙两城市间的直线距离为590千米,连接甲、乙两城市有三条交通线路,下图为甲、乙两城市间三条交通线的海岸线海拔随距离变化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线路L1、L2、L3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最可能是
【小题2】线路L2沿线海拔变化最小、距离最短,则L2

【小题1】线路L1、L2、L3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最可能是
A.高速公路、高铁、省道 | B.内河航运、航空、省道 |
C.航空、高速公路、国道 | D.高铁、航空、村村通公路 |
A.沿线停靠站点最多 | B.运价最低 |
C.沿线多桥梁和隧道 | D.终点在乙城外32千米 |
17.
2016年1月26日,“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授牌仪式在株洲芦淞区举行。株洲新芦淞白关(国际)服饰产业园大力承接东部沿海地区服饰产业转移,预计5至8年内打造成拥有4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布辅料市场、400家以上品牌服饰企业、10万从业人员的现代化服饰产业智慧园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服饰产业向株洲转移
【小题2】东部沿海地区服饰产业向株洲转移将
【小题1】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服饰产业向株洲转移
A.是由于东部沿海地区能源枯竭,满足不了生产需求 |
B.是株洲交通条件改善的必然结果 |
C.是以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异为主要驱动力的 |
D.反映了市场需求对工业的影响减弱 |
A.带动人口大规模向株洲迁移 | B.利于东部、中部产业结构调整 |
C.促进株洲生态环境的改善 | D.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进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