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0题)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甲、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为:
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
(3)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________地。
(4)在图中②、③ 两处标出箭头,表示水汽运动方向,使它构成一个完整的海陆间循环;并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
(5)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用字母回答)______、______。
A.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 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 C.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 D.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

(1)出发前老师提示:“此次考察要注意安全,特别是A区域常常发生火山喷发、地震等地质灾害”,请你帮助解释其中的原因。(2分)
(2)考察中,同学们发现庐山地质构造与图中C地非常相似,简述其成因。(2分)
(3)当同学们到达B山山麓地带休息时,发现B山山势高耸,请说出B处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4分)

(1)甲地地形是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
(2)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3)丙处地貌的名称是_______,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
(4)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_______循环,该循环最重要的地理意义是_______

(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其中A为_________斜,B为________斜。
(2)甲、乙两处的山地都是在______(流水、风力)的______(侵蚀、沉积)作用下形成的。
(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________,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①处还是②处?______处;若开采优质的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③处还是④处?________处。
(4)A、B两处有一处为自流井,它是________处;A、B两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________处。
(5)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的河流泥沙量增多,水旱灾害加剧,甚至可能造成______等地质灾害。
(6)我国黄土高原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主要原因有________(多选,填字母)。
A.黄土土质疏松 B.植被破坏严重
C.地面起伏明显 D.流水侵蚀严重

(1)图中字母A代表______板块, E代表______板块。
(2)喜马拉雅山脉是由______(填图中字母)板块和______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
(3)红海是B板块和C板块的________边界,它是两大板块________(填运动方式)形成的。

(1)图中表示的地质构造是:
甲________;AB________。
(2)该地上覆岩层是___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3)如果要寻找地下水应在________中(甲或乙)找。
(4)甲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隧道,应选甲地还是乙地?______,原因是_______。

(1)说出该区域的褶皱形态及判断依据。
(2)说出图中甲城镇所处的地形类型,并分析成因。
(3)该地打算修建一条连接聚落丙、丁的公路,请在图中设计一条较为合理的线路。
(4)指出图示区域铁路选址的原则,并说明原因。

(1)甲、乙、丙三地的地质构造和地形,分别是:
地形: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
地质构造:甲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
(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
(4)简要分析不能选择乙和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
材料1:印度尼西亚中部北苏拉威西省罗肯火山于2011年8月17日再次喷发,喷出的火山灰柱高达3 000米。
材料2:据2011年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报告日前披露,印度尼西亚被列为全世界最容易遭受地震、火山爆发等灾害的国家。
材料3:下图为印度尼西亚位置示意图。

(1)印度尼西亚为何多地震、火山?列举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
(2)火山爆发也并非一无是处,简要分析其利与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宣布,批准新建石家庄至武汉铁路客运专线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意建设石家庄至武汉铁路客运专线。这条客运专线北起石家庄南站,经邢台、邯郸、安阳、新乡,跨黄河后至郑州,再经许昌、漯河、驻马店、信阳,南至武汉天兴洲大桥北岸,全线全长840.7公里。
(1)影响石武铁路客运专线的决定性因素是( )
①自然因素 ②科技因素 ③社会因素 ④经济因索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单选题- (共19题)

【小题1】图中与泰山成因相吻合的地质构造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陆地分别属于( )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 B.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
C.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 D.美洲板块、亚欧板块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① |

【小题1】四幅地质构造图中,属于褶皱的是(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② | D.④① |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而且该地没有发生过地层倒置现象。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判断该地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变质作用 ④外力作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F处
B. 假如C地层上为松散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C. 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D. 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2地向下打井开采

图示地区的地质地貌为( )
A.向斜山 | B.背斜山 | C.向斜谷 | D.背斜谷 |
A.甲-大理岩 | B.乙-板岩 |
C.丙-大理岩 | D.丁-石英岩 |
A.地垒 | B.地堑 |
C.背斜 | D.向斜 |
A.丙乙丁戊 | B.戊丙乙丁 |
C.丙乙戊丁 | D.丁乙丙戊 |

【小题1】左图中①、②、③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A.向斜、背斜和断层 | B.断层、向斜和背斜 |
C.背斜、向斜和断层 | D.背斜、断层和向斜 |
A.a图 | B.b图 | C.c图 | D.d图 |

【小题1】下列关于该地岩层结构形成过程的描述,最合理的是( )
A.沉积—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
B.沉积—断裂—褶皱—沉积—侵蚀—下沉—沉积 |
C.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
D.褶皱—断裂—侵蚀—沉积 |
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 B.②处构造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
C.④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 D.如果要修建隧道①处最为理想 |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A.①②③④ | B.④③②① |
C.①③②④ | D.④②③①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属于山岭,由于受挤压作用,岩层向上隆起 |
B.属于山谷,由于受挤压作用,岩层向下凹陷 |
C.属于山岭,由于受挤压作用,中心岩层坚实,不易被侵蚀 |
D.属于山谷,由于受张力作用,岩层破碎,易遭受外力侵蚀 |
读“某地区地层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前后共经历过哪些地质过程?
(2)请对图中岩层0~9和岩脉共十一种岩石的新老关系进行排序。(由老到新排列)
(3)说明图中断层的形成过程。

【小题1】关于此次地震和火山喷发成因的叙述及所处板块边界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生长边界 |
B.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消亡边界 |
C.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消亡边界 |
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消亡边界 |
A.火山喷发,水汽从地球内部逸出,伴随火山灰凝结降雨 |
B.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水汽下沉,火山灰作为凝结核,加速了降水的形成 |
C.受赤道低压影响,空气对流旺盛,火山灰作为凝结核,加速了降水的形成 |
D.火山灰使平流层凝结核增加,带来降水 |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处谷地的形成主要受内力作用影响 |
B.②处地下油气资源丰富 |
C.③处可能有泉水出露 |
D.④处低地的形成就要受外力作用影响 |
读“东、西半球板块分布示意图”, 完成以下各题。
A.美洲板块 | B.太平洋板块 |
C.印度洋板块 | D.非洲板块 |
A.①消亡边界 | B.②生长边界 |
C.①生长边界 | D.④消亡边界 |

【小题1】在a、b两处采煤,最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分别是( )
A.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 D.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
A.乙、丙两处地貌均由地壳运动形成 | B.乙处为背斜成谷 |
C.丙处为断块山 | D.丁处为向斜成谷 |

①多断崖、深谷 ②多地震 ③多高山、陡坡 ④多角峰、U形谷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小题1】该岛铁路形状为“环形”,说明其最主要的地形是( )
A.平原 | B.山地 | C.高原 | D.盆地 |
A.虚线处是鞍部 | B.虚线处是河谷 |
C.虚线处等高线稀疏 | D.虚线处等高线密集 |
下图为海南岛聚落和高速公路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A.河流 | B.政策 |
C.气候 | D.地形 |
①甲聚落的规模小 ②乙聚落空间分布分散 ③甲最可能为城市聚落 ④乙聚落聚居的人口多
A.②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③④ |

【小题1】马帮运输是滇、藏、川之间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采用马帮运输的主要原因是
A.当地畜牧业发达,骡马数量多 |
B.当地经济落后,就业机会少,发展马帮运输可增加就业机会和运输收入 |
C.可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
D.骡马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强,可满足当地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对交通运输的需要 |
①公路运输灵活性强,对地势起伏的适应性远比铁路强
②沿线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运输量不大,没有建设铁路线的必要
③公路运输的连续性比铁路强,运输效率更高
④公路建设的工程造价远比铁路低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3.选择题- (共6题)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南一渔民在三亚市附近海域打鱼时,意外打捞到一个外形十分像鱼雷的装置。他感到十分可疑,立刻返航向相关部门汇报。经检测,这是某国海军在我国海域秘密投放的新型技术窃密装置,承担搜集我国海域环境数据、跟踪潜艇等近距离侦察任务。
该渔民的行为体现了爱国的责任与担当。运用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南一渔民在三亚市附近海域打鱼时,意外打捞到一个外形十分像鱼雷的装置。他感到十分可疑,立刻返航向相关部门汇报。经检测,这是某国海军在我国海域秘密投放的新型技术窃密装置,承担搜集我国海域环境数据、跟踪潜艇等近距离侦察任务。
该渔民的行为体现了爱国的责任与担当。运用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0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