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第2课时)练习题2(鲁教2019版)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6750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6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37°37′′N,101°19′E,海拔3200m,下称海北站)地处祁连山东段北支南麓,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一年仅有冷暖两季,冷季漫长而寒冷,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小于600mm,暖季草类植被茂盛。土壤CO2的释放是大气温室气体的重要地表生态源之一,是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物质分解作用的结果。下左图为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日变化图,下右图为海北站牧草不同物候期(5~6月为牧草返青期、7~8月为草盛期、9月为草枯黄期)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土壤中释放的CO2量)的日变化图。


(1)分析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土壤肥沃的自然原因。
(2)说明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日变化特征及原理。
(3)结合右图推测过度放牧对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影响。
2.
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数码①②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①表示绿色植物的________作用,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_。
(2)气候对土壤的形成主要是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来实现的。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很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简答成土母质与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2.单选题(共7题)

3.
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④⑤
【小题2】图示区域
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
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
4.
土壤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土壤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①促进植物的生长
②为动物提供营养来源
③能够蓄水、保水
④为微生物提供生存场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
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

材料二 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

【小题1】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B.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
C.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密切
D.树木根系很深,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多
【小题2】关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及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有机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B.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
C.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D.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硅的含量明显高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
6.

   在地面长期积水的情况下,土壤处于冷湿状态,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从而使有机层的积累超过有机质的分解,即形成有机土。下图为某湖泊沼泽地的有机土壤物质等厚度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湖泊沼泽地有机土厚度
A.甲大于乙B.甲乙可能相同C.甲小于乙D.与水域的深度无关
【小题2】下列地区中,有机土面积广大的是
A.三江源自然保护区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D.长江中下游平原
7.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有机质含量分布,图中数值表示各区域平均每英亩40英寸土层中有机质的吨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Ⅰ、Ⅱ、Ⅲ、Ⅳ四地相比(  )
A.Ⅰ地灌木草类;有机质含量丰富
B.Ⅱ地草类旺盛;有机质含量最高
C.Ⅲ地降水充沛;有机质含量较高
D.Ⅳ地热量充足;有机质含量较高
【小题2】美国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不适宜种植谷物,主要是因为(  )
①气候冷湿 ②气候暖干 ③土壤较肥沃 ④土壤较贫瘠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8.

   分布于我国东北平原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多,保肥、保水性强,是最适宜农作物生长的肥沃土壤。20世纪50年代以来,黑土区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引起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引起东北平原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微生物分解活跃
B.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建设人工水渠
C.人类过度垦殖,流水冲刷严重
D.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大量被侵占
【小题2】保护与恢复黑土肥力的有效措施是(  )
A.实现秸秆还田,免耕、少耕和休耕B.发展畜牧业,压缩耕作业规模
C.大力植树造林,抵御寒潮危害D.完善水利设施,减少水土流失
9.
土壤颜色是土壤的重要特征,关于土壤颜色与地区的组合,正确是的(  )
A.华北地区—红色B.南方地区—蓝色
C.四川盆地—青色D.东北地区—黑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