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中学高三上第一次精英对抗赛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67000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5/11/11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0为“土耳其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图 11为“安卡拉和贝鲁特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图”。

(1)描述土耳其的地形特征。
(2)比较安卡拉和贝鲁特的气候差异,并分析气温出现差异的原因。
2.
左图中岛屿所在国家人口密度为16人/km2,2010年人均GDP为27000美元,水电占能源消费比重达70%。右图为左图中甲地气候资料,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判断图中岛屿的形成原因,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2)简述该岛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6分)
3.
(10分)近年来,随着都阳湖面积缩小,湖畔出现了面积达20平方千米的沙山,一湖清水、金黄沙砾一起构成了黄绿相间的“山水沙漠”。2014年冬季都阳湖再创历史最低水位,放眼望去,大片湖底就像一片北方的大草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甲、乙两地年平均雾日数的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4分)
(2)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沙山”的形成原因。(6分)

2.单选题(共5题)

4.
翡翠玉石是矿物在高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浆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变质形成的。翠玉白菜(下左图)是用翡翠雕刻成的工艺品,它是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下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这件翠玉白菜工艺品与右图中岩石类型相同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岩层年代不同
②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地质作用的差异
③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经历了下降运动
④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伴随着图中褶皱的产生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小题3】图中岩石按照由老到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⑦--④--②--①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⑤D.②--④--⑤—⑥
5.
“驴友”泛指参加旅游、自助游的朋友。夏至日这天,有一群“驴友”到我国某山区(如图)进行户外活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如果他们按照图中的步行路线甲→乙→丙→丁→甲进行游览,并对沿途见闻进行了记录,其中可信的是
A.下山线路景点种类更多样B.上山线路坡度较平缓
C.M河流的流速较N河流慢D.乙处的瀑布水花飞溅
【小题2】北京时间12时,“驴友”登上丙山峰顶,发现太阳位于东南方向,则图示山区最可能在
A.太行山区B.青藏高原山区
C.长白山地D.海南五指山
6.
下图为澳大利亚多年平均A月、B月近地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A月甲地的盛行风向是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小题2】下图能反映A月份时,乙地竖直方向气温和气压分布的是
A.①B.②C.③D.④
7.

   下图是我国某山脉东、西坡地质剖面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结合图例,推断甲处岩石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A.沙漠B.沼泽C.海洋D.苔原
【小题2】由上图得出的推断,正确的是
A.东坡有丰富的水能资源B.山麓气温比山顶约高 21℃
C.该山以西绿洲农业特色突出D.该山为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8.
2015年2月25日,阿根廷同意中国在其南部的内乌肯省建立卫星跟踪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在内乌肯进行卫星跟踪的主要优势是
A.大气稀薄,晴天多B.极夜期长,便于观测
C.纬度高,气温低D.海拔高,离卫星近
【小题2】内乌肯与同纬度大陆西岸的降水量差异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B.大气环流C.洋流D.地形
【小题3】下列关于巴塔哥尼亚高原南部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内流区域面积广大B.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C.多风蚀、风积地貌D.落叶阔叶林生长茂密

3.选择题(共1题)

9.如图,在△AFD和△CEB中,点A、E、F、C在同一直线上,AE=CF,∠B=∠D,AD∥BC.求证:DF=BE.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