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6题)
1.
“中国有13亿人,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这句话表述了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那就是()
A.中国人口过多,人均资源不足 | B.人口众多是中国发展经济的有利因素 |
C.中国人口还应该大力增长 | D.中国人口过多,所以不可能发展好经济 |
3.
下列说法,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是()
A.我国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
B.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寒、温、热三带皆有,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之一 |
C.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数约占世界的21% |
D.我国自然资源丰富,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居世界前列 |
4.
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资源不仅数量大,而且种类齐全 |
B.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 |
C.水资源不仅空间分布均匀,时间变化也不大 |
D.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匹配不好 |
6.
我国的全国性商品粮基地应建在()
①劳动力充足和粮食产量大的地区 ②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较好的地区 ③粮食商品率高,增产潜力大的地区 ④人多地少,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①劳动力充足和粮食产量大的地区 ②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较好的地区 ③粮食商品率高,增产潜力大的地区 ④人多地少,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8.
下列关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代中国是一个强盛的国家 |
B.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中国已是发达国家 |
C.目前中国的综合国力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同居世界前列 |
D.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
9.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贸易,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
B.经济全球化,使得我国无需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 |
C.加强与各国、各地区经济合作的同时,还要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
D.经济全球化,使得我国必须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 |
14.
在经济走向全球化的21世纪,关于中国应怎样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积极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 B.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 |
C.实行对外开放,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 D.不与其他国家来往,依靠本国的力量发展经济 |
15.
关于我国人口和耕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1%的人口 |
B.我国以占世界21%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7%的人口 |
C.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7%的人口 |
D.我国以占世界21%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1%的人口 |
2.解答题- (共3题)
17.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地带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初步形成,它将带动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可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全省以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以京、津为中心带动的两侧扇形区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材料二:环渤海地区土地、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水资源约占全国比例表。

材料三:环渤海地区矿产、交通示意图。

(1)该地区有我国的内海 。
(2)水资源缺乏是限制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请结合材料二分析该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 。
(3)2010年我国将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四大密集区,其中位于本区的是以 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4)你认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至少三条)
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可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全省以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以京、津为中心带动的两侧扇形区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材料二:环渤海地区土地、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水资源约占全国比例表。

材料三:环渤海地区矿产、交通示意图。

(1)该地区有我国的内海 。
(2)水资源缺乏是限制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请结合材料二分析该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 。
(3)2010年我国将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四大密集区,其中位于本区的是以 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4)你认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至少三条)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朱镕基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以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

材料二:漫画“断指”。

相关链接 由材料可以联想到的知识点有:①环境保护意义重大;②可持续发展的含义;③保护环境为子孙留下碧水蓝天;④其他。
(1)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2)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3)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取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4)你对材料二中“断其三指,寻求其他两指茁壮成长”的发展方式赞成吗?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朱镕基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以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

材料二:漫画“断指”。

相关链接 由材料可以联想到的知识点有:①环境保护意义重大;②可持续发展的含义;③保护环境为子孙留下碧水蓝天;④其他。
(1)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2)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3)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取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4)你对材料二中“断其三指,寻求其他两指茁壮成长”的发展方式赞成吗?谈谈你的看法。
19.
在“十五”计划期间,我国重点进行开发建设的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四大工程,被称为“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其中除南水北调工程外,共他三项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我国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工程和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工程。
(2)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于2006年7月建成通车。在青藏线上运行的旅客列车内开设氧吧或备有氧气瓶等设备,并提高行车速度,减少列车在高原上停留的时间,原因是 。
(3)西电东送的中线、南线工程主要是把西部丰富的水电调往东部地区,西部水电丰富的原因是 。
(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 、 。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
(1)填写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工程和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工程。
(2)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于2006年7月建成通车。在青藏线上运行的旅客列车内开设氧吧或备有氧气瓶等设备,并提高行车速度,减少列车在高原上停留的时间,原因是 。
(3)西电东送的中线、南线工程主要是把西部丰富的水电调往东部地区,西部水电丰富的原因是 。
(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 、 。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6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