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地理环境独特。读图回答问题。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原理阐释青藏高原隆起的原因。简要说明青藏高原隆起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原理阐释青藏高原隆起的原因。简要说明青藏高原隆起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
读北美洲的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1)比较甲、乙两条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的差异。
(2)根据图中信息,概述一月等温线相对于七月等温线不同的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
(3)A、B两地纬度位置基本相同,分析两地的年降水量差异及其成因。
(4)北美洲东西海域都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分析其形成原因的差异。

(1)比较甲、乙两条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的差异。
(2)根据图中信息,概述一月等温线相对于七月等温线不同的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
(3)A、B两地纬度位置基本相同,分析两地的年降水量差异及其成因。
(4)北美洲东西海域都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分析其形成原因的差异。
3.
下图为某时刻的等白昼时长线图,图中OA、OB为日期界线,O点为极点,P点纬度为70°。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当P点影子朝正北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此时与我国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________。
(3)P点所示等白昼时长线向O点缩小期间,太阳直射点向______(方向)移动,上海的黑夜时间逐渐________。
(4)在下图中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照侧视图(C点6月22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90°)。(要求:画出地轴、晨昏线、太阳直射光线、直射点所在纬线、极昼极夜纬度,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当P点影子朝正北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此时与我国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________。
(3)P点所示等白昼时长线向O点缩小期间,太阳直射点向______(方向)移动,上海的黑夜时间逐渐________。
(4)在下图中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照侧视图(C点6月22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90°)。(要求:画出地轴、晨昏线、太阳直射光线、直射点所在纬线、极昼极夜纬度,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4.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1)图1中甲乙曲线表示汽车工业和食品工业,判断哪一条表示汽车工业的曲线,并说明判断理由。
(2)据图1说明生产经营规模与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
(3)底特律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城市”, 据图2分析该城市发展汽车工业的区位条件。
(4)据表分析目前中国汽车龙头企业与世界汽车龙头企业相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1)图1中甲乙曲线表示汽车工业和食品工业,判断哪一条表示汽车工业的曲线,并说明判断理由。
(2)据图1说明生产经营规模与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
(3)底特律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城市”, 据图2分析该城市发展汽车工业的区位条件。
(4)据表分析目前中国汽车龙头企业与世界汽车龙头企业相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5.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据图,概述江苏省1998-2010年污染密集型产业发展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据表,概述十五、十一五时期江苏省污染密集型产业发展的空间差异,并据此推断该产业如何在江苏省内迁移。
(3)目前,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呈现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加快转移的趋势,分析这种变化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所产生的影响。
污染产业又叫污染密集型产业,指在生产过程中若不加以治理则会直接或间接产生大量污染物的产业,这些产业对人类健康、动植物生命有害,促使环境恶化,影响生态质量。

(1)据图,概述江苏省1998-2010年污染密集型产业发展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据表,概述十五、十一五时期江苏省污染密集型产业发展的空间差异,并据此推断该产业如何在江苏省内迁移。
(3)目前,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呈现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加快转移的趋势,分析这种变化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所产生的影响。
2.单选题- (共12题)
6.
图示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回答问题。

【小题1】该图区域位于的半球位置和分布规律是
【小题2】按成因分属于风海流的是
【小题3】c处洋流流向与下图所示一致的是

【小题1】该图区域位于的半球位置和分布规律是
A.北半球 顺时针 |
B.北半球 逆时针 |
C.南半球 顺时针 |
D.南半球 逆时针 |
A.a d | B.a c | C.b c | D.b d |
A.![]() | B.![]() |
C.![]() | D.![]() |
7.
读北美洲局部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
【小题2】有关图示四类气候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
A.Ⅰ | B.Ⅱ | C.Ⅲ | D.Ⅳ |
A.Ⅰ—终年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
B.Ⅱ—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
C.Ⅲ—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
D.Ⅳ—受东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
8.
【小题1】下图正确表示此次“火星冲日”时天体位置的是

【小题2】“冲日”前后是观测火星的理想时机。“冲日”时,火星升起的时间为
【小题3】火星的公转周期是1.9年。推算下次“火星冲日”时间大约为
2014年4月9日,我国观察到了“火星冲日”奇观。“冲日”指行星绕日公转运行到与地球、太阳成一条直线,且与地球位于太阳的同一侧时发生的天文现象。
回答问题。【小题1】下图正确表示此次“火星冲日”时天体位置的是

A.A | B.B | C.C | D.D |
A.日出时 | B.日落时 | C.正午时 | D.子夜时 |
A.2015年2月 | B.2016年5月 |
C.2018年3月 | D.2022年3月 |
9.
读河湖补给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河湖补给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若两幅图中等高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关于图中河湖补给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A湖补给甲河 B湖补给乙河 |
B.A湖补给甲河 乙河补给B湖 |
C.甲河补给A湖 B湖补给乙河 |
D.甲河补给A湖 乙河补给B湖 |
A.甲河比乙河流速快 | B.乙河比甲河流速快 |
C.甲河、乙河流速相同 | D.无法确定河流的流速 |
10.
2013年12月,日本西之岛南侧200m在浓烟滚滚中形成了一个新小岛,在不断扩大之后与西之岛连在一起,海拔高度达30米。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新岛出现的合理解释是( )
【小题2】右图为三大类岩石类型和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示意图,图中表示新岛岩石类型的是( )
【小题3】新岛形成时产生的浓烟最可能飘向( )

【小题1】对新岛出现的合理解释是( )
A.背斜岩层向上拱起而成 |
B.岩层断裂后岩块抬升而成 |
C.板块碰撞引起火山喷发而成 |
D.大洋板块洋脊处岩浆喷涌冷却而成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东南方向 | B.东北方向 |
C.西南方向 | D.西北方向 |
11.
城市生态规划强调协调性,即强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回答问题。

【小题1】影响A、B两区域生态功能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2】据《某市城市总体规划》,到2030年该市城市化水平将达85%。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对该市地理环境产生的可能影响有
①物多样性下降
②地表径流变化幅度减小
③地下水水位可能下降
④城市热岛环流影响范围扩大
【小题3】2010年至2030年间,该市逐渐由人口净迁出区转为净迁入区,主要原因为

【小题1】影响A、B两区域生态功能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 B.水源 |
C.地形 | D.植被 |
①物多样性下降
②地表径流变化幅度减小
③地下水水位可能下降
④城市热岛环流影响范围扩大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A.环境人口容量上升 |
B.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
C.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
D.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
12.
下图为我国苹果部分重要产区及其优势产区分布图,回答问题。

【小题1】苹果主产于暖温带,喜温凉,我国西南地区成为苹果的适宜产区的影响因素及与北方产区相比其优势分别是
【小题2】新疆阿克苏苹果果香浓郁、甘甜味厚,这主要得益于其产区

【小题1】苹果主产于暖温带,喜温凉,我国西南地区成为苹果的适宜产区的影响因素及与北方产区相比其优势分别是
A.纬度较低 品质优 |
B.土壤肥沃 品质优 |
C.光照充足 鲜果上市时间早 |
D.海拔高 鲜果上市时间早 |
A.地下水丰富 |
B.热量条件更为优越 |
C.气候的大陆性特征突出 |
D.土壤以沙质土壤为主,富含有机质 |
13.
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回答问题。

【小题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小题2】图中代表非洲的是

【小题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
C.195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4.
下图为某跨国公司的制造企业和研发中心在中国的分布,回答问题。

【小题1】该公司在中国多地投资建制造企业主要是为了
【小题2】该公司研发中心选择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小题1】该公司在中国多地投资建制造企业主要是为了
A.扩大市场份额、建立营销网络 |
B.分散投资风险、利用廉价劳动力 |
C.扩大市场份额、利用廉价劳动力 |
D.利用廉价原料、分散投资风险 |
A.交通 | B.人才 | C.市场 | D.资金 |
15.

【小题1】当台风逐步接近东萨马省时,该地风向最可能是
【小题2】台风从形成、移动到登陆的过程中参与的水循环环节有
①蒸发 ②地表径流 ③水汽输送 ④下渗 ⑤降水 ⑥地下径流
【小题3】为减少对生命财产的损失,有必要提前发布预警信息。下列技术手段中,模拟预测台风移动轨迹效率最高的是
2013年11月8日,超级台风“海燕”在菲律宾中部东萨马省登陆,8~10日影响菲律宾,下图为“海燕”的移动路径。
回答问题。
【小题1】当台风逐步接近东萨马省时,该地风向最可能是
A.西北 | B.东北 |
C.西南 | D.东南 |
①蒸发 ②地表径流 ③水汽输送 ④下渗 ⑤降水 ⑥地下径流
A.②④⑤ | B.①②⑥ | C.①③⑤ | D.③④⑥ |
A.地理信息技术 | B.全球定位系统 |
C.遥感技术 | D.手工绘图 |
16.
下图是某国142°E经线附近气温、降水量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判断该国是( )
【小题2】对该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
【小题3】据图判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

【小题1】据图判断该国是( )
A.巴西 |
B.日本 |
C.澳大利亚 |
D.美国 |
A.1月降水量南多北少 |
B.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 |
C.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小 |
D.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 |
A.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
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
C.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
D.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