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滨农场学校(五四学制)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6612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22

1.连线题(共1题)

1.
将下列河流或地形与其特征对应连线。
①我国汛期最长的大河 A青藏高原
②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B长江
③我国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C额尔齐斯河
④我国最大的平原 D塔里木盆地
⑤我国最大的盆地 E东北平原
⑥我国最大的高原 F珠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共30题)

2.
一辆车牌号为“黑A00139”的轿车,判断该车所属的省区(  )
A.河南省B.黑龙江省C.山东省D.广东省
3.
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和泥石流B.洪涝和干旱C.台风和泥石流D.台风和寒潮
4.
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  )
A.长江三峡B.小浪底C.龙羊峡D.刘家峡
5.
长江干流和黄河干流共同流经的省区是 (  )
A.青、新B.陕、川C.晋、新D.青、蜀
6.
下列灾害中属于我国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  )
A.干旱和洪涝B.崩塌和台风C.泥石流和滑坡D.寒潮和台风
7.
长江黄河的源头都位于  (  )
A.西藏自治区B.青海省C.四川省D.云南省
8.
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  )
A.夏季风强弱不同B.海陆位置不同C.冬季风强弱不同D.地势高低不同
9.
我国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上,呈东北-西南走向,又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分界线的山脉是(  )
A.太行山B.秦岭C.昆仑山D.横断山
10.
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梯级开发B.保持水土C.修长堤D.疏通河道
11.
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最丰富的河段是( )
A.上游B.中游C.下游D.中、下游
12.
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  )
A.尼罗河B.密西西比河C.长江D.黄河
13.
长江洪水对长江流域危害最严重的地区是(  )
A.上游地区B.成都平原C.三峡地区D.中下游平原地区
14.
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口改道,因此治理黄河的关键 (  )
A.加固大堤B.引黄淤灌C.治沙D.修水电站
15.
“滚滚长江向东流,流的都是煤和油”,这句话说明长江具有丰富的  (  )
A.煤炭资源B.森林资源C.有色金属资源D.水能资源
16.
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地形区是 (   )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宁夏平原C.内蒙古高原D.华北平原
17.
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
A.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
B.气候干旱的西部内陆地区
C.气候思润的西部非季风区
D.气候干旱的草原地区
18.
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  )
A.两极和高山的冰川B.深层地下水C.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D.海洋水
19.
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土地B.森林C.阳光D.矿产
20.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
A.总量丰富,人均不足B.地大物博,应有尽有
C.随着资源的开发,我国资源总量会越来越多D.总量不多,人均有限
21.
下列土地资源中,不属于农业用地的是( )
A.耕地B.林地C.草地D.建设用地
22.
我们吃的稻米和小麦等粮食,是利用下列哪种自然资源获得的 (  )
A.森林资源B.水资源C.矿产资源D.土地资源
23.
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 (  )
A.东北、华北B.南方、西南C.华北、西北D.东北、西北
24.
南水北调工程是把哪个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   )
A.珠江流域B.黄河流域C.长江流域D.黑龙江流域
25.
机动灵活,适应性强,可门对门的服务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B.公路C.水运D.航空
26.
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是( )
A.工业B.交通运输业C.农业D.商业
27.
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 )
A.交通运输业B.农业C.工业D.旅游业
28.
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是(  )
A.北京中关村B.武汉东湖C.深圳D.珠海
29.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糖料作物分别是(  )
A.甘蔗、甜菜B.油菜、大豆C.甘蔗、花生D.水稻 、小麦
30.
我国北方房屋大多坐北朝南,墙体较厚,屋内以火炕代床,其主要原因是(  )
A.降水较多B.冬季气温低C.降水较少D.夏季气温较高
31.
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方在 (  )
A.东北平原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D.青藏高原

3.填空题(共12题)

32.
它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它常常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形成灾害。这种灾害性天气是___________。
33.
它是一条运河,它的长度是1800千米,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它自北向南经过4省2市、贯通海河等五大水系这条河流是___________。
34.
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35.
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指________ 高原,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__________
36.
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是气候___________和_________显著。
37.
它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冬季0℃等温线大致沿着它,它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它大致沿着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这条地理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
38.
根据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把农业用地分为耕地、________、和________。
39.
针对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把“____________、合理利用土地和______________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0.
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_________少,难利用的土地_________,后备土地资源_________。
41.
运距远、贵重、急需、量小的货物,适宜选择_________运输;鲜活的或易变质的货物,运距较近,多采用___________运输。
42.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是_________铁路,北起青海西宁,南到西藏拉萨。
43.
京广铁路线与陇海铁路线交会的省会城市是_________。

4.解答题(共9题)

44.
读图“我国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①___________平原 ②___________平原 ③______河 ④________河
⑤___________水电站  ⑥___________水利枢纽
(2)黄河上、中、下游河段分界点的地理位置是:_______和_______
(3)黄河发源于_________高原上的____________山,呈巨大的“_______”字形, 曲折东流最终注入__________ 海。
(4)黄河中游流经________高原,黄河下游形成了“________”。
45.
读图“我国长江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_________市B.__________江C._________湖D._________江
E._________市F._________湖G._________(水利枢纽) H._________江
(2)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___山,注入_______海。
(3)三峡水利工程位于_________游,该工程在_________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4)长江上游河段峡谷多,其中最著名的最险峻的是_________峡。
(5)治理荆江河段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46.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注山脉名称:
A是___________山脉,B是___________山脉
(2)写出主要的地形区名称:
E是___________盆地;F是___________高原;H是_________平原
(3)写出主要的河流名称
①是___________(河流)②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___________。
47.
读图“秦岭南北景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高大的秦岭像天然屏障阻碍冬季风南下,使秦岭以南属____带,而秦岭以北属____带。
(2)夏季,秦岭以南受夏季风影响_____,降水较多,形成_____地区,秦岭以北则属于_____地区。
(3)秦岭以南耕地以_______为主,而秦岭以北耕地则以______为主。
(4)秦岭以南生长水果以_______为主,而秦岭以北水果则以______为主。
(5)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________现象。
48.
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是把________(河流)丰富的水资源调到_______和______地区。
(2)从图中可见,南水北调工程分_____、_____、_____ 三条调水线路。
(3)从图中可看出,三条调水线路中的东线主要利用_______________。(河流)
49.
读图,回答问题。

(1)此图反应的问题是    
(2)请你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50.
读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下面数字和相应的工业基地连线:
① 辽中南工业基地
② 京津唐工业基地
③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④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工业分布有什么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
51.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能源消耗和生态破坏是21世纪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在此背景下,“低碳”日益成为一种潮流,(“低碳”是所有能够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方式都可以统称为低碳。)

中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上如何注重节能减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请谈谈你的看法:
52.
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后,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以下的方式你会如何选择呢?在下表相应的空格中画“V”。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连线题:(1道)

    选择题:(30道)

    填空题:(12道)

    解答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