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9题)
1.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对我国的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我国跨经度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的是

【小题1】对我国的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 |
B.大部分在北温带,地跨寒温热三带 |
C.濒临的海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
D.从海陆位置看,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
A.拉萨 | B.呼和浩特 |
C.乌鲁木齐 | D.海口 |
2.
我国已圆满完成了第六次人口普查,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②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③居民受教育程度提高 ④城镇人口比重下降
【小题2】目前,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小题1】关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②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③居民受教育程度提高 ④城镇人口比重下降
A.②③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④ |
A.城镇人口比重过高 | B.人口素质下降 |
C.社会养老负担过重 | D.人口过少 |
3.
下图是经纬网和中国山脉的叠加图,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有关图中山脉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图中山脉③的东西两侧分别是

【小题1】有关图中山脉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
B.②是长江的发源地 |
C.③是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山脉一秦岭 |
D.④是我国南方著名的东西走向的山脉—南岭 |
A.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 B.河北省、山西省 |
C.森林带、草原带 | D.外流区、内流区 |
4.
全国各地的中学生在夏令营活动“谈谈我的家乡”中兴致勃勃地谈论起自己的家乡。小明说:“一条天路通家乡,青稞美酒藏羚羊。”小刚说:“煎饼、馒头家常饭,苹果、桃子大又甜。”小丽说“高粱红,玉米黄,大豆品质很优良。”小芳说:“油莱金黄稻花香,江河湖泊淡水鱼。”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小明、小刚、小藤、小芳4同学的家乡分别是
【小题2】关于四位同学家乡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3】关于我国冬夏季节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小明、小刚、小藤、小芳4同学的家乡分别是
A.新疆、湖南、山东、西藏 |
B.西藏、山东、黑龙江、湖南 |
C.山东、新疆、广东、黑龙江 |
D.内蒙古、河南、新疆、云南 |
A.小明家乡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 |
B.小刚家乡的农作物一年三熟 |
C.小丽家乡发展了基塘生产模式的“生态农业” |
D.小芳家乡耕地以旱地为主,绿洲农业发达 |
A.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青藏高原 |
B.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漠河镇 |
C.夏季我国南北温差大 |
D.夏季最高气温出现在海南省 |
5.
黄河与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根据下图和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小题1】“啊,长江!你从雪山走来……”,《长江之歌》中的“雪山”位于
【小题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里的“海”是指
【小题3】下列语句描述符合长江特征的是

【小题1】“啊,长江!你从雪山走来……”,《长江之歌》中的“雪山”位于
A.黄土高原 | B.云贵高原 |
C.青藏高原 | D.内蒙古高原 |
A.渤海 | B.东海 |
C.黄海 | D.南海 |
A.“河水一石,其泥六斗” |
B.“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 |
C.“一碗水,半碗泥” |
D.“黄金水道”、“水能宝库” |
6.
读漫画,回答问题。

【小题1】这幅漫画反映了危险化工废物随意倾倒造成
【小题2】为了防止上述问题的出现,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

【小题1】这幅漫画反映了危险化工废物随意倾倒造成
A.草地污染 | B.耕地污染 |
C.水体污染 | D.林地污染 |
A.营造防护林 |
B.开展治沙、治水等综合整治 |
C.迁移人口 |
D.制定相应的法律,加强监管和执法 |
7.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12月27日北京市民开始饮用长江水。南水北调工程,旨在缓解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战略性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东线工程位于东部,利用京杭大运河抽水北送至华北地区,已于2013年12月10日通水。中线工程从汉水与其最大支流丹江交汇处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20多座大中城市。西线工程在青藏高原上,由长江上游向黄河上游补水,西线工程没有开工建设。
材料二: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

【小题1】南水北调工程属于
【小题2】南水北调工程输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小题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开始时,沿线地区必须优先解决的问题是
【小题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最大的优势是
【小题5】南水北调工程西线工程至今没有开工的原因是
材料一: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12月27日北京市民开始饮用长江水。南水北调工程,旨在缓解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战略性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东线工程位于东部,利用京杭大运河抽水北送至华北地区,已于2013年12月10日通水。中线工程从汉水与其最大支流丹江交汇处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20多座大中城市。西线工程在青藏高原上,由长江上游向黄河上游补水,西线工程没有开工建设。
材料二: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

【小题1】南水北调工程属于
A.同流域调水工程 |
B.跨流域调水工程 |
C.储水蓄水工程 |
D.交通运输工程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河道淤积 |
B.水污染 |
C.地下水位下降 |
D.土壤盐碱化 |
A.可供水量最大 |
B.地势南高北低,可自流北上 |
C.工程量最小 |
D.沿线地区经济最发达,资金得到保证 |
A.西线地区还不是很缺水 |
B.西线地区经济不发达,没钱投入 |
C.西线地区翻山越岭,旋工难度大 |
D.西线地区输水量得不到保证 |
8.
读图,图中西侧山脉与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几组数字,有可能为正常年份A地1月平均气温的是( )
【小题2】下列几组数字,有可能为B地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是( )

【小题1】下列几组数字,有可能为正常年份A地1月平均气温的是( )
A.-4℃ |
B.5℃ |
C.8℃ |
D.16℃ |
A.200mm |
B.400mm |
C.600mm |
D.900mm |
9.
下图是我国四种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图,图中的景观反映了我国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诗词与人民币景观对应一致的是
【小题2】根据图②人民币中的建筑,可以判断该建筑位于

【小题1】下列诗词与人民币景观对应一致的是
A.①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B.②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C.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D.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
A.广西 | B.新疆 |
C.安徽 | D.西藏 |
2.解答题- (共3题)
10.
读下图,完成各题.
A.A线 B.B线 C.C线 D.D线
(2)A线经过了______个省级行政中心.
A.3 B.4 C.5 D.6
(3)D线的东段大致沿_______铁路行进.
A.京沪线 B.陇海线
C.青藏线 D.京广线.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特别策划了“三纵一横”四条寻访中国的路线,即东线(A线)、中线(B线)、西线(C线)和北纬35.线(D线).
A.A线 B.B线 C.C线 D.D线
(2)A线经过了______个省级行政中心.
A.3 B.4 C.5 D.6
(3)D线的东段大致沿_______铁路行进.
A.京沪线 B.陇海线
C.青藏线 D.京广线.
11.
某学校开展不同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差异研究,研究过程记录如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研究课题:影响农业分布的因素
研究思路:案例分析一一归纳总结
研究资料: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
(1)案例分析 ①耕作制度:甲区域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乙区域一年两熟或三熟。②甲区域以种植业为主,丙区域发展早作农业和 业
A.渔 B.畜牧 C.林
③珠江三角洲80年代种植水稻,90年代种植甘蔗,近年来种植花卉,不是因为
A.自然条件发生变化
B.种植花卉收入高,并且能出口创汇
C.城市和工矿业发展,市场需求发生变化
(2)归纳总结:由以上案例,可知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和社会经济因素
A.光照因素 B.地形因素 C.自然因素

研究课题:影响农业分布的因素
研究思路:案例分析一一归纳总结
研究资料: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
(1)案例分析 ①耕作制度:甲区域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乙区域一年两熟或三熟。②甲区域以种植业为主,丙区域发展早作农业和 业
A.渔 B.畜牧 C.林
③珠江三角洲80年代种植水稻,90年代种植甘蔗,近年来种植花卉,不是因为
A.自然条件发生变化
B.种植花卉收入高,并且能出口创汇
C.城市和工矿业发展,市场需求发生变化
(2)归纳总结:由以上案例,可知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和社会经济因素
A.光照因素 B.地形因素 C.自然因素
12.
读中国略图,完成各题。
自2009年起,我国把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更加严峻复杂,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

(1)2013年入春以来,①所在的 省遭遇持续四年来的冬旱和春旱,而②所在的 (填简称)省则持续洪涝。从上图所示可知,这次旱情最重的①省和涝灾最重的②省都在 区。
(2)西南地区是本次旱情最严重的地区,究其原因
A.夏季风影响不到,降水少 B.河流少
C.沙漠分布广 D.石灰岩地形广布,不利于蓄水保水。
(3)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雅安市芦山县(30.3°N,103.0°E)发生7.0级强烈地震,造成严重的破坏。雅安市所在四川省省会城市是成都。湖南的志愿者们组织的救援物资经铁路入川,须要经过的铁路干线是 线一贵昆线一成昆线。
45.A.京广 B.京哈 C.浙赣 D.湘黔
(4)除了水旱灾害外,在A地区夏秋季节经常发生 (灾害),B地区的冬春季节经常出现 (灾害)。
自2009年起,我国把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更加严峻复杂,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

(1)2013年入春以来,①所在的 省遭遇持续四年来的冬旱和春旱,而②所在的 (填简称)省则持续洪涝。从上图所示可知,这次旱情最重的①省和涝灾最重的②省都在 区。
(2)西南地区是本次旱情最严重的地区,究其原因
A.夏季风影响不到,降水少 B.河流少
C.沙漠分布广 D.石灰岩地形广布,不利于蓄水保水。
(3)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雅安市芦山县(30.3°N,103.0°E)发生7.0级强烈地震,造成严重的破坏。雅安市所在四川省省会城市是成都。湖南的志愿者们组织的救援物资经铁路入川,须要经过的铁路干线是 线一贵昆线一成昆线。
45.A.京广 B.京哈 C.浙赣 D.湘黔
(4)除了水旱灾害外,在A地区夏秋季节经常发生 (灾害),B地区的冬春季节经常出现 (灾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