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第九中学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65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7/4

1.选择题(共10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嗥鸣(háo) 祈求(qí) 恻隐(cè) 断壁残垣(yuán)
B.哺育(bǔ) 狩猎(shǒu)    讪笑(shěn)    怒不可遏(è)
C.干涸(hé) 咫尺(zhí) 怡悦(yí) 锲而不舍(qì)
D.慰藉(jí) 炽痛(chì) 馈赠(zēng) 相形见绌(chù)
2.
请选出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项( )
A.恪尽职守 转弯抹脚 长途跋涉  左右逢源
B.巧妙绝伦 顾名思义 逢场作戏  雅俗之别
C.日薄西山 物竟天择 对答如流  看风使舵
D.消声匿迹 吹毛求疵 喜出望外  温声细雨
3.
下面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B.同学们在听了最美女教师事迹报告后,不由得触目伤怀。
C.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绘得形象逼真,读后使人有无微不至的感觉。
D.学习文件,不能只咬文嚼字,关键是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
4.
下列句子修改有误的是(   )
A.赵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视力了啊!”
修改:把“注意”去掉。
B.用户和主播实时交流互动是网络视频直播平台上最常见。
修改:在“最常见”后加上“的情景”。
C.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
修改:将“造成的”去掉。
D.幸福源自快乐,一个人的快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与别人相处得是否融洽。
修改:将 “的快乐”改成“是否快乐”。
5.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就拿我们班来说:“各方面都表现不错!”
B.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C.被称为科学迷的哥哥,介绍我看了两本书“海底之谜”和“奇怪的科学现象”。
D.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6.
(题文)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把今年冬天的极端天气归咎于全球变暖。②因为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就出现过导致冰川大规模融化的全球变暖,而近年的气温上升很可能只是地球正常的周期性气候变化的一个阶段。③气候变化在全球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④也有不少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对飓风、暖流、风暴、洪水及干旱等极端天气现象的作用被远远夸大了⑤这些人认为,气候是复杂的地球整体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方面,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究竟能起到多大程度的作用尚无明确证据。
A.③②①④⑤B.①④②③⑤C.③①④⑤②D.①④③②⑤
7.
下面语言得体的一项( )
A.天气冷了,妈妈嘱咐你多穿件衣服,你说:“都穿好几件了,再穿捂死了!”。
B.同学邀请你出去玩,你不想去,说:“不好意思,我已经安排了别的事情,改天陪你去,好吗?”
C.一位同学因成绩优异而获奖,你说:“运气不错,别骄傲哈!”
D.小王得知自己丢失的东西有着落了,对电话那边的报信人说:“谢谢您,明天我一定会在百忙之中专程前去取回,并当面致谢,请您恭候!”
8.
请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字永叔,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B.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人,在儒家学派中与孔子并称,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D.苏轼,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学过他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水调歌头》
9.
下面关于名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讲述了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B.“阿廖沙”是《童年》的主人公,他三岁便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外祖父正直乐观;外祖母慈祥善良。
C.《水浒传》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例如:鲁智深和李逵,他们都是嫉恶如仇、直爽率真却粗中有细之人。
D.《繁星 春水》表达了诗人冰心对母爱、童真、自然的赞颂之情。虽是零碎的思想,却蕴藏着朴素而深邃的哲理。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时,指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B.“芒种”是春天的节气;“处暑”是夏天的节气;“寒露”是在秋天;“立冬”是冬的开始。
C.古代用地名称人,柳宗元又称柳河东;以官职称人,杜甫又称杜工部;也用字称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就是白居易。
D.母亲的姐妹及其丈夫称为姨母、姨夫。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11.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左传》)
(乙)楚庄王问詹何①曰:“治国奈何?”詹何对曰:“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楚庄王曰:“寡人得奉宗庙社稷②,愿学所以守之。” 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③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④。”楚王曰:“善。”
(注释)①詹何:古代哲学家。②社稷:指国家。③身治:自身修养好。④末:末节,次要的事情。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公将鼓之    ②望其旗靡
③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 ④故本在身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2)臣明于治身,不明于治国也。
【小题3】阅读(甲)选段,具体分析鲁国长勺之战取胜的原因
【小题4】分析(乙)文阐述了怎样的治国道理。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12.
阅读记叙文回答问题
开在心头的花
⑴李阳在顺河街开了一家花店,生意不是很好,隔三差五李阳都会忍痛往街角的垃圾桶扔一些快凋谢枯萎的花朵。
⑵情人节过后,李阳的玫瑰花还没有卖完,蔫塌塌的,李阳只好拿去处理。在垃圾桶旁边有一位穿着环卫服正在清洁的男人,四十多岁,满脸的沧桑。他看见李阳手中的玫瑰花,迟迟地说:“妹子,这些花你都不要了吗?”李阳点头。他说:“你能把它们都给我吗?”反正这些花都是要扔的,李阳就顺手给了他。
⑶男人很高兴,抱着花就地坐下来,小心地把花朵外层枯萎的花瓣去掉,把整理好的花用一张旧报纸包了起来放在三轮车上,然后欢快地哼着歌骑走了。
⑷第三天下午,男人出现在李阳的店里,他不好意思地问李阳,还有要丢的花吗?李阳好奇地问他,这些快枯萎的花有什么用呢?男人憨憨地笑,不回答。看他有些尴尬的表情,李阳也不好再问,心想一定是给他老婆送吧,这人还挺浪漫。
⑸后来隔三差五,男人就来拿花,走时还顺便帮李阳把店里的垃圾收走。花店的生意不是很好,时间久了,李阳就有些不甘。这些花虽说要扔掉,可毕竟都是钱啊!而别人却像捡了宝似的。她心理不平衡,态度也就不那么好了。男人好像看出了什么,沉默了半天才下了很大决心地表示多少还是给点钱。李阳当然高兴,生怕他反悔,赶紧就说店里卖剩下的花都便宜给他,100元包月吧。男人想了想,咬牙答应了。
⑹这样的交易一直持续了半年。后来,男人就不来了。李阳想他一定是后悔了吧。李阳只好又自己跑去街角的垃圾桶扔那些花。
⑺一天,李阳的店里来了位妇女,她开口就问:“妹子,是你一直给我男人花的吗?”李阳心里咯噔一下,这女人长得五大三粗,莫不是来找她算账,要退钱吧。李阳迟疑地点点头,不知如何是好。谁知女人从衣服口袋里摸出一把皱皱巴巴的零钱递到李阳手上,说:“以后,你的花我来拿。”李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赶忙把那些卖剩的花给她。女人拿了花,临出门回头对李阳说:“谢谢你,妹子,我男人说你是个好人。”
⑻李阳跟出去,看见女人正站在垃圾桶旁边像她男人一样整理那些花朵。女人看见李阳说:“你一定很想知道这些花有什么用吧,那跟我来吧。”
⑼李阳随女人去了一家敬老院,她看见女人把那些花一朵一朵插在每个房间的花瓶里,那些老人看见花都围过来开心地笑了。女人告诉李阳,她男人是个志愿者,经常来照顾老人们。他知道老人们喜欢花,可男人的收入不高,买不起花,剥去快枯萎的花瓣,养在花瓶里,还可以摆放两三天,这样老人们有花看,可开心了!
⑽李阳问男人怎么不来,女人告诉李阳,男人在扫街的时候出了车祸,躺在病床上心里一直记得要她来找李阳,继续买花看望敬老院的老人们。
⑾李阳听了,眼眶湿湿的,她悄悄把钱塞进女人的衣兜,拉着女人粗糙的手说:“大姐,以后我和你一起来送花,好吗?”
【小题1】本文以“开在心头的花”为题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小题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第②段画线的句子。
在垃圾桶旁边有一位穿着环卫服正在清洁的男人,四十多岁,满脸的沧桑。
【小题3】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说说第⑦段加点动词“摸”的妙处。
【小题4】设置悬念是本文一大特色,请举一例简析。
【小题5】小说第⑾段有什么作用?
【小题6】结合选文具体内容分析男人的形象
13.
阅读说明文回答问题
蝴蝶的飞行策略
①蝴蝶喜欢飞来飞去,时而“狂随柳絮”,时而“舞入梨花”,但是不论在何处,它们一直腾挪翻转,从来不愿沿着平缓的路径飞行。蝴蝶的这种灵动的舞步,长期启发着诗人和画家们的灵感,但也引起了人们的疑惑:既然蝴蝶有着(相对于它们而言)如此巨大的翅膀,应该能够很容易地协调飞行姿态,它们为何还要选择如此曲折颠簸的飞行方式呢?
②其实,这是蝴蝶对抗捕食者的一种进化策略,因为飞行的路径越古怪,捕猎者就越难抓到蝴蝶。与那些为了充分利用气体动力学而设计强壮翅膀的鸟类相比,蝴蝶并不是非常专业的飞行员,它们所追求的并不是飞行的速度和高度,而是敏捷的变相能力。而且,蝴蝶“乱飞”的好处不仅仅在于干扰捕猎者的预判,还能让捕猎者难以近身。日本京都大学的科学家们对蝴蝶的飞行方式做了流体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蝴蝶在推进自身向前时伴随着许许多多的上升下落,这样可以在周围产生汹涌的气体湍流,这种湍流干扰了捕猎者的攻击路线。所以,毒性大的蝴蝶往往比无毒的蝴蝶飞得更平缓,因为它们不怎么屑于采取这种逃避的策略了。
③这种高难度的“乱飞”是如何做到的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们研究了蝴蝶的身体特点。人们很久以来就知道,蝴蝶的前翅与它们的肌肉连接,而后翅只是被动地由前翅带动,似乎起不到什么作用。科学家们试着通过逐渐消减蝴蝶的后翅,来调查一下后翅的作用。他们发现,即使所有的后翅都被去掉,蝴蝶仍然可以持续地飞行。而且飞行路线仍然可以像往常那样曲折,但是飞行和转弯的速度慢了许多。很明显,蝴蝶的后翅并不用来提供飞行升力,而是专门用来增强身体转弯时的灵活性。
④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也做了类似的研究,他们通过解剖,估算了蝴蝶身体各个部分的重量,然后通过高速摄影机记录了蝴蝶的飞行运动,发现蝴蝶在飞行时,除了翅膀,其身体也承担了很重要的作用。蝴蝶可以改变身体和翅膀的相对位置来调整重心,增强身体的可操作性(比如:转身),这就好像溜冰选手或者跳水运动员通过摆动手臂和腿来改变身体重力的空间分布,因此,可以做出漂亮的动作。帝王蝶尤其精通此道,它们可以在比其自身身长还短的距离内实现90度转弯。
⑤然而,蝴蝶还有一个令人疑惑的问题,它们大都色彩鲜艳,更容易引起捕猎者的注意,这似乎违反了蝴蝶的进化策略。现在科学家们发现,蝴蝶艳丽的外表体现了它们的生物智慧。蝴蝶最初是从飞蛾进化而来的,飞蛾喜欢夜间活动,它们率先进化出了大翅膀和闪避的本领对抗蝙蝠。蝴蝶只在白天活动,它们也有着巨大的翅膀,对于鸟类而言无论如何都是很容易看到的,于是,它们索性将身体进化成很显眼的色彩,以此用作一种宣传——蝴蝶是非常难捉的。如果一只年轻的缺乏狩猎经验的鸟儿看到了一只鲜艳的蝴蝶,它会想:“哇哦,瞧瞧这块肥肉,它是我的了。”但很快这只鸟发现,蝴蝶不仅难以赶上,即使抓到了它们,它们也是很滑的,因为蝴蝶翅膀覆盖着鳞片,容易逃脱。久而久之,鸟就会意识到抓获蝴蝶实在太费力了,渐渐地就失去了对蝴蝶的兴趣,转而考虑其他的猎物了。
⑥所以,蝴蝶以它独特的生物智慧,既保护了自己,又为自然界留下了一道艳丽的的风景。
【小题1】怎样理解第一段在选文中的作用。
【小题2】概括选文第②—⑤段的说明内容。
【小题3】分析选文第③段加点词语“似乎”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小题4】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5】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蝴蝶“乱飞”产生的汹涌的气体湍流能够干扰捕猎者的攻击路线。
B.蝴蝶所追求的并不仅仅是飞行的速度和高度,还有敏捷的变相能力。
C.蝴蝶的后翅能增强其身体转弯时的灵活性,从而帮助蝴蝶加快飞行和转弯的速度。
D.蝴蝶用外表艳丽的色彩向捕捉者传达了一种信息:蝴蝶是非常难捕捉的。

4.作文(共1题)

14.

   有人说,初三是枯燥的,尝到的是辛苦,得到的是失望;有人说,初三是金色的,经历的是充实,收获的是希望;有人说,初三充满了竞争,友情似乎在你追我赶中淡薄;有人说,初三充满了友情,情趣似乎在你帮我助中浓厚……初三的心情是复杂的,初三的生活是多彩的。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初三”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立意健康向上,要有真情实感。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如有需要,请用××代替。
④、字迹工整,不少于600字,但也不能超出所给的格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0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