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交子被认为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发行于北宋时期1023年的成都。据清《续通典.食货》的(钱币.上)写着,交子应为三年一届,其肇因始于宋代之铜钱与铁钱溷用而不便于携:…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真接用随时可变成现钱的“交子”来支付货款的事例也日渐增多,宋仁宗天圣元年,政府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
材料三英国在19世纪30-40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化的实现导致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繁荣。伴随着英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其金融业也非常发达,这促进了英国成为最为强大的殖民主义国家,其殖民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真正的“日不落”帝国。与此同时,这也促进了英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从而使伦敦成为当时的国际金融中心。
——南方网《金融中心漂移说》
材料四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一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1944年,主要欧美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材料五:美国前财政部长康纳利说过一句话:“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货币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材料二概括交子流行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原因。
(3)依据材料四,指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变化及原因。
(4)依据材料五,材料中的言论“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问题”的立足点足什么?
你是如何理解的?
材料一

材料二交子被认为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发行于北宋时期1023年的成都。据清《续通典.食货》的(钱币.上)写着,交子应为三年一届,其肇因始于宋代之铜钱与铁钱溷用而不便于携:…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真接用随时可变成现钱的“交子”来支付货款的事例也日渐增多,宋仁宗天圣元年,政府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
材料三英国在19世纪30-40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化的实现导致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繁荣。伴随着英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其金融业也非常发达,这促进了英国成为最为强大的殖民主义国家,其殖民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真正的“日不落”帝国。与此同时,这也促进了英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从而使伦敦成为当时的国际金融中心。
——南方网《金融中心漂移说》
材料四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一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1944年,主要欧美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材料五:美国前财政部长康纳利说过一句话:“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货币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材料二概括交子流行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原因。
(3)依据材料四,指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变化及原因。
(4)依据材料五,材料中的言论“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问题”的立足点足什么?
你是如何理解的?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王立民在《中国法制史》中说:“先民劳动、生息、繁衍的这块大陆,东临大海,西北是戈壁,西南则是极其险峻的青藏高原。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人对于外部世界还知之甚少。"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有要求“均平”的伦理文化,商业经济发展必然导致两极分化,时刻威胁小农社会均平、宁静、停滞的生活伦理。孔子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韩非子曰:“其商工之民,聚弗靡之财,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对任何工商业,只要发现其稍有利可图,会收归官营,禁止私营,保证国家对资源垄断权。桑弘羊云:“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流放人民也,远去乡里,弃坟墓,依倚大家,聚深山泽之中,成奸伪之业,遂明党之权”。清朝雍正帝说:“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耕稼一人。
(1)据材料及所学,概括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
(2)据教材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古代抑商的具体方式。
(3)探究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作用:是有利还是有弊,或是利弊参半,还是不同时期各有利弊?
(4)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
材料:王立民在《中国法制史》中说:“先民劳动、生息、繁衍的这块大陆,东临大海,西北是戈壁,西南则是极其险峻的青藏高原。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人对于外部世界还知之甚少。"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有要求“均平”的伦理文化,商业经济发展必然导致两极分化,时刻威胁小农社会均平、宁静、停滞的生活伦理。孔子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韩非子曰:“其商工之民,聚弗靡之财,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对任何工商业,只要发现其稍有利可图,会收归官营,禁止私营,保证国家对资源垄断权。桑弘羊云:“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流放人民也,远去乡里,弃坟墓,依倚大家,聚深山泽之中,成奸伪之业,遂明党之权”。清朝雍正帝说:“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耕稼一人。
(1)据材料及所学,概括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
(2)据教材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古代抑商的具体方式。
(3)探究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作用:是有利还是有弊,或是利弊参半,还是不同时期各有利弊?
(4)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
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初,由于倭寇对沿海地区的骚扰,明太祖诏令“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仅有的朝贡贸易不断赔本,以致郑和七下西洋之后停止。“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1567年隆庆开关,流入中国的白银约为3亿3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促进资本主义萌芽,为张居正的全面改革奠定了经济基础。清初禁令未设,见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为断绝对郑成功等反清武装的物资供应,顺治帝实施禁海和迁海令(将沿海居民内迁50里),这严重影响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1683年统一台湾后实施展界,第二年设江浙闽粤四省设海关,开关贸易。随着殖民者东来,1717年。清政府下令不许中国商船到欧洲人控制下的南洋地区进行贸易。1727年又明确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到广东的虎门和福建的厦门两处。1757年乾隆皇帝宣布西洋商船只准在广东的虎门一处停泊贸易。1759年颁布《防范外夷条规》,建立“公行”由官方特许的商人垄断外贸。外国人来只准在每年的五月至十月间来广州做买卖,且必须经由公行办理,住“夷馆”内,期满必须离去。中国人不准向外商借贷资本。高税额,出口货限制品种和数量。清朝海外贸易的大门越开越小。
材料2:乾隆末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1/3;农业、手工业、贸易、城市发展等都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对外贸易长期出超,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材料三:1793年,乾隆帝在其《敕谕英吉利国王书》中说:“天朝物产丰盛,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在迎接马戛尔尼使团的过程中,清朝政府始终关注的是觐见的礼节问题。而对使团携带的给中国皇帝大量珍贵的礼物,诸如天体运行仪、天文望远镜、地球仪、计时器、榴弹炮、毛瑟枪和连珠枪,一艘当时英国最先进、装备有110门重炮的军舰模型,当时代表最先进的科技产晶以及各种工艺品、反映欧洲历史文化及风俗习惯的绘画等毫无兴趣。马戛尔尼曾邀请清朝名将福康安检阅英国使团的卫队演习欧洲新式的器操法,不料福康安回答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法,谅来没有什么稀罕!”
材料四:诚如顾炎武所指出:“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馑荐臻,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被迫转入走私和武装走私,并出现了一些大的海上武装走私集团。马克思说:“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不能单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力。”“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一这真是一神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材料五: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向西方打开大门,但清政府仍然坚持闭关政策的作法,外国商品依然难以进入中国,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最终决定了清政府闭关政策的破产。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分洋人之利,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侵。
(l)据材料,概括明清时期实施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并分析其目的和影响。
(2)据材料四、五,谈谈你对晚清政府闭关与开关的认识。
材料一:明初,由于倭寇对沿海地区的骚扰,明太祖诏令“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仅有的朝贡贸易不断赔本,以致郑和七下西洋之后停止。“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1567年隆庆开关,流入中国的白银约为3亿3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促进资本主义萌芽,为张居正的全面改革奠定了经济基础。清初禁令未设,见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为断绝对郑成功等反清武装的物资供应,顺治帝实施禁海和迁海令(将沿海居民内迁50里),这严重影响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1683年统一台湾后实施展界,第二年设江浙闽粤四省设海关,开关贸易。随着殖民者东来,1717年。清政府下令不许中国商船到欧洲人控制下的南洋地区进行贸易。1727年又明确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到广东的虎门和福建的厦门两处。1757年乾隆皇帝宣布西洋商船只准在广东的虎门一处停泊贸易。1759年颁布《防范外夷条规》,建立“公行”由官方特许的商人垄断外贸。外国人来只准在每年的五月至十月间来广州做买卖,且必须经由公行办理,住“夷馆”内,期满必须离去。中国人不准向外商借贷资本。高税额,出口货限制品种和数量。清朝海外贸易的大门越开越小。
材料2:乾隆末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1/3;农业、手工业、贸易、城市发展等都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对外贸易长期出超,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材料三:1793年,乾隆帝在其《敕谕英吉利国王书》中说:“天朝物产丰盛,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在迎接马戛尔尼使团的过程中,清朝政府始终关注的是觐见的礼节问题。而对使团携带的给中国皇帝大量珍贵的礼物,诸如天体运行仪、天文望远镜、地球仪、计时器、榴弹炮、毛瑟枪和连珠枪,一艘当时英国最先进、装备有110门重炮的军舰模型,当时代表最先进的科技产晶以及各种工艺品、反映欧洲历史文化及风俗习惯的绘画等毫无兴趣。马戛尔尼曾邀请清朝名将福康安检阅英国使团的卫队演习欧洲新式的器操法,不料福康安回答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法,谅来没有什么稀罕!”
材料四:诚如顾炎武所指出:“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馑荐臻,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被迫转入走私和武装走私,并出现了一些大的海上武装走私集团。马克思说:“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不能单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力。”“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一这真是一神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材料五: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向西方打开大门,但清政府仍然坚持闭关政策的作法,外国商品依然难以进入中国,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最终决定了清政府闭关政策的破产。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分洋人之利,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侵。
(l)据材料,概括明清时期实施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并分析其目的和影响。
(2)据材料四、五,谈谈你对晚清政府闭关与开关的认识。
2.论述题- (共1题)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00--1840年中外历史人事年表(节选)
综合以上材料信息,从东西方关系的角度,自拟一个主题进行阐述。
(要求:主题明确:提取信息充分;论证和分析逻辑清晰)
1500--1840年中外历史人事年表(节选)
世界 | 中国 |
16世纪,新航路开辟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 1696年,巴黎出版《中国近事报道(1687~1692)》,该书是法国耶酥会士李明在华期间写给法国要人的通信汇编,对康熙年间的中国作了详尽的介绍。 17、18世纪,欧洲思想启蒙运动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 1765年,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1840年前后,机器制造代替手工劳动,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完成。 | 1593年,番薯由吕宋(今菲律宾)引入中国。 1602年,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 1637年,宋应星完成《天王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688年,法国传教士张诚到,由葡萄牙人徐日升神甫引荐觐见康熙帝,与法国另一传教士白晋同在宫廷供职。689年,张诫和徐日升被委任充当中俄尼布楚边界谈判的译员。 1663年,黄宗羲完成《明夷待访录》。 1644年,清军入关。 1729年,雍正设军机处。 1736年,清朝祈谷于上帝,乾隆帝亲诣行礼,自是每年如之。建京师先蚕坛。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
综合以上材料信息,从东西方关系的角度,自拟一个主题进行阐述。
(要求:主题明确:提取信息充分;论证和分析逻辑清晰)
3.单选题- (共15题)
5.
史称贞观四年(630)“天下大稔,流散者旨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该记载肯定有过誉之处 | B.经济繁荣程度超过隋朝 |
C.人民都能过上幸福生活 | D.经济发展呈上升的趋势 |
6.
明朝湖州市菜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如下表:
从材料中最能得出的结论是
经营项目 | 数量 | 产量 | 收入(白银) |
稻 | 30亩 | 90石 | 90两 |
桑 | 10亩 | 养蚕600个(卖出250个,织绢120匹) | 125两 |
家禽 | 58头 | (略) | 55两 |
从材料中最能得出的结论是
A.这是典型的资本主义萌芽 | B.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
C.家庭经济与市场联系密切 | D.湖州地区丝织业比农业发达 |
7.
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里媼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反映了
A.私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 |
B.小农经济走向衰落 |
C.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8.
天宝二年
(713)韦坚为唐玄宗从南方采办的货物中大多是来自民间作坊的杰作:“若广陵郡(注:今扬州)船,即于栿背上堆积广陵所出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注:今镇江)船,即京口绫衫缎;晋陵郡(注:今常州)船……;会稽郡(注:今绍兴)船……;南海郡(注:今广州)船……”(《旧唐书·韦坚传》)材料表明唐代
(713)韦坚为唐玄宗从南方采办的货物中大多是来自民间作坊的杰作:“若广陵郡(注:今扬州)船,即于栿背上堆积广陵所出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注:今镇江)船,即京口绫衫缎;晋陵郡(注:今常州)船……;会稽郡(注:今绍兴)船……;南海郡(注:今广州)船……”(《旧唐书·韦坚传》)材料表明唐代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
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
C.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 |
D.家庭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 |
9.
(唐)杨国忠专权时。“多征诸州县农人令铸钱”,因农民无专门技术,结果是“费力无功”。韦纶建议“厚悬市估价,募工晓者为之”“由是役用减而鼓铸多”。这个变化反映的是
A.为政者应轻徭薄赋 | B.韦纶重农抑商 |
C.杨国忠滥用民力 | D.雇募制提高了劳动效率 |
10.
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帛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三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
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
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
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
11.
北宋承袭唐后期和五代征税的传统,广设税务,征收2%的过税《即过去的关津税》和3%的住税(即过去的市税》。“来自商业方面的收入要占到整个中央财政收入《包括货币与实物》的1/3强。货币(缗钱)收入更是基本上依赖商业提供。而在唐时《宣宗大中时》,一年的榷酒收入仅为82万贯,盐利278万贯,茶税不过近百万贯;商税收入更是“随而耗竭”,数额并不大。这说明北宋
A.沿袭重农抑商传统 | B.赋税种类繁多且沉重 |
C.商业发展超过前代 | D.鼓励民众外出经商 |
12.
明清时期各地商人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商帮,主要有徽商、晋商、闽商、广商、宁波商、洞庭商等。他们在各地建公所、会馆。当时流传谚语“广商富甲天下,钻天洞庭遍地徽”。这反映出商帮
A.形成地域生产的分工 | B.具有巨大的贸易优势 |
C.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 D.推动国内统一市场形成 |
13.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据此可知
A.司马迁认为利欲熏心 | B.司马迁认为求利符合自然之道 |
C.儒家思想深受其影响 | D.求利符合当时的主流价值观念 |
14.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历史透视和现实思考》中指出:“整体而言,中国的城市化历史是从两个层面逐渐展开的,即以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化和以市镇为核心的农村城市化。”中国历史上“两个层面”的城市化划分最恰当的时期( )
A.隋唐时期 | B.唐宋时期 | C.宋元时期 | D.明清时期 |
15.
清代中期,大量异籍棚民进入徽州山区,或开山种地,锄种苞芦……或挖煤烧炭……从地方官府到乡村宗族纷纷驱赶棚民,并指出:“欲图安久之策,莫若因山泽之资,谋兴养之利。兴养则山成材山,人怀乐土,家裕户饶,公私两益。”这主要表明
A.官府试图垄断煤炭业的生产和开发 |
B.徽州人排斥外乡人以便独享山区资源 |
C.徽州人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
D.徽州山区资源丰富,经济开发活动活跃 |
16.
明朝厉行海禁,但从明中期开始,犯禁出海的走私贸易日趋增多,一些东南沿海地区甚至出现了“片板不许下海,巨舰反蔽江而来;才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的情况,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海禁政策长期压抑正常贸易的结果 |
B.新航路开辟使国人开辟国际市场热情高涨 |
C.东南沿海地区受自然环境影响有出海贸易的传统 |
D.明朝经济进一步发展,中外贸易相互需求旺盛 |
17.
地契是典押、买卖土地时双方订立的法律文据。其中载明土地数量、坐落地点,四至边界、价钱以及典、买条件等,由当事人双方和见证人签字盖章。未向官府纳税前的地契称为“白契”或“民契”,经官府验契并纳税后称为“红契”或“官契”。只有“红契”具有法律效力。地契由买方保存,作为土地所有权凭证,可以凭它作抵押贷款。某地出土一张民国地契,从中得到


A.土地所有权发生变化 | B.土地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
C.和商品经济发生关系 | D.雇佣关系取代了租佃关系 |
18.
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狁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 B.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
C.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 D.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
19.
明代黎淳有《爆竹》诗:“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不肯灰。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该诗歌颂了火药制成爆竹产生的绚丽美景,这一时期火药发挥的最重要作用应是
A.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 B.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
C.使世界战争走向现代化 |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
4.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