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7届九年级重点高中新生入学分班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64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7/6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①人家虽然没有明说,自己这种掂(diān)斤拨两的交易未免落得个吝啬的罪名。②这场比赛双方实力悬殊,结果毫无悬念,甲方已经是稳操胜券(juàn)。
B.①不食嗟(jiē)来之食表现了我们中国人的骨气。②不论到什么地方他都要找机会炫(xuàn)耀一番,惟恐别人忽视了他。
C.①必须不被搽在表面上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jí)梁。②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zhàn)出,争辩道,……
D.①连当初最虔(qián)诚的几个人也都产生了怀疑。②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chěng)戒得还不够快意。
2.
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缄默 赢弱 义愤填膺 苍海一粟
B.孤孀 诘责 凶神恶煞 无可后非
C.嘹亮 魁梧 姗姗来迟 烦琐之至
D.阴霾 矍烁 锐不可挡 一杯黄土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
A.日本福岛核泄漏给人们带来了不可名状的恐惧。
B.雷锋传人郭明义,坚持20年无偿献血,个人捐款10多万元。他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C.森林公园里,高低错落的树木鳞次栉比,人们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D.随着微博的异军突起,权威人士对这项新事物的美妙与危险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4.
下列句子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杜甫一家也辗转流离,漂泊南方。
B.八年间,我国航天技术完成了从单舱到三舱,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再到“出舱行走”的进步。
C.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D.浙江省人民医院试水急诊无押金“先诊疗后结算”便民措施,半年来共有1000多名病人因此受惠。

2.诗歌鉴赏(共1题)

5.
(题文)出 塞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上联中“孤”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比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缰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zhān)粥不充,日昃(zě)始食,遂大诵六经之旨,慨然多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夜昏怠  或:有时
B.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
C.媵人持汤沃灌 汤:热水
D.再适长山朱氏 适:到
【小题2】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足肤皲裂而不知 ②范仲淹二岁而孤
B.①扶苏以数谏故   ②以衾拥覆
C.①辍耕之垄上     ②去之南都
D.①余则组袍敝衣处其间 ②其如土石何
【小题3】下列句中与“辄以水沃面”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中有足乐者B.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C.可以为师也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小题4】翻译句子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小题5】两文段的主人公都克服了生活的艰难,勤奋苦读,从文段中来看,二者的读书动力略有差别,请分别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宋濂是:________,乙文范仲淹是:_____________。反映古代名人苦读的成语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两个)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母亲的羽衣
(1)讲完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细看儿子已经垂睫睡去,女儿却犹自瞪着坏坏的眼睛。忽然,她一把抱紧我的脖子:“妈妈,你说,你是不是仙女变的?”
(2)女儿的问话充满童真和稚气。我真的一时不知怎样回答,但这句问话却像一把无形的钥匙,开启了情感与记忆的箱箧……
(3)许多年前,那时我自己还是小女孩,我总是惊奇地窥伺着母亲。记忆中母亲晒箱子的时候就是我兴奋欲狂的时候。
(4)母亲的樟木箱子又深又沉,像一个浑沌黝黑初生的宇宙。我还记得的是阳光下竹竿上富丽夺人的颜色,怪异却又严肃的樟脑味,以及我在母亲喝禁声中东摸摸西探探的快乐。
(5)我唯一真正记得的一件东西是幅漂亮的湘绣被面,雪白的缎子上,绣着兔子、翠绿的小白莱和红艳欲滴的小萝卜。母亲一边整理,一面会回过头来说:“别碰,别碰,等你结婚送给你。”
(6)那幅湘绣后来好像不知怎么就消失了,我也没有细问。但不能忘记的是母亲打开箱子时那份欣悦自足的表情,会让我我觉得她忽然不属于周遭的世界,那时候她会忘记晚饭,忘记我扎辫子的红绒绳。
(7)除了晒箱子,母亲最爱回顾的是早逝的外公对她的宠爱。外公总喜欢带她上街去吃点心,而当年的肴肉和汤包又是如何好吃,甚至煎得两面黄的炒面和冰糖豆浆都是超乎我想象力之外的美味。
(8)每听她说那些事的时候,我都惊讶万分——我从有记忆起,母亲就是一个吃剩菜的角色,红烧肉和新炒的蔬菜简直就是理所当然地放在父亲面前的,她自已的面前永远是一盘杂拼的剩菜和一碗“擦锅饭”。
(9)母亲每讲起那些事,总有无限的温柔,她既不感伤,也不怨叹,只是那样平静地说着,并不想把那个世界拉回来。下一顿饭她仍然会坐在老地方吃那盘剩菜;而到夜晚,她会照例一个门一个窗地去检点去上闩。她一直都负责把自己牢锁在这个家里……
(10)其实世上哪一个母亲不曾是穿着羽衣的仙女呢?像故事中的小织女,她们都曾住在星河之畔,织虹纺霓,藏云捉月,几曾烦心挂虑?她们是天神最偏怜的小女儿,她们终日临水自照,惊讶于自己美丽的羽衣和美丽的肌肤,她们久久凝注着自己的青春,被那份光华弄的痴然如醉。
(11)而有一天,她的羽衣不见了,她把洁白的羽衣拍了又拍,无声无息的关上箱子,藏好钥匙。是她自己锁住那身昔日的羽衣的。她不能飞了,因为她已不忍飞去。——她已经决定做一个母亲。
(12)女儿没有得到答案,哪肯善罢。双臂将我的脖颈搂得更紧:“妈妈?你到底是不是仙女变的?”
(13)我回过神来,却又一时愣住,我究竟是不是仙女变的,我不想也不方便告诉她什么,只胡乱应付着:“不是,妈妈不是仙女,你快睡觉。”
(14)对我的搪塞,女儿将信将疑。她听话地闭上眼睛,旋又不放心地睁开:“如果你是仙女,也要教我仙法哦!”
(15)我笑而不答,替她把被子掖好。其实我真的想对她说:“是的,妈妈曾经是一个仙女,在她做小女孩的时候。但现在,不是了,你才是,你才是一个小小的仙女。”
(选自《张晓风经典散文》,当代世界出版社,有改动)
【小题1】认真阅读全文,想一想,文中“母亲的羽衣”究竟指的是什么?以此为题有什么好处?
【小题2】揣摩并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含义。
①其实世上哪一个母亲不曾是穿着羽衣的仙女呢?
②其实我真的想对她说:“是的,妈妈曾经是一个仙女,在她做小女孩的时候。但现在,不是了,你才是,你才是一个小小的仙女。”
【小题3】读第(6)至(8)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第(6)(7)两段中加点词语“欣悦自足”和“最爱回顾”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②从第(7)段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母亲”在小时候倍受宠爱、尽享“美味”,而第(8)段中作者却说“我从有记忆起,母亲就是一个吃剩菜的角色”。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情景默写(共1题)

8.
文学常识与古诗文默写。
读下面一副对联,从下联中任选三个短语,写出短语所涉及的人物姓名,并默写他作品中的一个诗文句子。
沧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我斋壁;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司马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吾山庄。
示例:相如赋——司马相如——“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