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6题)
2.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于2011年4月28日发布。读“近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数约为
A. 14亿 B. 13.4亿
C. 11.5亿 D. 12亿
【小题2】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增幅在逐渐下降,这表明
A. 人口死亡率升高
B. 人口大量迁移到了国外
C.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
D.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成效

【小题1】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数约为
A. 14亿 B. 13.4亿
C. 11.5亿 D. 12亿
【小题2】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增幅在逐渐下降,这表明
A. 人口死亡率升高
B. 人口大量迁移到了国外
C.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
D.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成效
4.
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图中斜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 图中序号所在地区与民俗文化对应错误的是

【小题1】有关图中斜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
B.我国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
C.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
D.汉族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分界线 |
A.①地的民族服饰是藏袍 | B.②地的传统民居是窑洞 |
C.③地喜欢吃麻辣的食物 | D.④地有傣族传统节日泼水节 |
6.
关于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的地区差异大,东南少,西北多 |
B.夏季全国普遍高温,气温均在30℃以上 |
C.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南去,气温越高 |
D.降水时间分配不均,多集中在春秋季节 |
7.
关于我国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河流受地势的影响,向四周流 |
B.受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夏季风难以到达西部内陆地区 |
C.非季风气候区内,河流向外流河为主 |
D.受夏季风影响,东部河流汛期多出现在春秋季节 |
10.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 图中甲地形区的是
【小题2】 甲区域主要的粮食作物及其农作物熟制是

【小题1】 图中甲地形区的是
A.华北平原 | B.塔里木盆地 | C.长江中下游平原 | D.东北平原 |
A.棉花、一年三熟 | B.甘蔗、一年两熟 |
C.小麦、一年一熟 | D.水稻、两年三熟 |
12.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最符合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小题2】下面是贝贝对我国地势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小题3】举世瞩目的“世界第一坝”——三峡大坝,其坝址位于

【小题1】图中最符合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利于海洋湿润水汽伸入内陆,形成降水 | B.使大河向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
C.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 D.造成我国旅游资源匮乏 |
A.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 | B.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 |
C.四川省和重庆市交界处 | D.黄河上游河段 |
14.
在吐鲁番,常常见到一幢幢专门晾制葡萄干的“荫房”,其原因是
A.吐鲁番盆地是我国陆地最低点 |
B.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 |
C.吐鲁番盆地位于新疆地区,河流多是内流河 |
D.吐鲁番盆地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干旱少雨,自然风干 |
2.解答题- (共3题)
17.
我国南方地区遭遇强降雨,部分河流发生超警戒洪水,数百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3亿元。读图完成下列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受暴雨影响,下列地区易发生泥石流的是( )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广东、广西、江西、陕西出现了暴雨 |
B.受暴雨影响,珠江水位暴涨 |
C.暴雨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
D.暴雨会大大影响小麦、棉花农作物的产量 |

A.甲地区 | B.乙地区 | C.丙地区 | D.丁地区 |
18.
正确填图绘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之一,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中国地形图中绘制我国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2)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我国最高的高原和最大的盆地。
(3)根据资料对比归纳两城市夏季降水的不同点并判断其影响因素(完成结论)。
(4)在我国季风区中有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泾渭分明地彰显了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向上的自然地理差异,在图中画出这一界线,并列表比较其地理差异。

(1)请在中国地形图中绘制我国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2)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我国最高的高原和最大的盆地。
(3)根据资料对比归纳两城市夏季降水的不同点并判断其影响因素(完成结论)。
(4)在我国季风区中有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泾渭分明地彰显了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向上的自然地理差异,在图中画出这一界线,并列表比较其地理差异。
比较项目(自然地理要素) | 界线以北 | 界线以南 |
| | |
| |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6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