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广东省墨江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6374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3/4/10

1.选择题(共40题)

1.
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于内陆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洋流D.地形
2.电镀时,镀件与电源的{#blank#}1{#/blank#}极连接.
3.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是(   )
A.亚洲和太平洋B.非洲和印度洋
C.南极洲和北冰洋D.亚洲和大洋洲
4.函数f(x)=ax1+2的图象恒过定点(   )
5.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沧海桑田”不可能发生
B.世界海陆分布今后不会再发生变化
C.世界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有关
D.各个板块始终是静止不动的
6.
赤道穿过的大洲有()
A.北美洲、非洲、大洋洲B.欧洲、亚洲、北美洲
C.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D.只有非洲和南美洲
7.
地球表面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所占的比例约为()
A.60%:40%B.71%:29%C.80%:20%D.79%:21%
8.氯化铵的水溶液显弱酸性,其原因为{#blank#}1{#/blank#}(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若加入少量的明矾,溶液中的NH4+的浓度{#blank#}2{#/blank#}(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9.氯化铵的水溶液显弱酸性,其原因为{#blank#}1{#/blank#}(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若加入少量的明矾,溶液中的NH4+的浓度{#blank#}2{#/blank#}(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10.氯化铵的水溶液显弱酸性,其原因为{#blank#}1{#/blank#}(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若加入少量的明矾,溶液中的NH4+的浓度{#blank#}2{#/blank#}(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11.若函数f(x)=2|xa|(a∈R)满足f(1+x)=f(1﹣x),且f(x)在[m,+∞)单调递增,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blank#}1{#/blank#}.
12.
下面是科学家在研究海陆分布时发现的一系列现象,请选出能证明海陆分布是变化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现象(  )
A.台湾海峡底部发现了森林的遗迹
B.四川发生地震,导致大量房屋倒塌
C.印度发生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淹没了万顷良田
D.南海内发现大量的珊瑚
13.
农业生产中的“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气候变化D.土壤性质
14.
从气候类型看,几乎都属于寒带冰原气候类型的是(   )
A.非洲B.欧洲C.亚洲D.南极洲
15.
反映一个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应该用(    )
A.降水量各月柱状图B.等温线图C.等高线图D.等降水量图
16.
下列选项中描述天气特征的是(   )
A.东南沿海夏秋季节常受台风影响B.广州夏季高温多雨
C.海南岛常夏无冬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7.
表示当地气候寒冷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8.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I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B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

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

Br还原性强于Cl

D

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

NH4Cl固体可以升华

19.
最炎热的大陆是(    )
A.非洲大陆B.澳大利亚大陆C.南美洲大陆D.亚欧大陆
20.
下列关于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随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升高
B.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升高约60C
C.同纬度地带高原比平原气温低
D.赤道地区从山麓到山顶气温变化小
21.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请你判断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B.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C.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D.洋流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2.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分布在
A.东南亚的岛屿上B.非洲的刚果河流域
C.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D.非洲的尼罗河流域
23.若y=ax+m﹣1(a>0,a≠1)的图象在第二、三、四象限内,则(   )
24.
造成四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B.纬度因素C.海陆位置D.洋流因素
25.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26.
在我们熟悉的饮料作物和水果中,不全产自热带地区的是(   )
A.咖啡 可可B.香蕉 桃子C.芒果 榴莲D.椰子 香蕉
27.工业上可以利用反应I所示原理降低污染气体的排放,并回收燃煤痼气中的硫.

已知:反应I:2CO(g)+SO2(g)⇌2CO2(g)+S(l)△H1

反应Ⅱ:2CO2(g)⇌2CO(g)+O2(g)△H2=+566.0kJ•mol1

反应Ⅲ:S(l)+O2(g)⇌SO2(g)△H3=﹣296.0kJ•mol1

则△H1={#blank#}1{#/blank#}.

28.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
A.气温随纬度的增大而升高
B.同纬度地区气温相同
C.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
D.北半球等温线比南半球平直
29.
由降水量规律可以看出韶关属于(   )
A.全年多雨区B.全年少雨区
C.夏季多雨区D.冬季多雨区
30.函数y=e|x1|的图象大致形状是(   )
31.
图中四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32.
下图中的民居建筑特色反映的自然环境是:
A.炎热干旱的沙漠B.终年严寒的地区
C.地势高峻的高原D.炎热多雨的气候
33.
大兴安岭雪花飘飘,海南岛上鲜花还在盛开,两地景观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两地海拔高度不同B.两地纬度不同C.两地距海远近不同D.地形不同
34.
下列地区的人们与其普遍开展的体育活动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内蒙古:摔跤B.黑龙江:滑雪C.海南:冲浪D.广东:滑冰
3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称取2.0gNaOH固体

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B

制备Fe(OH)3胶体

向氯化铁饱和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NaOH溶液,加热煮沸至液体变为红褐色

C

证明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

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析出硅酸胶体

D

萃取碘水中的碘

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酒精,振荡,静置分层后,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36.
喜马拉雅山脉很多山峰海拔都超过8000米,那么山上的气温比同纬度近海平原要低将近(   )
A.20℃
B.40℃
C.32℃
D.50℃
37.
读下图判断韶关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38.已知E,F,G,H分别是空间四边形四条边AB,BC,CD,DA的中点,

39.已知E,F,G,H分别是空间四边形四条边AB,BC,CD,DA的中点,

40.已知E,F,G,H分别是空间四边形四条边AB,BC,CD,DA的中点,

2.解答题(共4题)

41.
读东西半球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12分)

(1)将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洲的名称填写在下面的空格内。
1___________洲2___________洲3___________洲4___________洲
5___________洲6___________洲7___________洲
(2)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洋的名称填写在下列的空格内。
A _________ B __________ C __________ D __________,1洲和2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
42.
读下图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风向图和甲、乙两副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乙两副图中,准确反映A地气候特点的是:____图,反映B地气候特点的是:____ 图。
(2)A、B两地降水差异很大,其原因是安第斯山脉对来自太平洋的水汽起了____ 作用。
(3)A、B两地最高气温都出现在一月,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 。
A、海陆位置 B、地形地势 C、纬度位置 D、洋流
(4)A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气候,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
43.
读下面的两幅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 8分)

(1) 在我国 _______地区有A图所示的_______气候。
(2) B图所示的 _______气候最大面积地分布是在_______。
44.
(每空2分,共 8分)读下图A 、 B 两地中降水量最为丰富的是 ________地,因为这里处在山的 ________ 坡,暖湿气流________,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至雨,这种降雨类型被称为 ________ 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0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