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2题)
2.
读图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题。

【小题1】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
【小题2】形成我国AB一线西北部地区人口分布状况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小题1】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
A.西南多,东北少 | B.西北多,西南少 |
C.东南多,西北少 | D.西北多,东南少 |
A.沿海、沿河 | B.干旱、荒漠多 | C.交通闭塞 | D.经济落后 |
5.
根据近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如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变化特点是
【小题2】我国虽然实行了控制人口的政策,但是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仍然很大,主要原因是
【小题3】第六次人口普查,广东省取代河南省成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主要原因有

【小题1】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变化特点是
A.人口增长幅度加快 |
B.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 |
C.人口老龄化加重 |
D.人口整体素质有所下降 |
A.生活水平高 | B.死亡率低 |
C.经济发展快 | D.人口基数大 |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B.外来人口数量多 |
C.工业发达,城市稀少 | D.人口素质高,处于高生育水平 |
6.某人从甲地去乙地共走了500m,途经一条宽为xm的河流,该人不小心把一件物品丢在途中,若物品掉在河里就找不到,若物品不掉在河里,则能找到,已知该物品能被找到的概率为 {#mathml#}{#/mathml#} ,则河宽为( )
7.某人从甲地去乙地共走了500m,途经一条宽为xm的河流,该人不小心把一件物品丢在途中,若物品掉在河里就找不到,若物品不掉在河里,则能找到,已知该物品能被找到的概率为 {#mathml#}{#/mathml#} ,则河宽为( )
8.
读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地形类型中,比例最大的是
【小题2】图示信息可反映出我国地形的特点是

【小题1】我国地形类型中,比例最大的是
A.山地 | B.高原 |
C.盆地 | D.平原 |
A.地形阶梯分布 | B.地形复杂多样 |
C.地势西高东低 | D.山脉纵横交错 |
9.用系统抽样方法从960人中抽取32人做问卷调查为此将他们随机编号为1,2,…,960,分组后在第一组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到的号码为9,若抽到的32人中,编号落入区间[1,450]的人做问卷A,编号落人区间[451,750]的人做问卷B,其余的人做问卷C,则抽到的人中,做问卷C的人数为{#blank#}1{#/blank#}.
10.
读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地势特点是
【小题2】下列地形区位于第一级阶梯的是
【小题3】36°N在第二、三阶梯经过的两大地形区的分界线是
【小题4】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既沟通了东西部联系,又蕴藏了巨大水能,这主要是由于我国

【小题1】我国地势特点是
A.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
B.地势东高西低,呈四级阶梯分布 |
C.地势南高北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
D.地势北高南低,呈四级阶梯分布 |
A.内蒙古高原 | B.青藏高原 | C.云贵高原 | D.塔里木盆地 |
A.大兴安岭 | B.横断山脉 | C.太行山脉 | D.巫山 |
A.地形复杂多样 | B.山区面积广大 |
C.地势西高东低 | D.山脉纵横交错 |
12.
春秋季节,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可穿轻便衣着。冬季比较寒冷,尤其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虽然宿舍和教室有取热设备,但仍需要准备厚冬装,以便室外御寒。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小题2】我国北方冬季气温低的主要原因
【小题3】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小题4】我国某城市1月均温1.9℃,7月均温28℃,年均降水量1060毫米,这个城市可能是

【小题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月0º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
C.亚热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 D.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
A.海拔高 | B.纬度高,正午太阳高低 |
C.距冬季风源地近 | D.纬度高,白昼短 |
A.海陆位置 | B.地势影响 | C.纬度位置 | D.地形复杂 |
A.沈阳 | B.天津 |
C.海口 | D.盐城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