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①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
②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
③它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感情
④而且化“抽象”为“具体”
A.①③④② | B.①④③② | C.③④②① | D.③②④① |
2.字词书写- (共1题)
3.诗歌鉴赏- (共1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小题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景象?由此可以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哪句诗句?
【小题2】下阕中哪句话运用了典故,请写下来,并分析这句话表达的复杂心情。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选自《论语》)
注:①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②疏:粗粮。③肱:胳膊。
【小题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 ( )
A.故虽有名马 有仙则名 |
B.斯是陋室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
C.无案牍之劳形 凄神寒骨 |
D.无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 |
①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②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小题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事,写作角度有何不同?
【小题4】通过阅读甲乙两文,可以看出孔子和刘禹锡相同的人生态度是什么?
5.现代文阅读- (共1题)
最美的姿态
张鸣
①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②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嚣的躯体。人应该是一种追求 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偷悦的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阅读。
③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这些书与他们自己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
④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一个识字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 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趣闻……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后的池塘,逐渐充盈。
⑤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而言,也许是没有魅力的,甚至是有缺陷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虽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时,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⑥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自身的动物,体育场、舞台、T型台……这一切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但你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选自《北大中文系第一课》,有删改)
【小题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小题2】阅读④⑤两段,请概括读书有哪些好处?
【小题3】文章①-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简要说明其作用。
6.名著阅读- (共1题)
(1)《水浒传》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例如《智取生辰纲》一节, ① 为了将生辰纲安全送达东京而乔装打扮,昼伏夜行,结果在黄泥冈被梁山好汉吴用等人扮成的枣贩子和② 乔装成的卖酒汉子用蒙汗药迷倒,最终押送失败。
(2)《水浒传》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以下括号中所填人物与情节不符的一项是( )
A.(鲁达)再人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成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
B.(林冲)把桌子只一脚,踢在一边,抢起身来,衣襟底下掣出一把明晃晃刀来,搦的火杂杂。吴用便把手将髭须一摸,晁盖、刘唐便上亭子来,虚拦住王伦,叫道:“不要火并!” |
C.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 |
D.(杨志)那里应笞,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到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众人都吃一惊。宋江喝道:“黑厮又做甚么?” |
7.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