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海外贸易的发展,在明代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明代前期,朝廷严禁私人从事海外贸易,朝贡贸易成为对外贸易的唯一合法途径。这种贸易形式在永乐至宣德年间臻于鼎盛,在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下,海外各国纷纷与明廷建立朝贡关系。正统以降,入贡国家日渐减少,朝贡贸易趋于衰微,如自弘治元年(1488)至弘治六年
自广东入贡的海外国家仅占城、暹罗各一次。不过,朝贡贸易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对外贸易的萎缩,与朝贡贸易衰落的同时,私人海外贸易队伍却逐渐壮大起来。在开展贸易的压力下,经过激烈争论,朝廷在隆庆元年(1567)部分解除海禁,一直被视为走私的私人海外贸易取得了合法地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输入中国的商品,以海外各地的特产和香料为主,也有暹罗红纱、番被、嘉文席、交阯绢、西洋布等少量手工业品。从中国输出的商品,有生丝、丝绸、瓷器、铜器、铁器、食品、各种日常用具以及牲畜等,其中尤以生丝、丝织品、瓷器为大宗。
的贸易。对外贸易不仅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而且使英国人冲出欧洲,走向世界,为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为大不列颠殖民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时期和英国16、17世纪海外贸易发展对两国的影响。
材料一海外贸易的发展,在明代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明代前期,朝廷严禁私人从事海外贸易,朝贡贸易成为对外贸易的唯一合法途径。这种贸易形式在永乐至宣德年间臻于鼎盛,在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下,海外各国纷纷与明廷建立朝贡关系。正统以降,入贡国家日渐减少,朝贡贸易趋于衰微,如自弘治元年(1488)至弘治六年
自广东入贡的海外国家仅占城、暹罗各一次。不过,朝贡贸易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对外贸易的萎缩,与朝贡贸易衰落的同时,私人海外贸易队伍却逐渐壮大起来。在开展贸易的压力下,经过激烈争论,朝廷在隆庆元年(1567)部分解除海禁,一直被视为走私的私人海外贸易取得了合法地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输入中国的商品,以海外各地的特产和香料为主,也有暹罗红纱、番被、嘉文席、交阯绢、西洋布等少量手工业品。从中国输出的商品,有生丝、丝绸、瓷器、铜器、铁器、食品、各种日常用具以及牲畜等,其中尤以生丝、丝织品、瓷器为大宗。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在国内工农业发展的基础上,16、17世纪的英国不仅国内市场繁荣,而且对外贸易也活跃。英国的对外贸易主要以输出呢绒为主,海外扩张的动机也是为呢绒寻找销售地。之后,英国与西欧、北欧的呢绒贸易趋于衰落,而与利凡特—东印度以及北美殖民地的进口贸易却繁荣起来,进口的目的是为了再出口,这种输入与再输出的贸易越来越发达,而呢绒出口贸易逐渐走向衰落(当然,其衰落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贸易转型。英国的贸易转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展的是与利凡特—东印度的贸易,第二阶段发展的是与殖民地的贸易。对外贸易不仅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而且使英国人冲出欧洲,走向世界,为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为大不列颠殖民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赵秀荣《17世纪英国海外贸易的拓展与转型》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明朝时期和英国16、17世纪海外贸易的主要特征。(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时期和英国16、17世纪海外贸易发展对两国的影响。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几千年来,人类文化是不断发展,不断演变的。没有任何一个文化系统自古以来就是现在这个形象的。发展演变,一般是两条腿走路,一是自身的演进,二是从外界吸收接受。文化发展,就好像一条河流,自源头一路往下滚流,沿途条条小水前来汇合,然后成为滔滔滚滚的大江。
——摘编自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
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历史知识,围绕“人类文化的发展与演变”这一主题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材料几千年来,人类文化是不断发展,不断演变的。没有任何一个文化系统自古以来就是现在这个形象的。发展演变,一般是两条腿走路,一是自身的演进,二是从外界吸收接受。文化发展,就好像一条河流,自源头一路往下滚流,沿途条条小水前来汇合,然后成为滔滔滚滚的大江。
——摘编自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
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历史知识,围绕“人类文化的发展与演变”这一主题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武帝曾言:“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司马迁评价汉武帝“四海承平,疲耗中土,事彼边兵,人无聊生。偏观赢政,几欲齐衡”。百年后的班固则称其“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知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千年之后的司马光则认为:“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指汉武帝能够遵守先王之道,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守住基业),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摘编自姜鹏《汉武帝的三张面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汊武帝“变更制度”的政治原因,并指出其政治方面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三位历史学家对汉武帝评价不同的原因。
材料一汉武帝曾言:“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司马迁评价汉武帝“四海承平,疲耗中土,事彼边兵,人无聊生。偏观赢政,几欲齐衡”。百年后的班固则称其“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知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千年之后的司马光则认为:“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指汉武帝能够遵守先王之道,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守住基业),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摘编自姜鹏《汉武帝的三张面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汊武帝“变更制度”的政治原因,并指出其政治方面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三位历史学家对汉武帝评价不同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3题)
4.
公元前451年之前,雅典男子与他们外国妻子所生的孩子可以获得完全公民权。而伯利克里改革后,只承认父母双方都是雅典公民的孩子拥有公民权。这一变化
A.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
B.扩大了雅典公民的参政范围 |
C.提高了雅典女性的社会地位 |
D.推动公民法向万民法的转变 |
5.
某学者认为,人们对王室的感情就像对待一座他们崇敬的历史建筑,一旦坍塌必然感到无比惋惜。……对许多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民众来说,首相不过是……普通外国领导人,但国王和王子却是属于他们自己的“陛下”和“殿下”。该学者论述的国家是
A.德国 |
B.日本 |
C.英国 |
D.法国 |
6.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是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7.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这样描述一场战役:“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战斗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次战役
A.粉碎了敌人速战速决的计划 |
B.是国共合作进行抗日的典型 |
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
D.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 |
8.
下表为20世纪50-90年代中美苏日四国关系演进表,影响四国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时间 | 关系 |
50-60年代 | 中苏同盟对抗美日同盟 |
60-70年代 | 中苏分裂并继续与美日抗衡 |
70-80年代 | 中美日关系改善,同时抗苏 |
80-90年代 | 中美日保持相对友好,中苏关系逐步正常化 |
A.国际格局的走向 |
B.意识形态的分歧 |
C.国家利益的角逐 |
D.政治领袖的智慧 |
9.
史载,东汉时“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这反映了东汉时期
A.庄园经济已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
B.庄园经济具有综合性经营的特点 |
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基本破产 |
D.中央政府对地方豪强已完全失控 |
10.
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A.经济结构发生转型 |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C.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11.
著名汉学家白乐日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到宋代已发育成熟,近代中国以前的新因素到宋代已显著呈现,宋代是中国最令西方人神往的朝代。以下可以为其提供依据的是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
B.“市”打破时空限制 |
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D.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
12.
下表为1863-1907年晚清海关征税金额表,据此可知
时间 | 金额(单位:万两) |
1863 | 638 |
1877 | 1206 |
1887 | 2054 |
1897 | 2275 |
1907 | 3386 |
A.中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 |
B.中国关税主权逐渐收回 |
C.对外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
D.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
13.
***在一次大会中说:“我们在一个地广人多、情况复杂的大国内,彻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胜利。在两个革命的实践中……我们的党是个政治上成熟的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此次会议
A.正确地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任务 |
B.将***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C.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
14.
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重视情感的抒发,“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下列属于这一风格的文学作品是
A.《百年孤独》 |
B.《人间喜剧》 |
C.《老人与海》 |
D.《巴黎圣母院》 |
15.
“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认识自然界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据此可知,促成启蒙运动的因素之一是
A.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 |
B.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 |
C.封建君主专制的衰落 |
D.近代科学知识的进步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