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共1题)
2.判断题- (共1题)
2.
图说地理——穿越黄土高原。(正确在答题卡涂 A,错误在答题卡涂B)
读图获取信息,正确描述地理事物的现象和特征,是学习地理的首要途径。根据图中信息,请判断正误,对的涂A,错的涂B。

(1)黄土高原主要位于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 ( )
(2)现在的黄土高原与秦汉时相比,森林、草地减少了,耕地增加了。 ( )
(3)晋、陕、赣、宁等省份在黄土高原上。 ( )
(4)从秦汉到现在,黄土高原变得更加千沟万壑,沿河里含沙量更大了。 ( )
读图获取信息,正确描述地理事物的现象和特征,是学习地理的首要途径。根据图中信息,请判断正误,对的涂A,错的涂B。

(1)黄土高原主要位于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 ( )
(2)现在的黄土高原与秦汉时相比,森林、草地减少了,耕地增加了。 ( )
(3)晋、陕、赣、宁等省份在黄土高原上。 ( )
(4)从秦汉到现在,黄土高原变得更加千沟万壑,沿河里含沙量更大了。 ( )
3.选择题- (共18题)
3.
读如图“中国政区图”看图分析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
B.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全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没有寒带 |
C.海域辽阔,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 |
D.南北跨纬度约57°,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
8.
关于我国的人口和民族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给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
B.以黑河和腾冲一线为界,我国北方人口密度大,南方人口密度小 |
C.山东、河南人口密度小,甘肃、宁夏人口密度大 |
D.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南和东北 |
9.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干流流量和河流含沙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下列各题:

【小题1】该河流泥沙含量在河口镇到陕县段大大增加,原因是该河段所流经地形区由于 造成水土流失( )
①夏季多暴雨
②黄土土质疏松
③地形平坦
④植被茂密
【小题2】该河流从兰州到河口镇、桃花峪到利津段河流流量减少的原因是( )
①兰州到河口镇段是由于降水量减少
②兰州到河口镇段是由于引黄灌溉
③桃花峪到利津段是由于地上河缺少支流汇入
④桃花峪到利津段是由于河流下游蒸发增强

【小题1】该河流泥沙含量在河口镇到陕县段大大增加,原因是该河段所流经地形区由于 造成水土流失( )
①夏季多暴雨
②黄土土质疏松
③地形平坦
④植被茂密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①兰州到河口镇段是由于降水量减少
②兰州到河口镇段是由于引黄灌溉
③桃花峪到利津段是由于地上河缺少支流汇入
④桃花峪到利津段是由于河流下游蒸发增强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10.
图甲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图乙为“我国部分地形分布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我国地形地势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②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③昆仑山在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 ④地势第三级阶梯上最主要的地形是平原
⑤地势第二级阶梯上最主要的地形是高原山地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小题2】甲图中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有
A. ABCD B. AD C. BC D. BD

【小题1】关于我国地形地势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②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③昆仑山在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 ④地势第三级阶梯上最主要的地形是平原
⑤地势第二级阶梯上最主要的地形是高原山地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小题2】甲图中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有
A. ABCD B. AD C. BC D. BD
11.
读下图,我国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判断下列月份说法可信的是(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小题2】此时,影响我国的季风的风向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小题1】据图判断下列月份说法可信的是(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小题2】此时,影响我国的季风的风向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12.
有关乌鲁木齐、济南和东京三个城市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那么,下列由小到大排列的是


A.年降水量:乌鲁木齐—济南—东京 |
B.气温年较差:乌鲁木齐—东京—济南 |
C.夏季气温:济南—东京—乌鲁木齐 |
D.人口密度:东京—乌鲁木齐—济南 |
14.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各线与其分布大体一致的是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②1月0℃等温线 ③水田与早地的界线
④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 ⑤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②1月0℃等温线 ③水田与早地的界线
④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 ⑤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A.②③⑤ | B.③④⑤ | C.①④⑤ | D.①②④ |
15.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我国地理分界线的表述,错误的是
【小题2】 图中沿箭头所示方向,符合我国自然环境要素变化规律的是

【小题1】有关我国地理分界线的表述,错误的是
A.界线①是人口地理分界线 |
B.界线②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
C.界线③是湿润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
D.界线④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
A.气温年较差变小 | B.降水量减少 |
C.夏季风增强 | D.台风影响增多 |
17.
读黄河长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黄河的各河段水文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游形成地上河 B. 中游塑造了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
C. 中游含沙量剧增 D. 下游水土流失严重
【小题2】关于长江的各河段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 上游航运价值高
C. 中下游水能资源丰富 D. 宜昌以下才可四季通航,有“黄金水道”美称
【小题3】关于黄河长江各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
A. 黄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B.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C. 黄河中游围湖造田,洪涝灾害频发 D. 长江中下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小题1】关于黄河的各河段水文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游形成地上河 B. 中游塑造了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
C. 中游含沙量剧增 D. 下游水土流失严重
【小题2】关于长江的各河段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 上游航运价值高
C. 中下游水能资源丰富 D. 宜昌以下才可四季通航,有“黄金水道”美称
【小题3】关于黄河长江各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
A. 黄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B.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C. 黄河中游围湖造田,洪涝灾害频发 D. 长江中下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19.
关于我国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建水库可以调配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
B.跨流域调水可以缓解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 |
C.南水北调是把水资源充足的长江流域的水调往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 |
D.春季和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水资源最充足 |
20.
观察同等降水量,不同植被下水土流失实验得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是


A.植被茂密,水土流失严重 |
B.植被稀疏,水土流失较少 |
C.植被疏密与水土流失无关 |
D.植树种草是减少水土流失的重要方法 |
4.解答题- (共3题)
21.
游走中国。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系列特别节目《边疆行》,从广西防城港市出发到辽宁丹东,顺时针勾勒中国版图。作为《边疆行》的姊妹篇,大型系列特别节目《沿海行》采用车队行进的方式,从辽宁的丹东出发,沿中国海岸线按顺时针方向,行进到广西防城港,完成全部行程。《沿海行》与《边疆行》相呼应,完成沿中国大陆版图完整行走一圈的任务。据图完成下列题目。

(1)《边疆行》路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中,最早迎来新的一天的是____ ___(全称),海拔最高的是_____ ___(全称)。
(2)《沿海行》从辽宁的丹东出发,行进到广西防城港,在图中填写此路线依次经过的四个海域的名称。
(3)图中省份A和B在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差异大,填写下表。

(1)《边疆行》路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中,最早迎来新的一天的是____ ___(全称),海拔最高的是_____ ___(全称)。
(2)《沿海行》从辽宁的丹东出发,行进到广西防城港,在图中填写此路线依次经过的四个海域的名称。
(3)图中省份A和B在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差异大,填写下表。
省份 | 简称 | 气候类型 | 河流主要类型 |
A | | | |
B | | | |
22.
填图绘图。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学会用地理语言来记录和表述地理事物,是我们学习地理、认识世界的重要技能。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甲图,请把表示盆地和平原的图例填在左下方对应的方框中,并在甲图中填出世界最高的高原名称。
(2)在甲图中描画出我国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3)在甲图中标注出秦岭—淮河一线。
(4)根据等高线信息,完成方框内的内容。
(5)关于甲图中A处能建水电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学会用地理语言来记录和表述地理事物,是我们学习地理、认识世界的重要技能。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甲图,请把表示盆地和平原的图例填在左下方对应的方框中,并在甲图中填出世界最高的高原名称。
(2)在甲图中描画出我国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3)在甲图中标注出秦岭—淮河一线。
(4)根据等高线信息,完成方框内的内容。
(5)关于甲图中A处能建水电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二三阶梯交界处 | B.位于一二阶梯交界处 |
C.水能丰富 | D.水能缺乏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连线题:(1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8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