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1题)
2.
下列各少数民族同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藏族同胞说:我们用青稞酒招待远方的客人。 |
B.蒙古族同胞说:端午节赛龙舟是我们的传统体育节目。 |
C.哈萨克族同胞说:冬不拉是我们哈萨克族人创造的乐器。 |
D.傣族同胞说:泼水节是我们的传统活动。 |
3.
有关我国半岛、岛屿、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最大的半岛是雷州半岛 |
B.我国有众多的岛屿,其中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
C.台湾海峡是我国的内海,属于东海海域 |
D.曾母暗沙处在我国的最东端 |
4.
分析下图中甲、乙、丙、丁四条路线所经过的地区,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能明显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路线是( )
【小题2】能到达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的是( )
【小题3】能到达我国最大天然林区的路线是( )
【小题4】能到达有着“天涯海角”之称的省区的是( )

【小题1】能明显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路线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6.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阴影部分是( )
【小题2】该区内一些地方岩石大面积裸露的“石漠化”现象严重,其人为原因是( )
【小题3】图示区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下列四个景点位于图中甲省的是( )

【小题1】图中阴影部分是( )
A.云贵高原 | B.四川盆地 | C.东南丘陵 | D.黄土高原 |
A.的岩石造成成土过程缓慢 | B.土层贫瘠,植被根系浅,易遭水流冲蚀 |
C.山高坡陡,且降水集中 | D.人口增长,耕地不足,毁林开荒 |
A.![]() | B.![]() |
C.![]() | D.![]() |
7.
【小题1】长江、黄河的分水岭是( )
【小题2】长江干流自上游向下游流经的大地形区的排列正确的是( )
【小题3】长江、黄河的共同点是(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长江、黄河的分水岭是( )
A.太行山 | B.秦岭 | C.巫山 | D.南岭 |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
B.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
C.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青藏高原 |
D.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
A.源头都在西藏的青藏高原上 | B.都注入东海 |
C.都自西向东流经三级阶梯 | D.都流经藏、川 |
9.
电视纪录片《第三极》首次聚焦青藏高原,与南北两极比,它是唯一有人类生存活动的“极地”地带,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
【小题2】相比于高原上的其他地区,藏南谷地成为农田、城市最集中的区域,其最大的优势是()
【小题1】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
A.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
A.纬度较低,交通很便利 | B.地形平坦,交通较便利 |
C.地势较低,水热较充足 | D.距海较近,水热较充足 |
10.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台湾岛的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台湾岛总体的地势特征是( )
【小题3】台湾岛的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分布中( )
【小题4】台湾岛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美誉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5】据图分析,影响台湾岛气温递变的最主要因素是( )

【小题1】关于台湾岛的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东临台湾海峡,西临太平洋 | B.位于中低度地区 |
C.地跨南北半球 | D.地跨亚热带与热带 |
A.东高西低 | B.中部高四周低 |
C.西高东低 | D.中部低四周低 |
A.东部 | B.西部 | C.中部 | D.北部 |
A.气候温暖湿润,多山地 | B.河流多,水量大 |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 D.农业技术水平高 |
A.纬度因素 | B.海陆因素 | C.地形因素 | D.洋流因素 |
11.
读我国西北内陆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单位:米),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地区地势的总体特征是()
【小题2】图示地区沙漠广布,主要原因有()
①深居内陆 ②河流稀少 ③山脉阻挡 ④植被稀疏

【小题1】图示地区地势的总体特征是()
A.中部低,四周高 | B.东高西低 |
C.中部高,四周低 | D.北高南低 |
①深居内陆 ②河流稀少 ③山脉阻挡 ④植被稀疏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解答题- (共6题)
12.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风向判断,这是_____(夏、冬)季风。
(2)图中箭头表示①_____(风向)季风,主要来自_____洋,气流的性质是________。
(3)此时,季风区内降水量较____,气温较___,这种____________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1)根据图中风向判断,这是_____(夏、冬)季风。
(2)图中箭头表示①_____(风向)季风,主要来自_____洋,气流的性质是________。
(3)此时,季风区内降水量较____,气温较___,这种____________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13.
读图I、II、III,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I,造成我国东部油菜开花日期由南向北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2)图II中A是_______省,结合图III所示气候资料,判断该省的省级行政中心武汉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图II,归纳我国油菜集中产区主要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点)

(1)读图I,造成我国东部油菜开花日期由南向北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2)图II中A是_______省,结合图III所示气候资料,判断该省的省级行政中心武汉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图II,归纳我国油菜集中产区主要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点)
14.
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土地利用类型: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
(2)图中A地区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地形类型为________。
(3)写出图中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区B地和C地所属地形区:B地:________@C地:________@
B地没有土地利用类型乙的分布是因为B地________。
(4)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________。

(1)图中土地利用类型: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
(2)图中A地区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地形类型为________。
(3)写出图中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区B地和C地所属地形区:B地:________@C地:________@
B地没有土地利用类型乙的分布是因为B地________。
(4)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________。
15.
读我国两大平原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1)左图和右图分别表示的是_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__平原。其中左图所示平原由A_______平原、B_______平原和C_______平原三部分组成;右图所示平原由三条河流共同冲积而成,其中_____河是塑造该平原的主力。
(2)左图中D山脉是_____,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_____地区与_______地区的界山。
(3)右图所示地区是我国重要经济区域,交通便利是其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之一,铁路线①_____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起始段,而铁路线②______是连贯我国南北的重要铁路线。

(1)左图和右图分别表示的是_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__平原。其中左图所示平原由A_______平原、B_______平原和C_______平原三部分组成;右图所示平原由三条河流共同冲积而成,其中_____河是塑造该平原的主力。
(2)左图中D山脉是_____,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_____地区与_______地区的界山。
(3)右图所示地区是我国重要经济区域,交通便利是其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之一,铁路线①_____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起始段,而铁路线②______是连贯我国南北的重要铁路线。
16.
读某区域地图(左图)及景观图(右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的________地区。
(2)图中数据分析说明,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质疏松、植被少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本区的降水加剧了水土流失,其降水特点是________。
(3)该地区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呈现出如今“____”的地表形态,右图是该地区独特的______地貌类型。
(4)该地区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
(5)该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能源基地。2011年国家把西安________高新区定为国家级高新区。

(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的________地区。
(2)图中数据分析说明,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质疏松、植被少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本区的降水加剧了水土流失,其降水特点是________。
(3)该地区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呈现出如今“____”的地表形态,右图是该地区独特的______地貌类型。
(4)该地区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
(5)该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能源基地。2011年国家把西安________高新区定为国家级高新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1道)
解答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