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5题)
1.
如图为我国某地常住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图反映该地人口年龄构成的特点是( )
【小题2】我国实施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的积极意义主要是( )

【小题1】该图反映该地人口年龄构成的特点是( )
A.老年人比重大 | B.男性比重大 |
C.青壮年比重大 | D.儿童比重大 |
A.促进人口大规模迁移 | B.促进乡村城市化 |
C.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 D.降低人口出生率 |
2.
读四省区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和人口最多的省区分别是 ( )
【小题2】分布在④省区的商品粮基地是( )

【小题1】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和人口最多的省区分别是 ( )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①③ |
A.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 | B.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 |
C.松嫩平原、成都平原 | D.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
5.
下面有关我国气温与降水描述,错误的是 ( )
A.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 |
B.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 |
C.我国冬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出现在我国北方 |
D.火烧寮是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
6.
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两河共同流经了青海和四川两省 |
B.长江和黄河的下游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平原区 |
C.长江为我国的第一大河,黄河为第二大河 |
D.长江、黄河均流经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 |
7.
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③山脉是 ( )
【小题2】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
【小题3】河流在乙处附近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

【小题1】图中③山脉是 ( )
A.太行山 | B.阴山 | C.大兴安岭 | D.贺兰山 |
A.水土流失 | B.荒漠化 | C.盐碱化 | D.沙尘暴 |
A.降水量减少 | B.农业灌溉用水过多 | C.植被较少 | D.蒸发量增大 |
8.
读“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土地利用类型组合正确的是 ( )
【小题2】图中A和B的分界线接近 ( )

【小题1】图中土地利用类型组合正确的是 ( )
A.A—草地 | B.B—水田 | C.C—林地 | D.D—旱地 |
A.秦岭、淮河一线 | B.地势二、三阶梯分界线 |
C.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 D.半湿润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
14.
根据下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适合发展的产业是 ( )
①钢铁工业 ②造船工业 ③畜牧业 ④海洋渔业
【小题2】图中A海域是 ( )

【小题1】该地区适合发展的产业是 ( )
①钢铁工业 ②造船工业 ③畜牧业 ④海洋渔业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 |
A.渤海 | B.黄海 | C.东海 | D.南海 |
2.解答题- (共3题)
16.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4年5月份,我国南方地区不断遭遇强降水袭击,造成大面积洪涝灾害。下图是受灾区域示意图和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示意图。

(1)读左图,此次受灾最严重的甲、乙两个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为______、________。
(2)下列没有受到洪涝灾害影响的省区是(______)
(3)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我国降水的季节分布特点是______。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匀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 。
(4)读右图,给我国带来丰沛降水的夏季风主要是来自_____洋的 _____季风以及来自印度洋的_______季风。
(5)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多发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材料:2014年5月份,我国南方地区不断遭遇强降水袭击,造成大面积洪涝灾害。下图是受灾区域示意图和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示意图。

(1)读左图,此次受灾最严重的甲、乙两个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为______、________。
(2)下列没有受到洪涝灾害影响的省区是(______)
A.新疆 | B.云南 | C.广东 | D.四川 |
(4)读右图,给我国带来丰沛降水的夏季风主要是来自_____洋的 _____季风以及来自印度洋的_______季风。
(5)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多发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7.
我国疆域辽阔,铁路运输是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读“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铁路枢纽名称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___
(2) 经过C、B两城市的铁路干线是____线,经过D、C、A的铁路干线是___线,该铁路线在A城市与_______线交汇。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铁路枢纽名称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___
(2) 经过C、B两城市的铁路干线是____线,经过D、C、A的铁路干线是___线,该铁路线在A城市与_______线交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5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