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1.
图为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阴影是世界某气候类型典型分布地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四大洋中几乎没有分布在a图中的是( )
【小题2】a图中甲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小题3】图中阴影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小题4】b图中丙大洲气候以热带为主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四大洋中几乎没有分布在a图中的是( )
A.太平洋 | B.大西洋 | C.印度洋 | D.北冰洋 |
A.白令海峡 | B.直布罗陀海峡 | C.苏伊士运河 | D.巴拿巴运河 |
A.热带雨林气候 | B.热带季风气候 | C.热带沙漠气候 | D.热带草原气候 |
A.赤道穿过 |
B.东西两侧被海洋包围 |
C.绝大部分介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
D.地形以高原为主 |
2.
图是我国轮廓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地区,各省区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⑤⑥⑦⑧所在地形区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地区,各省区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A.①﹣陕 | B.②﹣滇 | C.③﹣吉 | D.④﹣青 |
A.⑤﹣长江中下游平原 | B.⑥﹣黄土高原 |
C.⑦﹣云贵高原 | D.⑧﹣东南丘陵 |
3.
通常认为15岁以下,65岁及以上为非劳动力人口,15~64岁为劳动力人口,如果某个国家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下表是我国2010—2014年人口年龄构成比重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2010—2014年人口年龄构成比重
【小题1】此表反映出我国2010—2014年( )
【小题2】2014年及以后一段时间我国新生人口有所增加,主要影响原因可能是( )
我国2010—2014年人口年龄构成比重
年份 年龄组成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0~14岁(%) | 16.6 | 16.5 | 16.4 | 16.4 | 17.5 |
15~64岁(%) | 74.6 | 74.4 | 74.2 | 73.9 | 72.4 |
65岁及以上(%) | 8.8 | 9.1 | 9.4 | 9.7 | 10.1 |
【小题1】此表反映出我国2010—2014年( )
A.非劳动力人口逐年减少,人口增长缓慢 |
B.人口老龄化逐年加重,社会负担越来越大 |
C.劳动力人口逐年减少,劳动力严重不足 |
D.人口地区分布不均,贫富悬殊逐年加大 |
A.国家适当放宽了生育政策 |
B.国家取消了计划生育政策 |
C.社会经济、文化水平提高 |
D.医疗、卫生水平大大改善 |
4.
2016年3月初,我国全国人大会议和全国政协会议(简称:“两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香港某人大代表乘火车进京参加会议,他选择的最便捷的铁路干线应该是( )
【小题2】“两会”在北京召开,体现的北京主要城市职能是( )
【小题1】香港某人大代表乘火车进京参加会议,他选择的最便捷的铁路干线应该是( )
A.京哈线 | B.京九线 | C.京广线 | D.京沪线 |
A.政治中心 | B.经济中心 | C.文化中心 | D.交流中心 |
2.解答题- (共3题)
5.
日本与美国均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国家之一,但是发展经济的条件却相差很大,图中a图是日本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b图为美国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海陆位置看,我国属于临海国,韩国属于半岛国,新加坡属于岛国,蒙古属于内陆国,据此据图判断:日本属于________国,美国属于________国。
(2)据图,分别指出日本主要工业区和美国老工业区发展工业的不同优势条件_______。
(3)a图中甲国名称是________,b图中乙地最有可能是该国的___________(农业带)
(4)b国现代种植业集中分布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具有生产专门化,大规模机械化特点,与a国相比,说出b国发展现代种植业的土地资源优势条件_________。

(1)从海陆位置看,我国属于临海国,韩国属于半岛国,新加坡属于岛国,蒙古属于内陆国,据此据图判断:日本属于________国,美国属于________国。
(2)据图,分别指出日本主要工业区和美国老工业区发展工业的不同优势条件_______。
(3)a图中甲国名称是________,b图中乙地最有可能是该国的___________(农业带)
(4)b国现代种植业集中分布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具有生产专门化,大规模机械化特点,与a国相比,说出b国发展现代种植业的土地资源优势条件_________。
6.
下图为我国山西省南部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因地制宜原则,图中①地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丙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该区域主要粮食作物是 .
(2)图中②③两点之间理论上的温差大约为 ,试从流速和含沙量角度描述②③段河流水文特征.
(3)为加快图示区域城镇化建设,计划把图中三个村庄合并为一个城镇,在城镇选址上,甲乙丙三处最理想的是 ,据图示信息从自然方面说明理由.

(1)按照因地制宜原则,图中①地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丙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该区域主要粮食作物是 .
(2)图中②③两点之间理论上的温差大约为 ,试从流速和含沙量角度描述②③段河流水文特征.
(3)为加快图示区域城镇化建设,计划把图中三个村庄合并为一个城镇,在城镇选址上,甲乙丙三处最理想的是 ,据图示信息从自然方面说明理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