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2题)
1.
读甲、乙、丙、丁四幅轮廓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我国领土最东端和最北端的省区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小题2】四幅图中的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小题1】我国领土最东端和最北端的省区是()
A. 甲



【小题2】四幅图中的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是()
A. 甲



2.
读“长江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长江水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干流以南的支流每年先进入汛期
B. 下游的支流多,水量大
C. 上游大型湖泊众多
D. 下游水能资源丰富
【小题2】关于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竣工后产生的综合效益,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阻碍了长江航运,缩短了运输里程
B. 从宜昌到重庆的河运能力大大提高
C. 可以有效调节长江中下游水位
D. 能有效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电能紧张问题

【小题1】关于长江水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干流以南的支流每年先进入汛期
B. 下游的支流多,水量大
C. 上游大型湖泊众多
D. 下游水能资源丰富
【小题2】关于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竣工后产生的综合效益,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阻碍了长江航运,缩短了运输里程
B. 从宜昌到重庆的河运能力大大提高
C. 可以有效调节长江中下游水位
D. 能有效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电能紧张问题
3.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对图中山脉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2】图中会出现凌汛现象的河段是()

【小题1】对图中山脉的描述,正确的是()
A.山脉A两侧有我国最大高原和平原 |
B.山脉B是山东省和山西省的分界线 |
C.山脉C南北两侧植被有明显差异 |
D.山脉D南侧为半干旱区,北侧为半湿润区 |
A.甲乙 | B.丙丁 | C.甲丁 | D.乙丙 |
4.
我国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河流众多。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这里风景优美,当地人们称其为“水乡”、“鱼米之乡”,请你判断洪湖应位于()
【小题2】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域辽阔 ②河流众多 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 ④各类土地资源齐全
【小题3】台风有过也有功,有功的一面是()
【小题4】下列河流属于内流河的是()
【小题1】“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这里风景优美,当地人们称其为“水乡”、“鱼米之乡”,请你判断洪湖应位于()
A.东北平原 | B.华北平原 | C.长江中下游平原 | D.成都平原 |
①地域辽阔 ②河流众多 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 ④各类土地资源齐全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A.带来狂风 | B.带来暴雨 | C.摧毁建筑物 | D.缓解旱情 |
A.怒江 | B.塔里木河 | C.雅鲁藏布江 | D.额尔齐斯河 |
5.
下图示意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征是
【小题2】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3】我国农业生产呈现“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分布格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征是
A.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逐渐减少 |
B.从东北沿海向西南内陆逐渐减少 |
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
D.从北方地区向南方地区逐渐减少 |
A.甲地属于干旱地区,河水主要来源大气降水 |
B.乙地处于半干旱地区,适合发展种植业 |
C.丙地处于半湿润地区,水资源丰富 |
D.丁地处于湿润地区,水热条件好 |
A.地形条件 | B.热量条件 | C.水分条件 | D.光照条件 |
6.
一个区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同时还要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 |
B.东北平原利用黑土种植甘蔗 |
C.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淡水养殖 |
D.青藏高原大力发展桑蚕养殖业 |
9.
下列运输方式的选择,正确的是()
A.从天津塘沽运海鲜到北京﹣﹣航空运输 |
B.从大同运煤到秦皇岛﹣﹣管道运输 |
C.从武汉运一万吨大米到上海﹣﹣内河运输 |
D.拉萨护送重伤员到北京﹣﹣铁路运输 |
10.
如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公路的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蜿蜒曲折的公路线设计,主要是考虑了
【小题2】图示区域多发性的自然灾害是

【小题1】图中蜿蜒曲折的公路线设计,主要是考虑了
A.气候因素 | B.居民点分布 | C.地形因素 | D.工业分布 |
A.台风 | B.寒潮 | C.泥石流 | D.洪涝 |
2.解答题- (共5题)
13.
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临海:A_______,B_________。国家:C_______,D_______。虚线:E________。
(2)结合上图,简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纬度位置:__________
海陆位置:__________
(3)请举例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至少两条)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临海:A_______,B_________。国家:C_______,D_______。虚线:E________。
(2)结合上图,简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纬度位置:__________
海陆位置:__________
(3)请举例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至少两条)
14.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下列各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________高原 C______高原 D______ 盆地E________盆地
(2)位于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巫山和④_________。
(3)a、b两河的流向均大致是_________ ,其主要原因是__ _ 。
(4)目前我国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该工程实施后对a、b两河产生的影响( )
(5)在图中用标注滨州的位置并用黑线加粗黄河地上河河段。

(1)写出下列各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________高原 C______高原 D______ 盆地E________盆地
(2)位于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巫山和④_________。
(3)a、b两河的流向均大致是_________ ,其主要原因是__ _ 。
(4)目前我国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该工程实施后对a、b两河产生的影响( )
A.径流量增加 | B.泥沙含量减少 |
C.水能蕴藏量增加 | D.流域面积增大 |
15.
读下列三幅地图,分析回答。

(1)A图中所示土地利用类型中,①是 ,③是 。①②两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界线大约是B图中的 毫米等降水量线。
(2)从B图中所示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3)C图中显示我国的温度带主要有 个,它们是根据我国 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实际,以 为指标划分出来的。

(1)A图中所示土地利用类型中,①是 ,③是 。①②两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界线大约是B图中的 毫米等降水量线。
(2)从B图中所示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3)C图中显示我国的温度带主要有 个,它们是根据我国 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实际,以 为指标划分出来的。
16.
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每年的1月到8月,是油菜花的季节,也是旅游者向往的季节.油菜不仅仅是一种油料作物,更成为了一种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我国的油菜种植,可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个大区.一般来说,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零下10℃的地区,为冬油菜区,人们通常于前一年秋天播种,次年大地春回,油菜才迅速开花成熟.在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零下10℃的地区,油菜不能安全越冬,只好改为春种秋收,称为春油菜.
材料二 中国各地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

(1)从南往北,油菜开花的日期的变化规律是 早 晚。
(2)我国最大的油菜生产带主要位于 和 (地形区)。
(3)我国油菜开花时间最晚的地区是 ,原因是 , (从地势和气温方面回答)。
材料一 每年的1月到8月,是油菜花的季节,也是旅游者向往的季节.油菜不仅仅是一种油料作物,更成为了一种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我国的油菜种植,可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个大区.一般来说,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零下10℃的地区,为冬油菜区,人们通常于前一年秋天播种,次年大地春回,油菜才迅速开花成熟.在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零下10℃的地区,油菜不能安全越冬,只好改为春种秋收,称为春油菜.
材料二 中国各地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

(1)从南往北,油菜开花的日期的变化规律是 早 晚。
(2)我国最大的油菜生产带主要位于 和 (地形区)。
(3)我国油菜开花时间最晚的地区是 ,原因是 , (从地势和气温方面回答)。
17.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缓解了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材料二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路线图”(图1)、“南水北调中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和“我国南北方水土组合状况比较图”(图3)

(1)读图1可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长江第一大支流— 上游的丹江口水库的渠首开始引水,经长江、淮河、 、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 等省会城市,一直流向天津和北京。
(2)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的一大特点是全线基本实现自流输水,输水成本低。从图2中信息分析,中线能自流输水的原因是 。
(3)从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生产生活用水现状等方面,谈一谈南水北调的必要性。
(4)为缓解北方地区用水紧张,除南水北调外,可以采取的措施还有 ( )
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②治理水污染,加大循环利用
③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
④利用先进钻探技术,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
⑤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
材料一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缓解了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材料二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路线图”(图1)、“南水北调中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和“我国南北方水土组合状况比较图”(图3)

(1)读图1可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长江第一大支流— 上游的丹江口水库的渠首开始引水,经长江、淮河、 、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 等省会城市,一直流向天津和北京。
(2)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的一大特点是全线基本实现自流输水,输水成本低。从图2中信息分析,中线能自流输水的原因是 。
(3)从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生产生活用水现状等方面,谈一谈南水北调的必要性。
(4)为缓解北方地区用水紧张,除南水北调外,可以采取的措施还有 ( )
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②治理水污染,加大循环利用
③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
④利用先进钻探技术,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
⑤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④⑤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2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