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3题)
2.
关于我国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南岛长冬无夏,黑龙江长冬短夏 |
B.东南沿海环境湿润,西北内陆环境干旱 |
C.我国地势自东向西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地势逐渐降低 |
D.我国农业具有东牧西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 |
3.
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民居具有“南尖北平”的特点 | B.人口、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特点 |
C.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 D.农作物具有南麦北稻、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 |
8.
有关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以秦岭﹣淮河一线与南方地区为界②地跨亚热带与暖温带③平原面积广大,耕地集中连片④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①以秦岭﹣淮河一线与南方地区为界②地跨亚热带与暖温带③平原面积广大,耕地集中连片④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5.
下列证据不能说明黄土高原成因的是( )
A.从中亚到黄土高原,顺着风向依次是戈壁、沙漠、黄土 |
B.黄土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不同的地形上 |
C.黄土高原自西北向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
D.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 |
2.解答题- (共3题)
24.
读“我国区域划分图”,回答问题:

A地区与B地区的分界线是 一线,该分界线也是一月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也是 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也是温度带中,暖温带与 带的分界线;又是干湿地区中,半湿润地区与 地区的分界线。

A地区与B地区的分界线是 一线,该分界线也是一月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也是 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也是温度带中,暖温带与 带的分界线;又是干湿地区中,半湿润地区与 地区的分界线。
25.
A.水土流失严重 B.水污染严重 C.大气污染严重 D.土地沙漠化严重、
(2)有关图示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措施,不可取的是(____)
A.坡脚建挡土坝 B.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C.开荒种田,增加耕地 D.缓坡地修筑梯田
读图示区域图,回答下题:
A.水土流失严重 B.水污染严重 C.大气污染严重 D.土地沙漠化严重、
(2)有关图示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措施,不可取的是(____)
A.坡脚建挡土坝 B.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C.开荒种田,增加耕地 D.缓坡地修筑梯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3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6